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是河北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寻求与北京、天津的均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以河北省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3个县(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对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政策以及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未来影响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六大关键因素:发展基础、交通设施、县(市)定位、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产业政策,从而构建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情景:资源导向、交通引导、生态优先、综合发展,进而分析不同县(市)在不同情景设定下的发展情况,最终以不同情景设定下的综合得分确定不同县(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从整体上全省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省内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缓慢。"三农"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生态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滞后等因素导致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对目前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的城镇化现状分析,并以有代表性的张家口怀来县入手,从实证的角度剖析了河北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今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从整体上全省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省内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缓慢。"三农"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生态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滞后等因素导致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对目前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的城镇化现状分析,并以有代表性的张家口怀来县入手,从实证的角度剖析了河北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今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发展相对缓慢.特色产业是具有鲜明区域性、规模性和专业化水平的地区主导产业,河北省特色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有重大作用和意义,搞好特色产业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但不容忽视的是,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总量、平衡度及规模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鉴于特色产业的重要作用,针对河北省特色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道路、产业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近年统计资料选取了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8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114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当前河北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从整体上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推动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泰来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的个案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齐齐哈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持 ,而另一面由于诸多因素影响 ,县域金融支持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县域经济出现了经济、金融发展不协调的状况。本文从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企业、农村经济这两方面存在问题分析着手 ,就如何寻求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区位,因此,通过与江苏、浙江省之间存在着传统化、区位指向、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与差距比较。提出了山东发展县域经济应以提高农业附加值为切入点;树立借鉴工业化发展经济来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面向市场,扬长避短,建立品牌优势;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县域的投入等措施,这对于提升山东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山东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全省各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县级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量化评价出各县公共图书馆总体发展概况和发展潜力,与县域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各县级图书馆在今后的建设服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十一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以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