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在全球化时代,中外合拍电影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探究中美合拍动画片《功夫熊猫3》中故事背景、熊猫形象和电影价值观的杂糅现象,从中可以发现,该影片不仅展现了包括熊猫、功夫、吊脚楼、绸带舞等浅层的中国文化符号,也融合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等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功夫熊猫3》为代表的中美合拍影片平衡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价值差异,从而使世界不同区域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娱乐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以电影《2012》为例,探讨电影中的人物所展现出的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和自我依靠。通过对电影的分析,使人们禾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且也能使学者们意识到电影对于价值观的重要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影可以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契机。电影是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是职业价值观日常渗透教育的良好形式;电影为传统美德与现代人际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提供契机,使爱情价值观教育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力;电影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能够直观反映真实社会中的文化。《风雨哈佛路》是美国电影中一部重要的励志片,通过讲述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展示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即个人奋斗以实现"美国梦";同时也涉及了以嬉皮士文化为代表的非主流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移居美国的华人家庭,由于使用传统的中医疗法“刮痧”却不为美国人所理解和认同,从而陷入一系列的麻烦的故事。影片以刮痧为主线,集中反映了由中关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引发的误解、冲突和融合。本文从伦理观、处事观、面子观和朋友观几个方面来解读电影中蕴涵的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及冲突,同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适应与包容是行之有效的跨越文化障碍、提高交际质量的方法所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电影也以更多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大学生面前。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美国电影,大学生在观看美国电影的同时也对其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背景下,主旋律电影在叙事水平、镜头语言、音乐渲染、人物刻画等方面不断提升创作质量,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深度诠释了当今时代的价值观追求,探索了主旋律电影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电影行业快速发展,国产文艺片在国际电影节屡获大奖,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与价值观。该文以《被光抓走的人》的电影英语字幕为例,在目的论视角下结合电影场景,演员表现与文化背景差异等元素对本片字幕翻译进行分析,以期为日后国产文艺片字幕翻译质量的提升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批判理论为批评方法,从社会视域即从阶级的范畴将电影《集结号》放在对抗的群体和阶级的对话中重构,并进行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批判,可以看出:对于电影《集结号》来说,它是其所代表的布尔乔亚个人主义话语的个别表达,其意识形态素是"欲望"理论,即通过这部电影表现个人的恐惧等本性,表达了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精神追求。电影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抽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表达了布尔乔亚个人的名誉等价值和权利至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标准,可把国外核心价值观分为四种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核心价值观;以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亚洲价值观;以朝鲜、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以宗教教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文章通过对不同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梳理,论述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即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优秀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和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面子观。在西方,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以面子观为中心的礼貌理论,包括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面子保全论三个概念。而在中国,面子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本文以电影《面子》为例,从影片所表现的双重文化特征和强弱文化语境对"面子"意义的不同理解的角度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将更有利于解释我们当今社会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主旋律电影作为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艺术化手段,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不断升级转型,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技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题材和演绎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进步,进而在电影的叙事层面就有了更多探讨的空间。以近期热议的革命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为研究对象展开主旋律电影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现代文明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种种银幕形象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电影中所强烈透露出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一方面这种价值观崇尚个人和独立,追求正义和尊严;另外一方面这种追求里面又隐含着个人与社会秩序、暴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4.
樊瑶 《海外英语》2014,(7):169-171
电影《推手》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典型范例,它主要体现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冲突,而这些冲突又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从克拉克洪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来看,影片中的价值观冲突主要可以分为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观念、活动、社会关系五类。然而,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冲突并非不可调和。正如电影结尾所说明的,只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包容和沟通,这些冲突便都可能化解。  相似文献   

15.
张艺谋怀揣着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梦想,多年来努力地尝试探索国际化创作途径,率先将中国电影带到了全世界面前,让西方认识中国以及中国的电影.在这过程中,电影因含有刻意迎合西方价值观念的“后殖民主义”创作倾向而备受指责,他的确有为电影走向国际化而做出的努力,也有为迎合中外观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而做出的调和.其新作《金陵十三钗》,就深刻体现了张艺谋的国际化创作的策略,这些策略一方面给他带来国际声誉,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因刻意迎合而带来的不足.这些不足表现为: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产生的解读差异;不同价值观之间的距离产生的误解;商业电影元素与严肃主题间的隔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新时期以来关于"电影社会效益"概念的认识误区进行梳理,辨析了电影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主旋律电影与电影社会效益等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人们通常所指称的"电影社会效益"概念是基于"影片内容"为核心的电影产品的社会效益,而不是电影产业的社会效益问题。并从视听形象的国族建构、冲突解决的价值观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电影社会效益的"影片内容"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由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花木兰》于2020年9月在中国隆重上映。该电影改编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1998年动画片版本的基础上首次以真人版电影呈现。该剧在上映之前,迪士尼公司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全球观众尤其是中国本土观众对其充满了期待。然而,由于故事情节的无端添加、人物形象的不合理设计、美式价值观的强势输出等因素,导致电影《花木兰》在中国市场受到冷遇。作为一次不太成功的电影改编,该电影为中西文化如何实现良性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由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交际失败在电影<刮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以<刮痧>为切入点,从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来阐释中美文化差异,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缓解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从而提高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万敏 《海外英语》2013,(19):291-292
电影《推手》是出自中国著名导演李安的反应中西文化冲突电影的三部曲之一,这部作品以一个普通的家庭为背景,向观众展示了中西方的文化冲突。而分别以"孝和敬神"为核心的中西方孝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有《孝经》,西方有《圣经》,一个敬长者,一个敬神,却大相径庭。在实际的人际交往和家庭关系中,也时有冲突。该文从价值取向、代际关系上、伦理支撑上以及各自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上这四个方面,以电影内容为依托,浅析两者的差异,希望通过更深入的了解来获得启迪,对跨文化的交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主旋律电影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为导向,展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人民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新时代,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主旋律电影必须推陈出新,新主旋律电影应运而生。以“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为例,深入分析新主旋律电影在艺术创作方面的突破与创新。探索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新主旋律电影如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鉴于此,进一步探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运用问题,提出思政课堂新主旋律电影应用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