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漫粤 《海外英语》2022,(17):67-70
礼貌是人们日常交际中所遵循的基本社交礼仪,而当前学者对于虚假礼貌的研究关注较少。该文以生活情景剧《老友记》第二季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分析其中虚假礼貌的实现策略,并总结出其对应的四种语用功能:娱乐功能、嘲讽功能、告诫功能及维护人际关系功能。文章以期扩展读者对于人际交往中虚假礼貌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马驰 《英语广场》2024,(3):46-49
虚假礼貌话语是介于礼貌和不礼貌之间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交际中也出现了虚假礼貌话语现象。本文基于Leech的礼貌原则,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中的热点评论中筛选出虚假礼貌话语,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网络交际中的虚假礼貌话语进行类别研究,将其分为相对礼貌和相对不礼貌大类别下的四种语用类别,从而分析网络虚假礼貌话语对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虽然礼貌研究与不礼貌研究都涉及到虚假礼貌,但鲜有学者把虚假礼貌单独列出进行深入的探讨。基于此,本文对虚假礼貌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借助身份构建理论分析了交际中虚假礼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学者们多研究言语交际中的真实礼貌,而忽视了虚假礼貌的广泛出现,并且研究较少。本文从人际关系管理论的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来分析虚假礼貌的涵义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礼貌理论自问世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然而礼貌理论中的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即说话人有意识地打破言语交际的恰当性常规而形成的特殊话语,在已有研究中虽较少涉及但值得进行探究。该文拟从语言学、语用学角度对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中文语境中过度礼貌造成的语用失误,以便提高在相亲语境中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6.
陈芳 《海外英语》2014,(22):222-223,228
礼貌理论自问世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然而礼貌理论中的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即说话人有意识地打破言语交际的恰当性常规而形成的特殊话语,在已有研究中虽较少涉及但值得进行探究。该文拟从语言学、语用学角度对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过度礼貌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中文语境中过度礼貌造成的语用失误,以便提高在相亲语境中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本文将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语,社交应酬语等方面的语用差异。从而揭示出研究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对英语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中,但由于语用文化价值差异和语用习惯特点的不同,人们对礼貌的理解、处理和运用方式则各不相同。文章从称呼,谦词、敬语和情态动词,赞誉与谦逊,社交应酬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减少汉英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手段显示自己的文明礼貌,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在文化、习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其礼貌原则在社交使用过程中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基于此,笔者简要分析了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并针对其语用方法展开分析,从而对中西方语用原则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用学视角关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语言环境、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用预设等语用学诸多理论,关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用问题。同时,考虑初中学生叛逆心理,从具体学情出发,大胆分析研究、参考课堂实录,明确语文课堂教学关注语用问题不断开发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