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蒙蒙 《考试周刊》2009,(29):29-29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文坛,这部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长篇巨著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义。本文通过对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的分析,从作品人物的生活经历、黄土地的苍凉等方面分析路遥作品中平凡人的平凡人生与信仰。  相似文献   

2.
作为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站在青年人的角度上观察世界,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不同时代之下生命的抗争。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为无数青年读者的前进指明了方向。本文对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温情叙事风格进行了分析,在鉴赏路遥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探究了这种"温情叙事风格"与"现实主义"之间的联系,在对文化作品的核心情感特点进行分析的同时,为后续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研究提供经验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路遥的现实主义文学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主流文学的忽视,在他以《平凡的世界》享誉文坛后,激起了学者对于其中深刻意义的多方面解读。本文以《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不平凡"为切入点,概述内容主线,揭示平凡的世界中"人"的不凡之处,对于其中的现代意义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4.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文坛。这部表现农村改革的百万长篇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现代意义。作品对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物身上传统美德的赞颂,体现出不平凡的审美价值。这部长篇的不平凡之处:一是揭示人物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人物的生存意识及现代婚恋观;二是展示处于困境中的人物间的人情美,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5.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坛。这部表现农村改革的百万长篇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的现代意义。作品对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物身上传统美德的赞颂,体现出不平凡的审美价值。这部长篇不平凡之处:一是揭示人物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人物的生存意识及现代婚恋观;二是展示处于困境中的人物间的人情美,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6.
路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多以农村作为题材,描写普通劳动人民平凡的故事。路遥的著名作品《平凡的世界》深刻描写了时代变化中平凡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描写了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吃苦耐劳,靠着不懈的奋斗去改变生活、改变命运,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的故事,谱写了平凡人生命的壮歌。  相似文献   

7.
马维林 《成才之路》2012,(15):34-34
《平凡的世界》是被誉为“土著”作家的路遥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作品选择1975年到1985年这段敏感的、历经沧桑的特殊的时期,围绕农民子弟孙少安与孙少平这平凡的兄弟俩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同恶劣的悲剧性生存状态作斗争,不断超越自身局限,从而不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与生活上的成功,描绘了一副广阔的社会图景。文章对《平凡的世界》中所表现的对理想爱情和理性婚姻的价值定位以及二者难以协调的矛盾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8.
一直致力于平淡叙述的刘醒龙,作品后藏着一颗对于社会的"责任和道义"的赤子之心。他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运用现实主义写法,通过平淡的叙述,讲述了平凡、感人的乡村故事,塑造了丰富的民间教师群像。同时,小说也寄托了作者对于崇高人格和淳朴乡村世界的浪漫理想。  相似文献   

9.
雅艳的世界     
唐洪平 《上海教育》2009,(11):30-30
从平凡出发,走向不平凡。孙雅艳在平凡到不平凡的世界里自由行走。 孙雅艳的世界充满大爱。 她爱自己是为了更好地爱他人,爱他人是为了更好地爱这个民族。她爱自己,所以活得很真实;她爱他人,所以活得很真诚;她爱这个民族,所以活得很真切。  相似文献   

10.
高加林和孙少平是路遥在其作品《人生》与《平凡的世界》中塑造出的"奋斗者"形象,两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却又存在着某些根本性的差异,文章欲结合具体文本,试图通过奋斗与知识、现实与精神、漂泊与定位这三组关键词来剖析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所表现出的异质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