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年春节,我从北京回老家汾阳过年,电话里和一帮高中同学定下初四聚会。初四早晨,县城里有零星的鞭炮声。我一大早就醒来,开始洗澡换衣服,心乱,像去赴初恋约会。  相似文献   

2.
冯国璋的生年,1979年版《辞海》“冯国璋”条说冯生于1857年,1980年出版的《民国人物传》第二卷李宗一:“国璋”传,说冯生于1859年1月7日,即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四日。两说互异。 据江苏都督府旧档,当过江北护军府民政顾问官的陈鸣绪,曾为贺冯国璋的寿辰撰写过一篇寿序,其文有“今年阴历十二月初四日,为公五旬晋六寿辰,适是授江苏都督任,大功甫就,不可无介寿之词以歌颂之”句,篇未署“民国二年十二月三十号癸丑年十二月初四日”。寿序提出冯国璋五旬晋六寿辰在癸丑年十二月初四,这是探讨冯国璋生年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1出生环境我是1918年2月14日出生,阴历是正月初四。我是家里最小的那个,前面有大哥、二姐、三哥、四姐,我是老五。我的祖辈,从远的来说要到南宋。南宋时代,有姓关的一家人为了躲北金人,从陕西挪到南方来,从南雄珠玑巷,到现在叫做佛山市的一个镇,九江镇。原来有五个兄弟,在东南西北各占一方,富有的是西方姓关的,我们家是北方的,是穷姓,只有替人家干活。  相似文献   

4.
1994年农历腊月21日,孝感市市长翁行德、大悟县委书记汪昌铁等市、县10几位领导,来到大悟县芳畈镇滚河村杨家冲看望困难户杨元强、杨汉舟等6户农民,分别将慰问款递给这些农民手中.这些大山里的农民见几级领导步行几里山路深入农户问寒问暖,还带来慰问款,个个受宠若惊,有的还激动得流了泪.市、县两级主要领导腊月下旬还到偏远山乡农家访贫问苦送温暖.这是一件好新闻,可是笔者当天因事外出,不知道这件事情,没有及时写新闻报道,也没有别人写这个报道.直到第二年正月初四,脱产干部回镇报到上班,互相串门拜年,在谈及农民生活时,我才得知年内翁市长慰问生活困难户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振波 《档案天地》2009,(9):61-62,60
我的父亲张志杰.1924年出生在深泽县一个农民家庭。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过解放保定、定州、高阳等战斗。后眼睛负伤,转业到安平县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安平县邮电局工会主席.1962年回到原籍深泽县工作。2000年因病去世。到明年正月初四.是父亲去世十周年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科举制度废除100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也就是1905年9月2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画上了句号。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今天的人们,到底该怎样认识和解读科举?一、科举废除为哪般自隋、唐开科考试,历经宋、元、明、清,在这漫长的1300多年里,对科举考试,特别是对八股考试,一直存有激烈的争论。北宋年间的王安石时代,清朝的康熙、乾隆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经历里,有一件策划事件特别令我难忘,就是2002年足球世界杯总决赛阶段七匹狼和互通国际的合作。当时邓总的互通国际还处于初创的阶段,而我则在七匹狼企业里担任行销企划部经理。  相似文献   

8.
王迪 《民生周刊》2022,(3):56-57
<正>歌声让昔日一成不变的沉闷乡村有了活力,也给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和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2022年2月4日,壬寅虎年正月初四,在北京冬奥开幕式现场,一群身穿虎头服、头戴红帽、脚踩虎头鞋的孩子,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受到全世界瞩目。这群"虎头虎脑"的孩子是地地道道的山里娃,最大的11岁,  相似文献   

9.
1985年以前,我在两年内写稿97篇,发出去后,一篇也没被采用,但我没有灰心。从1985年起,我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四年里,我不论去哪里,书包里总要装上她,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我爱人和儿子也爱读《新闻与写作》。我们相互推荐上面的文章,学习研究其内容与写法。从中吸取了  相似文献   

10.
清朝,有一位姓钱的秀才,写文章最不简潔,人都管他中叫“罗嗦先生”。甚至他的妻子都嫌他罗嗦。有一次,这位罗嗦先生赴京赶考,临走的时候,他妻子再三嘱咐他:写文章无论如何不要罗嗦。他也答应了。到京后考试完毕,当他快要返里的时候,事先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信:“吾妻妆次:前日罗嗦而令不复罗嗦矣。吾在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以下引者略);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所以不写三十日,下月因小月之故也。  相似文献   

11.
最近纸媒正在进入复苏期,这个复苏期有多长很难预测,我觉得两到三年是有的。我这个观点在一片唱衰声里,可能有些特别,但很多数据和现象,支持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三载的兰台生涯,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有的触及心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给我增添慰藉和光亮,伴我且行且珍惜,一路追寻兰台梦想,执著前进……1991年8月,我毕业分配到锦屏县九寨区彦洞乡工作,任乡政府文书。进入工作岗位的头一件事,就是整理档案,通过清理乡里近几年积存档案,很快有了文书的样子。接下来,我又被抽派到区公所,集中整理所辖乡镇历年积存的文件档案。七八个新老秘书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埋头于乱糟糟的一堆又一摞的故纸里,弄得会议室里灰尘扑扑,霉味刺鼻。那时晚上没电,靠煤油灯照明,一天下来,鼻子里都是黑糊糊的。经过4个月努力,最终整理出档案2000多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我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5年的时间了。在新闻路上。有过稿件见报时的欢喜。也有过稿件石沉大海后的失落。但无论是欢喜还是失落。从这些经历中汲取的经验教训.都助我不断成长。就在2012年最后一周和2013年的头一周里,在给《解放军报》投递的一组图片稿件过程中发生的“囵”事,让我受益匪浅,使我从中感受到解放军报社图片编辑文风转变之实。  相似文献   

14.
孔乂国 《传媒》2010,(6):6-11
最近纸媒正在进入复苏期,这个复苏期有多长很难预测,我觉得两到三年是有的.我这个观点在一片唱衰声里,可能有些特别,但很多数据和现象,支持我的观点. 近几年,关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纸媒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很多人悲观地认为纸媒大衰退甚至死亡已经为期不远了.我个人觉得从长远发展来看,纸媒整体趋势会有下降,但最近纸媒正在进入复苏期,这个复苏期有多长很难预测,我觉得两到三年是有的.我这个观点在一片唱衰声里,可能有些特别,但很多数据和现象,支持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因为没房我曾经被民兵抓进公安局吴新民,男,1955年出生,1981年结婚那时我们家有6口人,40多平米的三间平房,在院子里又搭了个厨房,在当时不算是很差的.我是老二,我哥比我早两年结婚了,住在家里,算上嫂子,家里就是7口人.爸妈住一间,我哥嫂住一间,剩下一间房里,我和弟弟睡一张稍微宽点的床,16岁的小妹妹在一个行军床外侧拉了个帘子.因为房子太挤,我经常不在家住,到单位的单身宿舍和同事挤着住.在我们那个年代,全国大多数单位都规定,职工只有结婚才能分到房子,但多数单位就是职工结了婚也没有房子可分,往往结婚后要排几年队,才能分到一间筒子楼里的房子.  相似文献   

16.
正我珍藏着一张照片,它激励我成长,鼓励我前进,已伴随我60余年。它拍摄于1950年12月中旬,内容反映的是长沙市城东区给穷苦老百姓发放御寒棉衣的动人情景,地点是在鱼圹街的一所学校里。那天,天空阴沉,北风呼呼,寒气逼人,似乎要下雨雪似的。我和同事们在毛赓平区长的带领下,很早就来到这里。这时学校操坪里已挤满了许多前来领取寒衣的老百姓。从照片里可以看到,有扎着发辫不堪生活重负的年轻姑娘和中年妇女,有饱经风霜、满脸皱纹、饥寒交迫的老娭毑和老大爷,有的穿着破长袍,有的手提取暖的烘篮,排着长队,渴望能领到我们发放的  相似文献   

17.
李强 《视听界》2009,(1):119-119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外表和性格”,这是我在《倾听南京2007》这档节目里的开头。2008年12月中旬,我在哈尔滨短暂工作,深切地感知着这座城市的脉动。市区里那无处不在的冒着浓烟的大烟囱,哈工大校园里如小刀子般锋利的冷风,司机们无遮无拦的出口成章,时刻提醒着我它与南方的迥异。这是我一年中第二次来哈尔滨,因为江苏台和黑龙江台合作一部广播剧,工作的过程里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了两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到齐鲁晚报5年了,5年来,我对新闻从最初的喜欢、迷恋发展到痴狂,又从痴狂中悟出一些道理。 2002年,我考进齐鲁晚报,做了一名娱记,我的新闻梦也就从这里开始了。记得有一次采访《天龙八部》,我得知张纪中躲到河北怀来县深山里拍摄,就赶到怀来,包了一辆车,钻到崇山峻岭里,找了整整一天。  相似文献   

19.
倘若你偶有机会走进档案馆查阅尘封多年的资料,那扑鼻而来的夹杂着中草药气味的纸香或许让你别有一番滋味。要是案卷封皮上的毛笔字清秀工整,那就更隽韵悠长了。我从事档案工作这些年以来,就一直迷恋着这样一种感觉。这使我于平日里的翻检和装订之中,也享受到了几许清净与悠闲,让我醉心于这故纸堆里的万千气象。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今昔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吴小如 《图书馆》2002,(1):91-92
《中华读书报》的一位读者因贾兰坡先生靠坐图书馆而自学成材 ,从而感慨今天到公共图书馆看书的诸多不便。他的结论是 :如果贾先生活在今天 ,只怕在图书馆里读书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然则能自学成才便要打个问号。这一看法我深有同感。我虽不是在图书馆里自学成才的 ,却由于坐图书馆而曾深深受益。以北图为例 ,我在那儿有两次较长时间阅读的机会。一次是 1935年至 1936年 ,我在私立育英中学(今第二十五中 )读书阶段 ;另一次是 1939年天津闹水灾 ,我侍先祖母避居北京 ,从暑期住到深秋水退返回天津 ,前后有三个多月。特别是 1939年 ,我因住在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