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汪田田 《海外英语》2012,(5):166-168,189
在对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的接受者,又是译文的创造者。译者的价值评判标准、文化修养、生活阅历、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等客观原因会影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该文从译者角度出发,介绍"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研究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试图证明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与"忠实文本"翻译原则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2.
宋庆福 《海外英语》2012,(14):165-167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创造性叛逆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尤为明显。该文从译者主体性出发,拟从四个方面比较和评述诗歌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运用:"归化"、"异化"、文化误释以及意象传递等。最后分析得出由于文学翻译中存在创造性叛逆,诗歌是可翻译的。  相似文献   

3.
李悦 《海外英语》2012,(17):143-145
围绕诗歌翻译中的忠实与创造问题,分析评价Arthur Waley,柳无忌,Burton Watson,Herbert A.Giles,许渊冲及Ezra Pound六位译者对"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一诗的翻译,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自己的译文。指出诗歌翻译中忠实与创造并非一对矛盾。一方面,要实现诗歌音、形、义的全面忠实,必须依靠译者发挥创造性。而另一方面,创造也应以忠实为前提,译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应以超过原诗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边缘与回归:论作为基本翻译标准的“忠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虎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2):108-112
"忠实"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之一,近年来很多学者依据解构主义和"创造性叛逆"思想对作为翻译标准的"忠实"提出了质疑。但对解构翻译观和"创造性叛逆"思潮进行考据与反思之后可以发现,这两种思想并未颠覆"忠实"在翻译中的的重要地位,"忠实"作为翻译标准仍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忠实"标准要求译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原作,灵活、能动地忠实于原文"意旨",应该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实现"忠实"标准。  相似文献   

5.
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理论上看有其必然性,从实践上看有其可行性。但是创造性叛逆并不是要否定“忠实”的翻译标准。而是要通过对“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的阐释来认识和协调“忠实”与“叛逆”的矛盾,以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忠实”标准,把握“创造性叛逆”限度。  相似文献   

6.
从译者主体性看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鹏  张映先 《文教资料》2006,(13):45-46
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探讨,旨在挖掘两者间的关系及其对翻译实践的重要意义。辩证地说,创造性叛逆是否以忠实为导向是由译者在翻译中追求的主体目标所决定的。译者主体性导致了创造性叛逆的产生,而创造性叛逆又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名优秀的译者应合理利用创造性叛逆这一实用原则在自身主体性的操控下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艺术活动,译学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诗歌的翻译活动是翻译美学的体现。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而诗歌翻译更具“创造性叛逆”特征。通过《枫桥夜泊》的英译,分析创造性叛逆和诗歌翻译美学的关系,可知创造性叛逆的翻译最能体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充分再现了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对原作的客观背离称为创造性叛逆。诗歌因其音、形、意的高度精炼使其体裁独特,在文学翻译中有着突出表现。在诗歌翻译中运用创造性叛逆,会使接受者对译作和原著的理解更加丰富充实和完满。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对原作的客观背离称为创造性叛逆。诗歌因其音、形、意的高度精炼使其体裁独特,在文学翻译中有着突出表现。在诗歌翻译中运用创造性叛逆,会使接受者对译作和原著的理解更加丰富充实和完满。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歌的对外翻译是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做好中国诗歌的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西文化差异是影响诗歌翻译的文化因素,因此诗歌翻译过程中就存在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创造性叛逆现象。从中国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出发,探讨中国诗歌的创造性叛逆与可译性限度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