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学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受到大陆法系的影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到了系统的法学理论,但是法律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在充分借鉴英美法系法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身的法学教学方法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的分析,认为必须转变法学教育观念,强化师资力量,开展素质教育,对法学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出具有丰富法学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法律人才,为法制国家的建设及WTO的运行提供法律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大众化的法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社会对法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因此,改革传统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引导法学教育从大众化到法律职业精英化发展刻不容缓。本文试从调整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法律人才培养标准、强化法律职业技能教育、改革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四方面对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展开研究,以期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大众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高,使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体制的弊端充分显现出来,建立合理、有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法学教育的体会,提出我国法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工程。我国的教育现状表明,高校在此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高校应以法治化建设为契机,从学生管理法治化入手,重点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形成法治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活对法律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我国法治的不断完善,传统法学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丰富多彩的法律实践及对实用性法律人才的需求.针对传统法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本文从创新法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两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高校法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法学教育观念,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法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楠 《陕西教育》2020,(6):26-28
在公安法治化建设的历史阶段,需要对公安法学教育进行深刻改革:转变重业务教育轻法律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提高公安法学教育在公安教育中的地位,明确公安法学的教育目标,重构公安法学课程体系,树立教学内容的公安特色,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法学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逐步从"精英式"向大众化法学教育体制转变;法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不断调整,逐步从以法律通识教育为主转向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学学位与人才培养体系;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完善,各类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固定化、体系化;法学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人才供给成倍增加,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巨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我国法学教育又面临着内在和外在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适应性革新是新时代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汉藏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是落实、推进民族区域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甘肃省"一院两校"协同培养汉藏双语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实践是对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积极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基于实证调研分析也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文章从汉藏双语法学教育适应性革新的现实要求出发,介绍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实践探索——"一院两校"协同培养,基于"一院两校"协同培养的实证分析论证汉藏双语法学教育实践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提出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完善路径,以期对汉藏双语法学教育的适应性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