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封建君主自称词是文化负载词的一种,对其的汉英翻译不只是汉英词汇的一一对应,更体现了译者对特有文化元素的处理方法及其原因。《西游记》中分布着大量的诸如"朕、寡人和孤"这样词,Jenner和Anthony的《西游记》英译本中,对其进行了一一翻译。但是二者的翻译却不尽相同。Halliday的语境理论可以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自称词是称呼语的一种特殊用法。本文就老舍话剧中自称词的运用,按视点把自称词分为直接自称词和间接自称词,并分析了这两类自称词的结构特点,特定语境中自称词呼应词的特点及在一定语境中所表现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阿Q正传》的译本研究,评述杨宪益对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分析译者在不同的语境中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总结出相关规律,并根据勒弗维尔的翻译操纵观探讨译者所采取译法的背后原因,以期得出这位"翻译大家"的一些翻译观。  相似文献   

4.
理雅各与刘殿爵的《孟子》不同译本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尊为经典。但两个译本之间在段落、章节的编排、词汇、文体的选择以及文化承载词汇、短语的翻译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苏珊巴斯奈特所提出的文化翻译论。在文化翻译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这就使得研究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的译本之间的差异显得格外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由于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联想意义而导致难以恰当翻译。本文通过分析英语颜色词的分类,结合杨宪益的《红楼梦》译本中对实物颜色词和程度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对依据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作品语境翻译实物颜色词和程度颜色词的方法,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中国,其诸神鬼的形象也必然受到中国本土化的影响而发生转变。本主要分析了“夜叉”在《太平广记》中的形象。并对“夜叉”形象的流变进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穆儒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不但在主编《盛京时报》的文艺栏目《神皋杂俎》时带动了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而且他的长篇小说《香粉夜叉》也被一些评论者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长篇小说,对东北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菜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古籍。作为儒学经典,菜根谭中有大量的儒家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负载词在不同译本中却有着不同的翻译。文章通过《菜根谭》原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心""天""君子"为例,考察了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菜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古籍。作为儒学经典,菜根谭中有大量的儒家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负载词在不同译本中却有着不同的翻译。文章通过《菜根谭》原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心""天""君子"为例,考察了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商标词的翻译,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流。任何商标词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商标词的发明和接受就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取决于商标词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围城》内涵大量文化负载词,展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本文选取翻译适应选择论,通过“三维”层面浅析小说德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体分析译者莫宜佳的适应与选择,进而得知莫宜佳在翻译实践中符合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并恰如其分地进行了适应性选择,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如意译、直译、替换法和增译灵活地处理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题,有利于助力德国读者知悉中华文学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戴丽 《考试周刊》2012,(54):42-43
人们在对话中常使用自称词和对称词。根据铃木孝夫的研究.日语家庭中的自称词和对称词使用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在此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例文考查中文家庭中的自称词和对称词的使用原则。对比结果发现.自称词和对称词在中日家庭对话中具有总要的沟通作用,二者在具有共通点的同时也有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在会话时,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人称代名词,有了这些人称代名词,可以更好地分清人物所处的场所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世说新语》一书“人”的自称词用法入手,对该书所描写的人物感情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析《聊斋志异》中对不等值词的翻译来探讨如何才能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等值词翻译地既准确又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一些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应如何翻译,该采取何种翻译方法,为翻译者在翻译不等值词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兼议《论语》三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对孔子言与行的记录,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论语》虽是语录体,却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论语》的哲学文本性质及《论语》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其中文化负载词时应遵循的原则——“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且以“学术性”为主,“通俗性”为辅。由此,翻译过程中应采取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蕴含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运用的词语特色鲜明,包含诸多文化负载词,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文化翻译观角度,解读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并通过对比不同的译本,了解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二拍》中出现的自称词作了具体、细致的归类与分析,这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的研究,而且能够帮助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风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译文是译者对原作的二度创造,在《包法利夫人》李健吾和周克希两个不同中文译本中就处处渗透着译者的主体意识。两位译者的时代背景差异使他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习惯,两译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文风格,而两译者的变通力使他们在中西语言文化差异间求同存异,方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灵活地将其消弭。译者主体意识体现在翻译的方方面面,译者的个性丰富了文学翻译的多样性,有利于我国的文学发展及语言构建。  相似文献   

19.
习语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信息,在翻译时我们就要考虑文化因素,有关颜色词的习语翻译更是如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有关颜色词的习语中英互译时的异同,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商标词的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视角出发,结合商标翻译实践,对国际贸易中英汉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方法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