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书评"创作是基于儿童阅读评论的一种尝试。侧重于小说"情节与结构"的评论,体现儿童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辨;侧重于小说"语言与风格"的评论,体现儿童对语言的直觉与敏感;侧重于小说"人物与主题"的评论,体现儿童成长中的他者认同与自我建构。儿童"短书评"的创作实践,是建立于儿童"个体深度阅读"和"群体共享阅读"的基础上的,需要教师提供诸如范文引领、提问构思、自评互评等创作支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知识日新月异的终身学习的新时代,阅读作为儿童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人获取知识,习得技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风尚,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阅读工作室方法秉承蒙氏教育理念,注重儿童自我管理与独立性的培养,致力于向儿童传授阅读理解的技巧与策略,如推理、阐释、批判性思维等,是促进儿童有效阅读的新途径。本文将对阅读工作室方法及其在曼哈顿蒙台梭利课堂的实践作一个具体的阐述,以结合我国学前儿童阅读课堂实际,借鉴阅读工作室特色,促进我国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何谓"儿童立场"?许多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阐释,于永正老师虽然没有明确表述,但在他的课例中无一不渗透着对儿童的尊重,对语文的理解。潜心阅读于老师的课例,总能感受到于老师鲜明的儿童的立场,于老师将语文学科本体性、实践独特性与儿童主体性需要有机融合,一步步地将学生引入"语文的殿堂"。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成尚荣、陆志平等专家学者将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凝练为"儿童的语文",这是对于老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育理念的准确概括。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于老师紧紧围绕"儿童"与"语文"这两个核心元素,用大量鲜活的教育实践,诠释了对儿童生命成长的真诚关注以及对母语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本文尝试概括出"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四个要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以儿童为主体,儿童与劳动有着特殊而密切的关系。相较于成人劳动的非自然性、功利性,儿童与劳动的关系是天然的、动态的、非功利的、超越的。儿童与劳动都源自并依赖于"自然",都富含"改变"本性与能力,都以不断"生成"新意义和新体验作为确证自身的重要标志,都具备提升精神境界的"超越"意旨。儿童与劳动的互通关系赋予儿童劳动独特蕴意,与当前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相呼应,是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依据。由对"儿童"与"劳动"本原关系的回溯与沉思中可发现儿童劳动及儿童劳动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刚到曼哈顿的时候,只有攥着旅行通票才能安心。小本的簿册上挤满了忙碌的自由女神、帝国大厦与洛克菲勒中心,我皱着眉,时常在被"宏大"了的曼哈顿系统里绕晕方向。乘坐的7th Avenue Local年代古旧,驾驶员同家乡城市中心飞横跋扈的公交车司机一般狂放不羁。列车从阴湿的地下隧道飞驰向地面,被狠狠抛出去的画册被好心的纽约少年递还过来。  相似文献   

7.
"无证儿童"案与"双非儿童"案的发生引出了大量涉港儿童监护及抚养争议的案件。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有关涉港儿童的监护与抚养争议并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先得确定内地法院与香港法院是否可以对这类案件行使管辖权,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另外,"未成年人的福利为首要考虑"原则同样适用于管辖权问题,笔者建议,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以确定未成年人经常居所地法院可以对涉港儿童监护抚养争议案件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8.
"好孩子"标签一直潜隐于教育之中,反映了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当这种期望固守于成人的单向视角时,会对儿童的全面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文章认为要避免"好孩子"标签对儿童的负面影响,不应去刻意标榜"好"的标准,而应尊重每个作为独特个体的儿童,尊重他们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去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对南京市某幼儿园和某小学共90名4~8岁儿童的溶解概念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儿童对溶解现象的认识和儿童对"溶解"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的科学概念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不同思维发展阶段的儿童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儿童在解释溶解概念时经常混淆"溶化"与"融化"这两个概念;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倾向于强调外力因素作用在溶解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是重要的活动空间与场所,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交往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亲子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游戏存在于儿童游戏之间,也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促使亲子之间进行交往,这对家庭教育以及质量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针对"家庭亲子游戏包"促使儿童的情感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