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叙事作品中存在着种种叙事修辞技巧,这些技巧并非中立,而是与作者的意识形态立场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镜像修辞、叙事因果关系等叙事修辞手段的具体分析,表明叙事修辞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护着作品的意识形态取向。不过,某一叙事修辞再完美,也可能与文本中另一部分的叙事相龃龉,从而影响修辞可靠性,进而导致意识形态幻象的崩溃。  相似文献   

2.
对修辞策略的研究是修辞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试图对修辞叙事学的修辞策略进行梳理与扩充,从作者—文本修辞策略,文本外修辞策略以及修辞的非技术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叙事修辞的各种可能性,以期对此有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叙事可以作为修辞的论述,展开对文本《雪山飞狐》的解析,从文本的角度来对"叙事作为修辞"进行支持,包括叙事的角度、叙事的结构、读者效果以及叙事的意识形态等基本范畴,从而认为该文本是"叙事作为修辞"最好的文本体现。将叙事作为修辞对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修辞方法的叙事批评注重作者意图和文本修辞对于文本意义的决定作用,从文本内部来理解不可靠叙述;基于认知方法的叙事批评强调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来看叙事的不可靠性,将不可靠叙述理解为读者的一种阐释策略,并注重在此过程中文类规约和认知框架所起的作用。这两种方法在叙事批评中能够形成较好的互补。笔者主要从修辞角度探讨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既仙即死》中的不可靠叙述,同时也试图阐明运用认知方法探讨不可靠叙述的伦理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冯芳 《华章》2007,(7):145-146
白居易的叙事诗《长恨歌》是流传千古的名作.本文以"恨"为分析基点,从广义修辞学角度探讨白居易的叙事策略、李杨爱情故事的修辞原型和诗歌独到的文本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叙事批评的两次转向,可以发现,叙事学研究是叙事批评传统中的一个"典型",而修辞性是叙事批评的旨归。当代叙事修辞批评以文本的修辞特性研究为基点,注重批评视野的扩展和方法上的综合,极大地丰富了叙事批评,但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历史角度看,虎妞作为"恶女"形象是文本启蒙现代性叙事的必然选择,但若把"性别"概念引入话语修辞层面,以此重读虎妞形象,可发现文本在完成对黑暗旧时代与国民性双重批判的启蒙叙事的同时,却因性别视阈匮乏而流失了对女性人性与生命价值的理性关怀。性别修辞凸现了现代性叙事的尴尬与局限,意识形态修辞淡化了文本应有的"复调"色彩。  相似文献   

8.
作者隐退是现代小说家的一种叙事策略和手段,它是小说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减少叙述者干预来隐藏自己的作家身份。叙述者干预又被称作“小说中的作者声音”,是叙述者对人物、事件,甚至文本本身进行评论的方式。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叙述总是努力消弭“作者声音”,尤其是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强加给人物和读者。这种叙述始终以人物为书写对象,以读者共建叙事为归旨,体现出浓厚的利他性人文关怀,具有很强的伦理修辞性。  相似文献   

9.
"不可靠叙述"是当前叙事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可靠叙述的修辞性理论创始人韦恩.布思,主张以隐含作者的规范为标准判断叙述者的可靠性,后经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点,将"不可靠叙述"分成了6种类型,进而又细分为"疏远型不可靠性"和"契约型不可靠性"两大类别。探讨戏剧叙事作品中的不可靠叙事策略不仅可以促进读者对戏剧文本的多层次解读,影响读者的伦理判断,而且可以引导读者更深层次地理解剧本的创作过程,体会到文本的经典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16年7月13日召开的南海仲裁新闻发布会,本文以Walter Fisher的叙事修辞为理论框架,辅以Lloyd Bitzer的修辞情境论以及新亚里士多德批评,分析该新闻发布会是如何作为叙事修辞活动、实现其叙事修辞功能和效果的。分析得出,该发布会通过叙事达到了维护国家主权、树立国际形象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叙事判断与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创建者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学科资深教授詹姆斯.费伦,他认为叙事判断对于修辞性的理解叙事至关重要,着重研究三种叙事判断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分析文本和获得多角度的阐释提供有效方法。把此理论用于分析伊恩.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蝴蝶》,分析作者在文本中的叙述技巧,探讨叙事判断在理解文本的伦理、美学意义的特殊功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借助分析O.Henry的著名短篇小说The Last Leaf阐述叙事文本篇章隐语修辞的特征和功用。篇章隐喻修辞是一种形象思维,图式化地镶嵌或蕴涵在一定的文本结构当中,它包涵概念映射和影像映射,并遵从恒常性原则。在叙事文本中,篇章隐喻修辞及其隐喻类推帮助构建出相互衔接的句式和意义连贯的文本,可以用以激活学生的隐喻图式,帮助教师抓住篇章重点和线索,并用以进行文化讲解。  相似文献   

13.
从一个侧面很难洞悉诗歌创作的个中趣味,诗歌作为抒情的理想发生地,抒情维度不能忽略。同时,诗人写作的心灵默契,使情感抒发成为文本的"事件",诗歌获得了叙事维度。此外,语言等的形式因素是诗歌的核心,诗歌也因此获得了修辞的维度。我们希望通过文本中提供的标志,从叙事、修辞、抒情三个维度抵达当代诗歌的创作现场。  相似文献   

14.
自传体小说从十八世纪初诞生以来,鲜有研究其叙事聚焦的历时性演变问题。本文以19世纪至20世纪的四部西方自传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修辞叙事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和文本间对比阅读两个维度,分析叙事聚焦与叙述者、作者、读者三者间的关系,探讨西方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特征,以期丰富自传体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析兼具修辞学者和古典小说研究专家身份的吴礼权教授创作的史传小说《冷月飘风:策士张仪》,该文本在叙事修辞上呈现了三个特征:以线性时间串连块状空间的叙事结构,以全知的视角进行情节补缀和细节描写,在深层叙事理想的指引下围绕传主的主导特征进行详略调适。  相似文献   

16.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叙事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广泛运用于演讲等非叙事语篇,即修辞叙事。演讲修辞叙事的从属性和修辞性使其建构模式违背经典的叙事结构原则。演讲者在淡化背景和事件过程的同时,又有意凸显个人的态度评价等结构成分。此外,为了简化情节,演讲者充分利用典型事件以点代面的功能,并常用概括性表达方式、从属句、甚至名词短语等来叙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公益广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言而喻.本文以修辞叙事批评理论为指导,结合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方法,对央视“关爱老人”系列两则公益广告进行了修辞叙事批评.研究结果显示,公益广告何以感人至深,引发公益行动,原因在于其故事,即“叙事”具有叙事的理性,既具有叙事的可能性,又符合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以《福柯的生死爱欲》为修辞学批评对象,分析人物传记叙事具有的再叙事与再阐释特质.再叙事解构传主自我表白叙事、传主著作叙事;评价人文献叙事;建构作者叙事.三重再叙事结构,是本文的再阐释.再阐释体现为叙事的修辞化,先解构作者叙事,后重新建构“纸上的福柯”修辞幻象.再叙事和再阐释共同寻找表达背后的动因,发掘文本生成机制.这里可以发现叙事学和广义修辞学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8,(3):62-66
"叙事作为修辞"是在"后经典叙事学"的语境下对叙事给予修辞性的解读,是通过小说的叙述结构、视角、时间、距离、声音等问题的指涉来理解叙事在叙述者、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巴金的中篇小说《憩园》,以小说中的人物"老黎"为主要叙述者,以"憩园"新旧主人姚家和杨家为叙述对象,通过多个次要叙述者的设立、多重叙述视角的切入、叙述空间和时间上的延展以及"抒情性"叙事策略的展开,使叙述声音呈现出"复调"特征,建立起三个叙事层面、多重对立的情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