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酒楼上》除了明线、暗线,应该还有一条“隐线”。这是鲁迅在写作时无意识流露出来的内心隐秘,读者不能很清晰地看出来。这条“隐线”是:“兄弟失和”给鲁迅带来的强烈的被侮辱、被伤害的情绪,以及鲁迅对兄弟情谊的深深怀念和珍惜。  相似文献   

2.
兄弟失和事件成为推动鲁迅“彷徨”的精神状态向极端化境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强烈的焦虑、抑郁中,鲁迅的行为方式、情感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均受很大影响,甚至一度出现心理障碍。鲁迅心理上出现了个体生命中的巨大焦虑,而强韧的反抗意志决定了他要进行新的思想和人格求索。以焦虑中的反省为前导,兄弟失和后的鲁迅开始了更为艰苦、自觉的人格和精神求索,这较完整、充分地体现在《彷徨》中。  相似文献   

3.
文海勾沉     
茅盾出生地不是乌镇是青镇;朱正新作披露鲁迅兄弟失和原因;舒芜研究周作人的缘由;“床前明月光”非李白原诗;王蒙的名字源自《茶花女》;鲁迅曾说自己不配拿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4.
兄弟失和与鲁迅的忏悔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鲁迅的作品中,忏悔情结非常突出,对此学界已做出了不少的解释,但往往把鲁迅的忏悔情结无限上升到人类“原罪”的高度,而忽略了具体的鲁迅个人的情感经历。本文认为在兄弟失和的事件中鲁迅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是和道德有关,因此对鲁迅的内心和创作影响很大,通过对兄弟失和事件性质的分析和对鲁迅有关作品的解读,为探究其作品中表露出来的浓重的悔恨、痛苦、仇恨、绝望等情结的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贵刊2006年第1期刊登了刘孟斌老师的《“少一人”少的是谁》一文,文中认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山东兄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少一人”少的是“作者自己”首先,“兄弟”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哥哥和弟弟”别无他义。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的意思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对“兄弟”的解释是:①弟弟。②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③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而刘老师把古诗中的“兄弟”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6.
鲁迅对庄子的批判与认同,体现了庄子对他的巨大诱惑。在寻求自由的路上,他们分别选择了“逍遥”与“拯救”的殊途。他们关注人的“异化”,完成了对自己时代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庄子对鲁迅的影响,既养成了鲁迅的深刻,也是鲁迅矛盾痛苦的根源之所在。鲁迅与庄子既是精神的知己,又是思想上的对手。  相似文献   

7.
文章叙述分析了周氏兄弟失和后鲁迅对周作人为人为文的接受——态度、观点及其反应,表面上两人失和后没有了直接联系,实际上鲁迅对周作人的总体接受正面多于负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鲁迅的家人、亲属及朋友的信件、文章及回忆录等大量史料 ,揭示鲁迅与周作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在经济上挥霍无度 ,在人品上欠佳 ,在性格上乖戾 ,而周作人惧内、无原则 ,从而导致兄弟失和 ,鲁迅被迫离开北京八道湾住宅 ,并且从此兄弟二人在政治思想上也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9.
《风筝》是鲁迅《野草》中的一篇。有人说:“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有人又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它的主题也“不是什么‘自我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周氏兄弟失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为革命与为艺术的思想差异。这一差异在五四时期潜藏在二人的思想当中 ;五四后 ,随着双方思想的成熟与发展 ,其矛盾愈益明显。导致兄弟失和的家庭矛盾亦是双方思想矛盾的外在表现。周氏兄弟的不同选择 ,既是互斥的 ,又是互补的。它们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两极现象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把对社会生活的清醒描写和对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的刻划杂模在一起,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篇小说是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也是鲁迅战斗史上新的开端。那么,生活中有“狂人”的原型吗?确实有,鲁迅的一个姨表兄弟就是“狂人”的生活原型。1916年10月的一天傍晚,鲁迅正在灯下看书,突然一个神色紧张、头发蓬乱的年轻人来找他。鲁迅仔细一看,原来是在山西太原做文书工作的表弟,就给他…  相似文献   

12.
李昌前老师在贵刊第7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闰土>释难》的文章。文章为了解释“正月”与“新年”并无矛盾时说“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正月供祖像’等旧历年的习俗也随之改在新年了。”这是因为“据查,鲁迅写小说时,正逢当时政府提倡用阳历(即新历)不许过旧年。”而对新年的理解则以辞书为依据解释为:“新年”即“元旦和元旦以后的一段时间”,而“元旦”又是新年的第一天”,即指新历年的第一天。我同意“正月”与“新年”并无矛盾的观点,但对李老师对“新年”与“元旦”的解释却不敢苟同。想谈点  相似文献   

13.
“狂人”这一形象是鲁迅先生激烈的反封建思想的凝聚,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反封建的文学形象,已经与鲁迅一道载入史册。但今天令我重新对他感兴趣的是:鲁迅为何要塑造“狂人”?“狂人”的出现与鲁迅早期所接受的尼采“超人”思想有没有关系?下面是我循着这条思路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八年,正当抗战高潮之际,“而全国民众,正在一个绝大的危难底下抖擞”,郁达夫先生抱着“若有人因看了这回忆之故,而去多读一些鲁迅的集子”的“本望”,写出了他一生最纯美,最深情,也是鲁迅研究中最具真实价值的不朽篇章——《回忆鲁迅》。在这章文章中,达夫先生无意间,也是第一次把自己和  相似文献   

15.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对象是社会,动机是善意的。关于“讽刺”,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许多文章中都谈到过对“讽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作为身历“一二·一运动”的民主革命青年,王景山在20世纪40年代激荡的时代浪潮中遇合了鲁迅及其文学。这种独特的遇合方式形塑了他对鲁迅别样的理解,也在20世纪80年代生发出他对“爱国主义鲁迅”的系列论述。这些论述以国民革命时期投身实际斗争的鲁迅形象为轴心,突出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联动性,也试图用“民”这一媒介性的概念调和鲁迅早期“人国”思想的内在矛盾。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王景山则日益疏离专业性的鲁迅研究,而以“弘扬鲁迅精神,宣传鲁迅思想,普及鲁迅著作”为职志。但无论是倚重鲁迅资源参与的思想论战还是以广大青少年为目标的鲁迅普及教育,都浮现着早年民主革命经验悠远而绵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祝福》表层是写祥林嫂半生的悲惨命运,深层则含蕴着作者的内心苦闷.作者的苦闷来自"兄弟失和"的创痛和在家庭生活中无奈地面对朱安的心理困境.〈祝福〉的创作过程,就是作者艺术地化解其内心苦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鲁迅小说《铸剑》出发,重新追问了鲁迅文学世界中“复仇”与“反抗”的现实意义。文章区分了鲁迅小说中“鬼魂”的“好的地狱”与“人”的鬼的世界、地狱之鬼与人鬼,指出鲁迅唯一可以凭借的空间便是“虚无”,这成为他对人间一切权力关系批判的出发点,即在底层之下,以热血浇铸的“剑”、以体温复燃的“死火”去完成地狱对“地下的正义”的追讨;并由此论证丸尾常喜对孔乙己、阿Q与祥林嫂划分的“科场鬼”并不属于“地狱之鬼”的谱系,后者作为“叛徒”的魂灵才是鲁迅的自我认同,寄托了底层对正义的向往与奋斗;同时,文章也从社会史与宗教史的角度来考察了鲁迅笔下“鬼”的意义,尤其是目连戏蕴藏着鲁迅所寻找和鉴别的被层层遮蔽和压制的民族的主体性,即“复仇”才标志着生命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彻底的“革命”姿态,“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必须是一个面对自己的“叛徒”,与整个社会决战,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学术史上,有两位大家深以“惧内”而闻名:一个是周作人,他被老婆逼得与鲁迅兄弟失和,后来甚至做了汉奸;另一个就应该是胡适了。可怜的胡博士在悍妻的淫威之下,不情愿地与这个小脚太太走完了一生。  相似文献   

20.
徐峰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9-11,23
鲁迅先生在兄弟失和这一大背景和新年团圆日这一小背景的共同影响下改写出<风筝>.他借助"风筝"这一兄弟手足之情的象征物体,在主体部分人称上采用"反客为主"的手法,曲折表达出想要宽恕周作人的过失而不可得的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