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心理幸福感在心理压力影响学习倦怠的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对474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压力、心理幸福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压力中的学习压力维度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幸福感中的生活目标感维度在学习压力影响学习倦怠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压力是成人学习的必然产物,也是成人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精神动力。当社会压力与成人个体要求学习的心理动机结合在一起时,成人学习将会呈现出超乎平常的繁荣态势。但是,当社会压力与成人个体拒绝学习的对抗心理相遇时,却会产生一种尖锐的成人学习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成人学习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它的存在,使成人学习变得复杂和艰难,直接影响着成人的学习效果。社会压力可以使成人学习者变得自信,也可以使成人学习者变得自卑,因此,要将社会压力完全转化为促进成人学习的积极因素,对它的研究是绝对必要的。在本文中,笔…  相似文献   

3.
“职前成人”大学生是一个易被忽略的特殊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缺乏归属感、学习倦怠心理、精神压力较大等群体性特征。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经济负担、严峻的就业压力、持续的不平等对待,共同引发了“职前成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危机。着力破除“职前成人”大学生理想信念危机,是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业压力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以及缺乏成就感的现象,是对学习失去兴趣或缺乏动力,感到身心俱疲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倦怠的研究是对管理学领域的工作倦怠研究的一种扩展和延伸,将倦怠的研究指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5.
学习倦怠是消极学习心理的反映,指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表现为学习情绪低落、学习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发现:教育学研究生普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学习倦怠;导师指导、学习认知、学术科研活动参与状况、学习压力和挫折、年龄、工作经历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与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密切。从根本上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状况,需要多方面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学习倦怠是消极学习心理的反映,指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表现为学习情绪低落、学习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发现:教育学研究生普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学习倦怠;导师指导、学习认知、学术科研活动参与状况、学习压力和挫折、年龄、工作经历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与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密切。从根本上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状况,需要多方面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该文采用量表法对626名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和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学习倦怠与自尊、就业压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偏高,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倦怠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就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与中学生零距离接触过程中对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阐述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倦怠”这一心理现象。分析了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提出了转化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是一种内外综合压力对个体作用的消极结果,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情绪,而且有碍心理健康.从心理弹性理论的视角审视学习倦怠现象,可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内外在保护因素,增强抗压能力,进而降低倦怠水平,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压力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来影响学习倦怠。研究将来自三所不同层次的师范大学共计276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压力和倦怠情况不容乐观,但来自外部的社会支持水平较好。在部分学习压力维度对部分学习倦怠维度的影响过程中,社会支持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543名在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在职研究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社会支持与学习压力、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6.07%的研究生学习倦怠非常强烈;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工作单位在职研究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在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倦怠是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而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态度与行为。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260名高职农林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量表》及《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显示:14%的农林生存在重度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学校及社会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男生学习倦怠水平高于女生;学习倦怠与年级呈正相关,即三年级学生倦怠水平较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倦怠水平高于其他专业;学业压力与社会就业压力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含义、表现入手,分析了产生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成因,最后针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提出有效的调适措施,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将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4.
成人特殊的学习心理造成了成人消极的学习态度,这直接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使其职业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只有针对生源特点调整教学策略,重塑教师职业形象,学校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才能重振教师的职业信心。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学习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不容忽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缓解学习倦怠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理论背景,通过对被试的学习倦怠测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和原因,并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从自我认识、情绪体验、应对挫折和反思性观察4条途径来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职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中职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对中职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业压力大,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家庭成员的过高期许,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等,都是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恢复体力和脑力,科学安排学习生活;舒缓压力,放飞心灵;改进学习,创造成功体验;积极评价,找回自信等都是解决倦怠心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因素,产生了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我国中学生学习倦怠产生的影响因素有:  相似文献   

18.
马雅菊 《文教资料》2013,(15):164-165
学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产生的一种由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的心理综合症状。学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劲头和专注程度、学业成绩、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等方面均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学生学业倦怠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使更多的中学生远离学业倦怠的困扰,重建学习信心,重拾学习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37):10-11
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的干预主要可以从学生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家庭环境因素等方面着手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习压力较小的学生也会出现类似"学习倦怠"的表现。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显示行为不当因子不适用于测量学习倦怠现象,而更适用于测量"学习颓废",其所诊断出来的"倦怠者"群体中杂糅了包括倦怠者和颓废者在内的两种或多种个体,因此提出引入"学习颓废"概念,作为大学生学习不良心理研究的有益补充,以准确描述大学生的学习不良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