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见2010年山东卷(理)22题)已知函数f(x)=1nx-ax+(1-a)/x-1,g(x)=x2-2bx+4,当a=1/4时,若对任意x1∈(0,2),存在x2∈[1,2],使f(x1)≥g(x2),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题目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题型A:"已知x1、x2分别为方程2x+2x=5、2log2(x-1)+2x=5的实数根,求x1+x2的值".一般会这样变形:2x=5-2x、2log2(x-1)=5-2x,会错误地得到结论x1+x2=10/3.究其原因,是受到曾经作过形似的问题:题型B:"已知x1、x2分别为方程2x+x=5、  相似文献   

4.
若在一组数据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那么(x1f1+x2f2+…+xkfk)/(f1+f2+…+fk)叫做x1、x2、…、xk的加权平均数.记作x=(x1f1+x2f2+…+xkfk)/(f1+f2+…+fk).其中,f1、f2、…、fk分别是x1、x2、…、xk的权.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关键是要找准两点:①计算所有数的总和;②数据的个数.二者的商就是平均数.要注意避免用各类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类数来求平均数的错误.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在具  相似文献   

5.
文[1]利用函数f(x)的"不动点"巧妙地求出了形如an=(aan-1+b)/(can-1+d)(a,b,c,d均不为零且(d—a)2+4dc≥0),及an=(aan-12+b)/(2aan-1+c)(a,b,c均不为零且c2+4ad>0)的数列通项公式,读后深受启发,经过研究发现,利用函数f(x)的"不动点"还可求出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笔者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不等式部分有这样一道题:题目:正实数x1,x2及f(x)满足4x=(1+f(x))/(1-f(x))等且f(x1)+f(x2)=1,则f(x1+x2)的最小值为()(A)4(B)2(C)4/5(D) 1/4解法1:由4x=(1+f(x))/(1-f(x))可得f(x)=4(x-1)/(4x+1),由f(x1)+f(x2)=1知(4x2-1)/(4x2+1)+(4x1-1)/(4x1+1)=1,可解得4x1=(4x2+3)/(4x2-1),所以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x(t1-t2))/(t1t2(t1+t2)) B.(△x(t1-t2))/(t1t2(t1+t2))C.(2△x(t1+t2))/(t1t2(t1-t2)) D.(△x(t1+t2))/(t1t2(t1-t2))分析本题的已知量是两段相等的位移以及对应这两段位移所需的时间,待求量是加速度.不难想到运用x=v0t+1/2at2和v=v0+at等有关涉及位移、时间、加速度的公式,同时根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可以列出相关方程,从而求解.下面是该题较典型的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8.
(2013年高考湖北卷·理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i=<sub>.解析(1)a1=10,i=1;(2)a1为偶数,则a2=a1/2=5,i=2;(3)a2为奇数,则a3=3a2+1=16,i=3;(4)a3为偶数,则a4=a3/2=8,i=4;(5)a4为偶数,a5=a4/2=4,i=5.故答案为i=5.本题立意新颖,其背景是世界数学名题"3x+1问题":即任意一个正整数,若是偶数则除以2;若是  相似文献   

9.
褚人统 《高中生》2013,(15):22-23
一、没有关注数列中刀应该是正整数例1已知数列{an}满足a1=33,an+1-an=2n,则(an)/n的最小值为<sub>.难度系数0.70错解由an+1-an=2n叠加有(a2-a1)+(a3-a2)+(a4-a3)+…+(an-an-1)=2[1+2+3+…+(n-1)],化简整理得  相似文献   

10.
先看这样一道题:已知x1、x2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求代数式(x12+2x1-1)(x22+2x2-1)的值.大多数同学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的:原式=(x1x22+2x12x2-x12+2x1x22+4x1x2-2x1-x22-2x2+1=(x1x22+2x1x2(x1+x2)-(x1+x22+6x1x2-2(x1+x2)+1.再以x1+x2=-1,x1x2=-1代入,计算出结果为-1.由于上述变形较繁,容易出现失误.实际上,本题可利用方程根的定义轻松解决:因为x1、x2是方程x2+x-1=0的两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人教版)第一册(上)第137页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两个等差数列{an},{bn},且(a1+a2+…+an/b1+b2+…bn)=(7n+2/n+3),求(a5/b5)。这是一道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n}中,若 m+n=p+q,则 am+an=ap+aq)和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Sn=(a1+an)·n/2]求解的综合试题。本文想通过这道题目的求解思路和方法,给出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首先来解这道题:  相似文献   

12.
引例求Sn=1·20+2·21+3·22+…+n·2n-1.解析(法一)显然,an=n·2n-1为等差乘等比型数列,可选择采用错位相减法.Sn=1·20+2·21+3·22+…+n·2n-1,2Sn=1·21+2·2++…+(n-1)·2n-1+n·2n,则-Sn=(20+21+22+…+2n-1)-n·2n=2n-1-n·2n,即Sn=(n-1)·2n+1.(法二)注意到an=n·xn-1型以及(xn)′=n·xn-1,可选择以导数为工具,采用构造函数法.令f(x)=1·x0+2·x1+3·x2+…+n·xn-1,不难观察到,(xn)′=n·xn-1,所以f(x)=(x+x2+x3+…+xn)′=((xn+1-x)/(x-1))′=(n·xn+1-(n+1)xn+1))/((x-1)2)  相似文献   

13.
题目(2011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第24题)[阅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1,y1)、Q(x2,y2)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x1+x2)/2,(y1+y2)/2).  相似文献   

14.
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歹的通项公式是an=a1+(n-1)d,前n项的和是Sn=na1+(n(n-1))/2d.由此得(Sn)/n=a1+((n-1))/2d=a1+(n-1)1/2d,若令1/2d=d’,则得(Sn)/n=(S1)/1+(n-1)d’,这表明数列{(Sn)/n}是以(S1/1)为首项,公差为d’=1/2d的等差数列,于是我们可以从等差数列的  相似文献   

15.
已知数列{an}的通项an=f(n)(n∈N*),求an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一种解法是通过"求如下不等式组的解集"来确定正整数n的取值,从而得出an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即:要使an最大,则应满足an≥an-1,an≥an+1(n≥2);要使an最小,则应满足an≤an-1,an≤an+1(n≥2);其解题步骤是:先由题意列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16.
陈波 《数学教学》2012,(10):22-24,44
2011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题目已知(x1,y1)、(x2,y2)、(x3,y3)是圆x2+y2=1上的三点,且满足x1+x2+x3=0,y1+y2+y3=0.证明:x12+x22+x32=y12+y22+y32=3/2.文[1]通过转化思想将本题转化为三角等  相似文献   

17.
人教A版必修五教材第69页的习题6为:已知数列{an}中,a1=5,a2=2,an=2an-1+3an-2(n≥3),对于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一研究,能否写出它的通项公式?与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给出了如下解答:由an=2an-1+3an-2,得an+an-1=3(an-1+an-2),及an一3an-1=-(an-1-3an-2),于是an+an-1=(a2+a1)·3n-2,an-3an-1:(a2-3a1)·(-1)n-2.  相似文献   

18.
求通项6招     
1.累加法(逐差相加法)例1已知数列{an}满足a1=(1/2),an+1=an+(1/(n2+n),求an.分析一般地,可将递推公式an+1=an+ f(n)转化为an+1-an=f(n),利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  相似文献   

19.
例1数列{an}中,a1=1,an+1=1/(16)(1+4an+(1+24a-n)1/2求an.分析本题的难点是递推关系式中的(1+24an1/2的处理,可构建新数列{bn},令bn= (1+24an1/2,这样就巧妙地去掉了根式,便于化简变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发现了一类奇妙的型如"x=(x1x2)/(x1+x2)"的物理问题,现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一、电梯时间问题已知电梯在时间t1内把站在电梯底部不动的人送上楼,如果电梯不动,人顺着电梯走上楼需要的时间为t2,现在如果人乘向上开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