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将"丰富语言的积累"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并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积累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景美、情美的文章,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学生在读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由"自读"、"感悟"、"迁移"三步教学构成.语文学习要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实践中完成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要把课堂组织成一个在教师鼓励、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在读、说实践中形成灵感、增强悟性,提高创作能力,要在学生阅读、感悟基础上训练写作.  相似文献   

3.
一、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4.
<正>学会阅读才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主体必须通过长期的阅读实践才能形成、提高的。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教师不是讲语文,而是要引导孩子读书,是要抓好引读这个环节,让孩子自己主动去读书,自愿去读书,让阅读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才会成为一种必然。所谓引导读书就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让感悟叩开语文学习之门,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习得知识,陶冶情操,获得发展,更多地体会语文的魅力。"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读"为主线,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  相似文献   

6.
施春美 《海南教育》2011,(12):56-56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都提出了明确的朗读要求,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言训练过程中,大家都认为"读"是最经常、最适用、也是最重要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学习语文的过程 ,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大纲强调语言内化要多读书 ,要积累语言材料并进行实践运用 ,这一过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要“读进去 ,记得住 ,用得出”九个字。它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 ,让学生们在美文境界里自由呼吸 ,自悟自得 ,主动发展。一、读进去———着力自主感悟叶圣陶先生曾说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 ,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新大纲指出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本内容 ,发展语言 ,陶冶情感的作用。”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言语训练的一个场,一个让学生们言语实践的舞台,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儿童味""语文味"。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言学科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多读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积累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时明确读的目的,上好阅读指导课,注重阅读技巧,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读"占鳌头,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解,读中抒情,读中积累语言,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将“丰富语言的积累”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并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积累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景美、情美的文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学生在读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翟秀春 《考试周刊》2011,(56):68-6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吴巧灵 《考试周刊》2014,(61):32-32
语文就像一个大的"集合圈",生活处处离不开语文,交流、读书、上网、写作需要语文,就连数理化也需要语文助一臂之力。语言训练活动是语文集合圈中异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语文课本内外有着十分广阔的语文世界。从语言文字的吟诵出发,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生发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使命;从文本附着的知识出发,通过语言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等得以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训练,能使学生听、说、读、写、思、做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小学语文实践研究中的点滴收获为出发点,研究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训练方式,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读"能起到"不待解说,自晓其义"的作用,更有助于思想、知识、技巧和语言的积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摒弃那种只着眼于巩固知识的单一训练,改变传统家庭作业布置观,拓展语文家庭作业的内容,使得语文家庭作业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丰富化,让学生爱上作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薛净 《学苑教育》2019,(11):79-79,81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语文,就应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教会学生学语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篇篇课文是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好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借鉴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利用课文,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让课文内容成为学生习作的范文,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同题材文章等,真正实现"立体地读"。  相似文献   

17.
高梅娇 《新教师》2022,(3):79-80
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品词析句,就是品味好词,赏析、咀嚼有韵味的句子,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深入交流.笔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品评,做到"读思达"一味贯通的重要性.这让语文教学不仅有语文味,还能有效建构与运用语言,让语文教学有了思维训练,有了深度....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把"语感训练"作为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点,既是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继承,也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准确把握。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以读为本",让书声琅琅进课堂,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备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研究表明,读书可以调动读者的五官,刺激人的神经,增强注意力,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课内外留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树立“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有效提高学生的读书水平,丰厚语文积淀。  相似文献   

20.
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与听、说、写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根据教材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读法,让学生通过读书引发、连续所有的语言训练,准确地把握词句含义,领会作者意图,理解课文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