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该服务于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根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性质与目标,以滨州学院为例,构建了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三位一体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能够使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发挥其服务性功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当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热点和今后大学外语教育发展的方向。该文分析了高职高专医学生具体情况、研究了高职高专医学英语课程的具体特征,探索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定位、词汇教学要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资源的构建等问题。旨在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使医学英语教学更加有效服务于高职高专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才培养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要转变思想,真正领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涵。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集中体现。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应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用能力和行业英语方向上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体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和富有创新思想培养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对社会发展对大学英语人才的需要进行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68):75-76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立足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又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现状分析,文章探讨了基于怀化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屈社明  栾宏 《教育评论》2012,(2):102-104
大学英语课程是为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承担着服务功能。大学英语课程只有建立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才能辅助相关学科,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由通用英语(EGP)和专业英语(ESP)两部分组成,二者缺一不可.高校只有从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出发,改革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做好对大学英语课程由EGP到ESP的统整与过渡,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度欠缺,且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大学英语课程不具备校本特色。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为研究对象,突出"应用型"的校本特色,设置大学英语实践课程,并基于OBE理念对其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出发,分析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不同特征.提出了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大学是适应时代科技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的一类新兴大学,是高职高专培养理念的延伸,是为地方性生产领域培养各类一线技术人才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应用型大学要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定位、符合教育规律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体制和机制.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在筹建本科院校的过程中,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也要以实用为主,向应用型转变。本文提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将高职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和设计,分成四大模块,即EGP教学模块、ESP教学模块、等级考试模块、实训实习模块,分层次、有重点、分阶段进行实施,使英语更好地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从而培养出既精通专业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