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源裕 《考试周刊》2014,(77):64-64
中职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处于基础地位的数学要真正体现其价值,主要取决于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微课开始引入教学中,它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文主要针对中职教学中传统教学现状和微课教学意义进行分析,并从学生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阐述如何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不同的领域中,不仅有效提升了教育的整体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育形式.因此,教师在实际组织中职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尝试应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借助微课来实现教学翻转,使学生能够有效突破疑难的知识点,深化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针对中职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单概括了中职教育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其次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重点探讨了实现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真心对待每位学生""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活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对于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发挥了更多的作用,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代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中职教育,更是成为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中职教学质量更是会影响到人才的质量,所以现在随着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技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微课作为现代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所以本文就从中职数学教学出发,探讨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然后阐述了基于微课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最后论述了基于微课的中职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音乐鉴赏是中职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显示学生的音乐水平。在对中职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新颖、创新的方式,在充分调动中职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课程学习的同时,提升中职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中职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资源逐步引用到教育行业,并成为了中职数学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明确微课的作用,并针对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应用和实践微课的有效策略,为进一步推动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提供实践依据和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相联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数学课教学为专业课服务。  相似文献   

10.
许波 《学周刊C版》2023,(21):57-59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兴起,社会各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相较从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无形中促进了中职学校的教育发展。微课作为新时代下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也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文章以中职数学学科为例,分析了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以及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中职数学教学及课程内容体系的特点,探讨了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认为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在学习上有相当大的困难,其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和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等问题也影响学习.数学是中职学生学习困难、易于厌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成绩的优劣元不与学生心理品质息息相关.因此,数学教学过程要善于捕捉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灵活、巧妙的办法,因材施教,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心理问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大纲》以来,各个中等职业学校逐渐重视起职业教育数学工作。中等职业数学既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继承,也是为更高层次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建立"方法多样,灵活多变,兴趣、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学会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应该配合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德育教育显得就格外重要了。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适当地渗透相关的德育知识。让数学教学也能够达到改变人塑造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职数学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数学课程直接或间接面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数学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是职校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必然要求;数学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就必需关注相关专业课在数学课程中的渗透;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6.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思考、发现及创造的主动学习过程.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方法,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创造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基本思想方法及精神实质,增强自信,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在高职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从高职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区别和衔接,针对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一线教师多年的实际经验,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形势的变化,重新审视了高等数学课程在整个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高等数学的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化解了教学中的矛盾,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在高职教育中,高职数学教学长期以来缺乏文化教育,数学教学成为了干涩的职业性教育,这不仅无法提升高职数学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无法发挥高职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鉴于此,在高职数学教育中,通过融入文化教育来实现教学改革,在提升高职学生数学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Counteracting upper secondary dropouts is an increasingly common issue across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world. In Norway, the government has developed different measures to counteract dropouts, one of which concerns alternative educational courses involving increased workplace practic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eight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alternative course. The narratives show an identity shift from being outsider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being participants in the alternative course, something which inspires to learn and installs in the students a hope for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and to what extent the alternative courses respond to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We argue that even though the alternative courses respond to many features that may represent educational purposes, this is altogether not enough for the courses to qualify as education. For the courses to qualify as education, a tighter connection to the curriculum is necessary. I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does not respond to the students' construction of new identities through enabling pathways towards more formal qualific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courses with increased workplace practice might lead to an unintended result of further marginalisation, exclus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