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实践的思维方式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哲学界对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文通过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批判了旧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阐述了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的确立、理论框架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后者认为本体论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然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引发了许多问题的讨论,即: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大体经历了五种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确立,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论思维方式将哲学的主题和使命由“解释世界”置换为“改变世界”;它实现了探索本体论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将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之中,强调事实与价值在社会历史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观形成的根本思维方式,它贯穿于马克思整个的哲学理念或哲学观中,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独特的哲学观——实践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并且为理解和解释现代哲学中的各种哲学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体论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体论哲学由盛到衰再重新掘起的历程表明:所谓本体论在当代的“复兴”,不是对旧有本体论形态的回复,而是对哲学本体性质的重新规定。实践观点对于本体论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解决本体论问题的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实践的这种本体论意义,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追求的本体论是一个过程本体、关系本体。它是以人的实践、人的本质和人的世界彼此相互关系和运动过程来实现人的本体论境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及传统哲学理论的相互关系,表达了“实践论转向”是实现哲学思维方式根本转换的基石和理论表征的观点,进而为人们认识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思维方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7.
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马克思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标志,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哲学开启了一条由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道路,使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实践论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但对于实践论是属于"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还是属于马克思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历来还存在争议.文章试从毛泽东实践论中对实践的阐述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特点,以及实践本体论的荒谬三个方面来论述实践论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虽然没有留下系统的哲学本体论的专著和文章,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哲学本体论思想.通过研究他的著作可以发现,毛泽东作出了自己对本体论的承诺,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实践本体论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实践的经典论述,并且丰富了它的内涵、形式等.重新认识毛泽东的哲学本体论思想对完整理解毛泽东思想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导致了一些问题,走向了误区。实践思维方式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方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品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试图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其实践理论思维方式的提出,继而对这一思维方式的内涵进行分析、梳理,最后结合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走向评价马克思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优越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说“乐”     
乐,人人思之求之,老年人尤甚。因为,乐能排忧解愁,乐能除病祛邪,乐能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3.
说“比”     
“比”,有修辞方式的、表现手法的,形式逻辑的各种类别。一般体现为顺向求同,逆向求异的两种思维方式。“比”,有着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语义表现为,言语思想与语言意义或是密合,或是离异,具有丰富多彩性,其思维特点或是平行流向,或是立体交叉。  相似文献   

14.
人类思想史表明,思想史上每一次大的进步都是由于转换思维方式的结果。马克思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其新世界观即“新唯物主义”的萌芽。从思维方式角度认为,“新唯物主义”的“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对象、现实、感性”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同时又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另一方面,是“出发点”或者说“考察方法”的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起点应该追溯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哲学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形成。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实质的同时剥离出辩证法的客观性,从黑格尔的精神辩证法中揭示出实践辩证法的真蕴,而实践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考察了我国哲学论坛上提出的“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前提、根据和实质三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了一些同志主张以“实践本体论”取代“物质本体论”,其理论前提是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本质区别,其理论根据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其理论实质是抹杀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辩证法不是什么自在的普遍规律,而是自在与自为统一关系中的客观法则,它不仅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本体论或存在论。哲学不可能回顾本体论问题,否定本体论就会在理论上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8.
于波 《考试周刊》2014,(9):26-27
对本体论的追问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本体论进行了批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本体论是什么,也是当今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张娥  张艳 《地理教育》2024,(S1):251-252
<正>《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到“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其中,“解释地区特征”表明地理研究的单位是区域。“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表明地理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这种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正是哲学中所描述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区域地理问题暗含诸多哲学观点,如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等,以下通过3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热点,而其是否存在本体论则是这个热点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文章概括分析了现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的三种观点,在肯定其有本体论的存在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几种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