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前几年,我省高校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这些改革仅仅是个别的、单项的、局部的,有的只是在校内做了一些"三定"工作,有的只是在收人分配上拉开了一些差距,有的也只在后勤管理上实行了一些承包等等,还没有从人事、分配、后勤管理制度的改革k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综合效应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实践中大家感到,进行人事、分配、后勤制度的改革,涉及社会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单靠某所高校的孤军作战…  相似文献   

2.
我省高校后勤改革继食堂半企业化管理,食堂及汽车队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进入了全后勤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由于各种承包都采取了定岗位、定职责、定制度、定工作量、定分配的管理措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也提供了相应的优质服务。回顾每次承包合同的签订,甲乙双方都常常为承包指标争论不休,甲乙首先想到的是,承包后较承包前,经济效益提高多少,乙方则考虑到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获得多少报酬。承包指标太低,承包者不需经过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后勤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承包经济责任制等方面改革的同时,必须注重对于长期以来轻视后勤管理的思想和靠经验办事的管理方法的改革,探索适合于高校后勤工作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后勤改革从八十年代起,至今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后勤管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单项承包,全额承包企业化管理,以及“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等多种模式方向发展,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各校对社会化内涵的理解不同,按其不同的理解去指导本校的改革,要么把后勤社会扩大化,要么偏面理解后勤社会化,致使后勤改革偏离社会化的方向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深化后勤改革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改革已经历了 2 0年发展历程 ,改革从最初的单项承包 ,发展到定额承包 ,进而深化改革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实行“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管理模式 ,同时部分高校组建了后勤集团 ,使高校后勤由传统的事业型、供给制、福利制逐步向经营型、企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到目前为止 ,尽管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校自办社会 ,自我服务的格局 ,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就后勤社会化的角度 ,谈谈对利用和调动社会资源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看法。一、后勤社会化要求利用社会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各校后勤按照社会化的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后勤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一、经济承包型管理体制保持原来的行政建制,实行单项或全面承包。其特点是学校根据工作任务或目标,质量要求与人、财、物等实施条件,采取合同形式把经费和任务承包给后勤各部门,改变了传统的单纯行政管理模式,实行了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一、人事管理是后勤管理的核心人事管理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行政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高校校内体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经济承包和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逐步实现。都伴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随着这些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又不断地对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加强人事管理工作,使之在新的高度上,进一步适应和促进后勤的深化改革。所以,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后勤工作就是要管好人、财、物,实行优质服务并取得经济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高校后勤服务与管理实行社会化.可以减少学校的压力、减轻政府的负担,使大学的校长把全部精力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专心研究学校发展的大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后勤改革。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后勤改革只是围绕着经费开展了全承包和部分承包的偿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化,高等学校后勤管理中采取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各高等学校后勤部门都制订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承包办法和各种规章制度,有的单位效果非常显著。但也有单位,缺少检查考核,因而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后勤管理系统。定量考核是高等学校后勤部门经济承包责任制中的重要管理方法,为使经济承包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后勤产业,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高校后勤战线的干部和职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对后勤改革的宗旨、原则、方向和目标有了较高程度的共识。北京大学也不例外,诸如单项承包、“一堂两制”、劳动服务公司的企业化管理以及汽车队的管理改革等,都实施的比较早。自一九九五年初制定《北京大学后勤深化改革方案》起,四年来,我们根据改革方案的精神,抓住调整体制,转换运行机制,发展产业三方面重点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沿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方向逐步前进。在改革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后勤改革的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的承包,无疑给后勤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行为短期化问题。后勤行为短期化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较严重的“掠夺性”经营。后勤行为短期化固然与承包者个人的行为有关,但笔者以为,承包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政策的影响 (一)收入分配政策缺乏稳定性。后勤承包后,可以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教育整体改革的纵深发展为后勤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机遇。在此新的形势下,后勤改革如何才能获得成功?关键是在于后勤管理思维方式的根本转轨。思维方式是管理艺术的基础,它对提高管理效能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建立适合深化后勤改革的良好的后勤管理思维方式。笔者认为,要建立满足于后勤改革的管理思维方式,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一、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增强思维的敏锐性。善于发现核心问题是深化后勤改革的突破口,是后勤管理思维敏捷性和批判性的集中表现。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大凡进步无不是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问题,因此,每个后勤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应增强敏锐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省高校先后在后勤部门实行改革承包。由于各方面的支持,后勤部门职工的努力,两个效益明显提高。然而,随着高校后勤改革不断深入,后勤承包明显地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短期行为更为严重。它不仅直接影响高校后勤承包责任制的声誉,而且还影响后勤改革的进程乃至影响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高校后勤承包中的短期行为的主要表现是:第一,急功近利。“经济看产值,面貌看校园”。一些后勤干部为了显“政绩”,热衷于上项目,搞承包。为了把任职期间内“办几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近几年来,本着开放、搞活、承包、社会化的精神,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通过改革,初步改变过去经验管理、行政命令的管理办法,开始探索把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后勤管理方面来,使高校后勤服务向管理科学化、工作规范化、手段现代化、队伍专业化方面努力。同时,也在打破大锅饭,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改善服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财务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把高校从属于社会的属性还原于社会 ,使后勤服务实体成为相对独立于学校 ,实行企业化管理与运作。这一改革措施的实施对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产生了冲击 ,如何创新使其适应后勤产业管理与发展的需求 ,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和加快后勤社会化步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保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一些成功经验之际,我市各类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其中较普遍的是采取完全承包经营模式。下面我们就以对该模式的探讨为出发点,谈谈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一、目前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认为:把后勤的服务性工作(如食堂、门市等),通过面向社会的招租,完全由社会上一些个体经营者承包,学校按照合同、规定管理,收取租金,这就叫“后勤社会化”。固然这种形式在改善服务态度和质量、增加学校收入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积极稳妥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实现社会化进程中的深层次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主题思想及宏伟战略部署为高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提供了政治机遇和经济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大好机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实现后勤社会化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就如何抓住机遇,加快社会化进程略抒浅见。 1.我校后勤改革概况我校原总务后勤分为总务处及后勤服务总公司两部分,按照管理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分开的原则实行“一体两制”的管理体制以及全额承包、自负盈亏、公平竞争、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总务后勤具有独立的二级财务,各科室均实行了任务经费承包,进行了包括公费医疗、水电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推进高校后勤工作开展的重要趋势,在全面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背景下,推动后勤管理“独立运作”,引入市场化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形成高校自主选择、社会承办、师生监督的后勤服务体系已成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选择。结合目前高校后勤服务现状,未来要积极塑造后勤服务品牌,发挥智慧技术,诠释“师生为主”的现代后勤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层级,真正适应高校改革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塑造品牌、服务升级、智慧服务等视角探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是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的主动力。从80年代开始,高校后勤首先从学生食堂改革起步,由单项定额承包开始,过渡到总额经费承包,逐步深化到后勤服务项目运行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的高校后勤改革,有得也有失,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基础管理。承包管理责任制体现了责、权、利相统一这一现代管理的要求,打破了传统的僵化体制,增强了后勤的活力和适应能力,调动了后勤职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