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刊载了王君老师的<语言品味精妙片段四则>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受益匪浅,被王君老师的"或以比较搭桥,或以联想激情,或重视语境体悟,或侧重前后勾连"来对学生进行语言品味的训练所折服.不过文中有一处理解有误,即"生:我觉得‘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也说明了潭小,潭的形状‘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蛇和北斗星都不是宽阔的东西,作者这样形容其实也说明了石潭不会太大."此生发言后,其他学生没有补充订正,教师也未为补充订正,说明全体师生认可该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2.
一 我从小的印象里,父亲的头项就是没有头发的。母亲说,那是倔的,好好个脑袋,倔成个秃头。小时候听到这句话,总是要笑上十分钟的。父亲就坐在一旁,看着我和母亲,满脸愠怒。说实话,如果没有母亲陪着,我不敢这样放肆,因为我怕他。父亲是中学的语文老师,他从不体罚他的学生,但他会体罚我。  相似文献   

3.
4.
我没有见过我的母亲,爸爸说她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我经常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很甜很甜……  相似文献   

5.
坐于电脑前,好友突然向我发来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贾君鹏?!”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是张颖啊! 天啊!这是怎么了。我打开百度一搜,有关此条目竟达二十多页。噢,原来这是一句迅速串红的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6.
黄晓兵 《学语文》2003,(3):46-46
初中语文第一册袁行霈先生《〈咏柳〉赏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即使在唐诗中也不多见。”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这句话有语  相似文献   

7.
在《胡同文化》一文中,汪曾祺先生以其独到的文化眼光、深厚的文化素养、朴实而典雅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胡同文化。  相似文献   

8.
“海豚族”,谐音“海囤族”,指那些为避免日常生活用品涨价大量囤积柴米油盐等目常生活用品的人。在百度上随便一搜,关于“海豚族”的网页达140000篇。我们且看几例:  相似文献   

9.
10.
那分明还是很青涩的年纪,如同果子在夏末的叶片里躲闪。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27日,卢拉当选巴西第四十任总统,这位工人出身的劳工党候选人,只读过5年小学。许多传记作家都想揭开卢拉的成功之谜,但卢拉从没安排过与此有关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当分析到文中的主人公形象描写时,我要求大家结合一下文中的插图和课本的彩页图进行分析. 几分钟后,我让大家来说一说对孔乙己的印象,同学们基本上是按照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说的,找的非常准确.于是我又问:"有没有有特别的感受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知识》2005年9期刊登了赵同桂先生的《程度副词误用二例》一文,文中指出“最是亲亲我妻情:傅彪走过生命劫难”(原载《知音》2004年24期)这则标题对“最是”的使用属于误用,理由是“是”为判断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最”修饰,应将“最是亲亲我妻情”改为“最亲密是我妻情”。赵先生的说法有些武断,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4.
知识有三种表现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们在此借这一理论来评析周老师的课例。在学生对文本有了诸多感受、感知、感悟之后,老师将学生引向了"记叙文中的议论"这一学习内容。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  相似文献   

1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辛劳的,他们每天都得到地里劳动,所以,他们一般都是瘦的。我就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因此,我总会看到母亲瘦弱的身  相似文献   

16.
《屈原列传》中有一个楚怀王,《项羽本纪》中也有一个楚怀王。有人问:他们是一个人吗?  相似文献   

17.
18.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中,“柳”的第六个义项为:“姓。春秋时有柳下惠。”很显然,编者认为柳下惠姓“柳”。《辞海》:“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柳下是古地名,春秋时鲁地。一说在今山东新泰市柳里(今名夏家隅);一说即河南濮阳东部的柳下屯(简称柳屯)。由此可知,柳下惠姓展,不姓柳,柳下是其食邑。  相似文献   

19.
汤广文 《学语文》2006,(4):44-44
近日笔者在阅读《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时,其中有一篇分析《陈情表》艺术的文章《感天动地赤子情》,作者把《陈情表》中“舅”释为“母亲的兄弟”或“妻子的弟兄”不一样,“舅”能否释为“外公”?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13,(19):21-22
每年一到招生季节,我眼前就会浮现出2008年在新加坡小学门口看到的《小一新生入学登记》广告。那些广告设计简约、统一,只有黑白两色,且大都与硬纸板粘贴在一起,用细铁丝绑在学校的大门上,为了防止雨淋还用塑料薄膜包裹着。每遇到这些广告,我都会驻足观看,并拍下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