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媒体对女大学生呈现的频率、方式,对女大学生议题的选择和报道角度的选取,都影响并建构着社会和公众对女大学生形象的感知.对媒体来说,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忘记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报道取向:从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来说,应从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适应社会能力教育等方面加强女大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新华网的"校园频道"的"校园要闻"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11月13日--11月25日两周时间内共53篇关于女大学生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利用语义学和内容分析法,研究语言的使用方式,以及报告、推理、判断的使用如何塑造了当今女大学生的形象.试图挖掘媒体在语言使用上以及事件、词语的选择上对塑造莱一群体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女性再现的议题广受关注。一直以来,在媒体上女性都是以弱势姿态出现,通常被再现为以身体吸引人的审美对象或者是从事家庭活动的形象。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女大学生的再现中也存在着很多扭曲的反映。结合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女大学生的扭曲再现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改变这种对于女大学生的扭曲再现。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全国各大新闻网站以及主要报纸在2006年11月份以"女大学生"为标题的新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并证实:媒介倾向于选择女大学生负面新闻,造成负面报道数量过多,丑化了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不同媒介对女大学生负面新闻的反复炒作,有意或无意的造成了女大学生负面新闻在时空上产生共鸣效果、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文章同时指出成立大学生舆情研究机构,构建媒介报道协调机制,实施女大学生形象重塑工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引导运城幼师高专女大学生真正贯彻依法治国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未来的幼教岗位上依法执教,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阐释了手机媒体环境下培育运城幼师高专女大学生法治观的必要性,手机媒体对幼师女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运用手机媒体加强运城幼师高专女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雷晓艳 《华章》2007,(12):142-142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网络媒体对女大学生形象的再现.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形象再现存在着污名化倾向,并探讨了污名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希望业界对此能引起高度重视,还女大学生一个真实、健康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大学生性心理调适及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的形象关系到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形象。通过分析当代女大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特点,重点对如何正确地面对恋爱,应对突发事件等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塑造美好社会形象,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女大学生使用大众传媒的最佳选择。本文采用调查法、观察总结法、文献检索法等方法,研究运城幼师高专女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手机媒体对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提升教师的手机信息网络化水平、将思政课课堂延伸到手机媒体的微信、QQ及微博、提升女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等角度提出一些对策,使每一位女大学生都能自觉地接受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琳 《教师》2008,(14):121-122
新时代关丽女大学生的形象应是朝气蓬勃、健康自信、气质优雅、内涵丰富、外表精致,这种美不仅关在外表,还美在丰富的内涵和修养。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女大学生应塑造的美丽形象:新时代女大学生的形象特征;加强修养。提升丰富的内涵;讲究礼仪,塑造美丽的外形。  相似文献   

10.
陈郁 《教育》2013,(17):57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学生职业形象》一书详细阐述了职业形象和职场礼仪的概念与分类,拥有职业形象和职场礼仪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大学生塑造职业形象和礼仪的作用,并分别为男、女大学生的职业形象塑造各自提供了9种范例,还阐述了办公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由传统媒体逐步转入的电子媒体,并由移动电子媒体引领新的时尚科技看点……越来越多的受众对移动电子的追捧和依赖,以及同时带来的媒介依赖的不良影响也必将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传播信息的设备科学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在全媒体环境下,电视、网络、微信、QQ、微博等等都得到了更多的使用和发展,因此这种全媒体共存的局面下,要对新闻传播进行新的了解,尤其是时政新闻。本文从全媒体的定义出发,对全媒体时代下的时政新闻要点以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促进时政新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相应的新媒体素养。面对当前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普遍缺乏的现状,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新媒介素养阅览室、设置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和举办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等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政治的传播产生了一些新颖的媒介,不同传媒的形式加入促使政治的走向也发生了的改变。介于当下社会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同政治活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对政治传媒和传媒政治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形成冲击.作为设区市的传统媒体,处在前有国家级、省部级媒体蚕食,后有新兴网络媒体夹击之中,在话语权、传播速度、虚假信息等方面更是受到网络媒体的挑战.设区市传统媒体应从提高信息附加值、增强内容竞争力、深度挖掘节目等方面有效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艺术鉴赏的特点;其次,从鉴赏过程的复合性和鉴赏过程的互动性来探讨新媒体艺术的鉴赏过程中的特性;最后分析了新媒体艺术的鉴赏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