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当前《诗经》对答体的研究状况,据其研究形态分为随文标出;梳理出单篇作品阐释史的小专题;将《诗经》对答体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予以系统理论观照的专论等三种类型。并提出明确研究范畴、发掘理论自觉历程、以对答体眼光重新梳理《诗经》、从对答体的角度与早于或同时期的典籍进行比较研究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与女性爱情、婚姻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弃妇诗"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示不合理的夫权制度下妇女被欺凌的悲剧命运和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的田猎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田猎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本文在揭示其思想意义、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的同时,又与周代的田猎文化进行互参,使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论《诗经》中的弃妇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弃妇诗早在汉代前就已提出,但是弃妇诗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在(诗经》中,作者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弃妇形象。弃妇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方面现实,而其艺术特色也较高,尤其是诗的感伤、哀怨基调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该文就不同《诗经》分类形式的具体内容和分类依据作了一定的整理和概括,以《诗经》现代分类(以《分类诗经》作代表)为突破点,对《诗经》的文学阐释表达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张心悦 《成长》2020,(4):181-181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怨妇诗”在《诗经》中亦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即通过举怨妇之例,并结合当时时代背景,通过怨妇诗产生的原因、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浅析《诗经》中的怨妇诗,展现当时社会下的女性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的。作为男女言情的婚恋诗在《诗经》中占了1/3,这些作品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人们的爱情生活、社会问题等都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本文试图根据婚恋诗内容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8.
杨景龙 《集宁师专学报》2001,23(2):17-24,,35,
本文认为,《诗经》中占相当比重的作品是有意境的,正是这些作品标志着这部古老诗集的最高思想艺术成就,使其焕发出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本文对《诗经》的意境作出分类并进行具体论析,从正面较为完整地展《诗经》意境的客观风貌,进而论及《诗经》意境的一般特征和对后世诗歌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诗评诗是《诗经》评点中的常用手法,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以后世具体诗篇或诗句来阐发《诗经》中的诗篇或诗句,从而直观地揭示诗旨、品味意境、指出创作手法、并说明其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试以所见明末诸家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之处作一粗略统计与论述,初步揭示《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诗经》反映的爱情婚姻生活的诗作众多,其中的女性形象类型非常丰富.她们演绎着各自或精彩或悲情的爱情故事,经营着各自或幸福或悲凉的婚姻生活。按照婚恋的不同阶段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恋爱女性、新婚女性、婚后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褚斌杰《诗经全注》为底本,以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为参本,相互比较,另参考闻一多、屈万里,宋代朱熹、清代姚际恒、清代方玉润的相关《诗经》专著来考证《诗经》中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诗经>婚恋诗多用比、兴,诗义隐晦不明,古代学者又多刻意求深,比附经义,故历代学者对<诗经>婚恋诗的解释分歧最大最多.欲准确读解<诗经>婚恋诗,首先要论世知人,了解<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以便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以便正确地解读作品.<诗经>婚恋诗的创作时间长、地域广,存在多种婚姻形态与婚俗,而婚礼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婚姻形态的影响是不同的;<诗经>婚恋诗中多用比、兴,存在许多性爱隐语.读解、评价<诗经>婚恋诗要考虑这些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望文生义,以偏概全,也不能刻意求深,过度解释.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彼其"是个双音词结构,"其"是"衬字",语助词。但"彼"不应该理解为常见的代词(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使用,在《诗经》中"彼"应是通假字,通"被"(攀糜切),有"翩翩貌"义。  相似文献   

14.
诗是抒情的。《诗经》原无定本。先秦人的“诗言志”和两汉人的《诗》“采”编说 ,都是大谬不然之论 ,并不符合先秦诗骚的创作实际和《诗经》文本的编集实际。 2 0 0 0年 8月公开的上博战国竹简《论诗》对此提出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鸡鸣”之声首先在《诗经》中唱响。它的涵义主要源于周代深厚的文化背景,从在自然生活中表示时间概念,到在社会生活中警戒作用的发挥,最后到人格精神的象征,在《诗经》中经过了形成、发展和升华的过程。“鸡鸣”在周代社会的普遍流行,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才训 《天中学刊》2001,16(1):77-80
<诗经>中有相当数目的情歌吟咏于水滨河畔或与雨水密切相关.究其深层原因,这与古人对水的崇拜分不开.古人认为,水乃万物之源,水蕴含着神奇的生殖力,人也从水出.因此,女人临水或与水接触,便能获取生殖繁衍能力,多子多孙.  相似文献   

17.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先秦时期先民思想的整体反映.它用质朴又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几十种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并借其形态变化表达最真挚的感情.这与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及当时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桑作为其中的一种植物,在诗经中多次出现,不论是其本义,还是其代表的多重意象,特别是其中的男女的意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体现出的爱是自然的、自由的、归一的和美好的,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统一。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尤其是《诗经》中的《国风》很好地诠释了当时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9.
在《诗经》中,“言”字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带用字。穷尽其中所有“言”字并归纳分析后可以看出,其词性除公认的属动词,名词外,尤其是引起注意的,是其明显具有连词(相当于“而”)和语气助语在词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部分诗歌为女性所作,它们是研究文学萌芽时期女性作品的宝贵资料。但鉴于《诗经》中大多诗篇的作者并无可考,今人只能从诗作本身判断其作者是否为女性,并将此类诗歌定名为“女性口吻诗歌”,以区别现已通用“女性诗歌”之概念。以诗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诗中所用的词汇等判定《诗经》中的女性口吻诗歌,并兼及其在《诗经》各部分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