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该在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和一般日常语言以及其他艺术语言的比较中认识文学语言的特性。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相比较,前者的根本性质是文学性追求含蓄蕴藉和多义,后者的根本性质是科学性,强调严密的逻辑性和语义的明确性;与日常生活语言相比较,前者注重语言的诗学功能,后者注重语言的社会交流功能;与其他艺术的“语言”相比较,其他艺术语言偏于感受性,文学语言则偏于理解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图像霸权在文化符号中地位日益稳固,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电影语言的直观性、逼真性和文学语言的间接性、多义性,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和电影为例分析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特性,从而准确理解影视等大众文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主要致力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对文学作品和作品中的文学性关注得都明显不够。在旧教育观念统摄之下,文学教育中恰恰缺少真正的文学气息;突出存在着肢解文学语言、忽略文学语言与常规语言差异等问题。新课标实施后,我们应当更尊重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在语言教学中,注重对语言语用意义的分析、注重语感教学;真正按照语言自身的规律分析语言。另外,新课标中新潮作家作品的选入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从语言学角度阐释它们的特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歌唱语言是音乐的艺术语言。歌唱教学始终是美化语言的创造。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因此,在歌唱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语言美化问题。一、理解歌词内涵,体味文学语言的诗意美歌词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声乐文学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诗化”。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掘歌词的内涵,揭示歌词所创造的诗情画意,展示出歌词文学语言的意境美。教师不仅要深入剖析、透彻讲解、努力发掘歌词的诗意美,同时要引导学生加强文学修养,提高理解和掌握音乐文学语言的能力。朗读体现美感。意大利流行的一句格言:“谁朗诵得好,谁就唱得好…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的电影是一门文学、图像、音乐相互交融的复合型艺术。由于其形式的直观性与生动性而易于为人所接受;又因为其内容仍持有一定文学性而不失趣味。电影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主流形式之一,而必须明晰的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文学、图像和音乐三要素彼此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它们是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交融。当下值得被探讨的正是各要素的本质核心,与要素本身、要素之间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学语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用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文学语言在艺术表现方面充分体现了自由性和灵活性。文学语言和一般语言的不同,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形成了文学语言的特殊语言符号,使人们在文学的艺术殿堂里,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正如高尔基所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是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尽管影视剧文学在“文学”这个大家族中是属于特殊的文体样式,但它们也是以语言为基本表现手段和物质材料的。如果对影视剧文学语言的特征及其运作规律不甚了了或所知甚少,影视剧文学剧本创作也就无从谈起;并且,就是戏剧、电影与电视剧三者之间,其文学语言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区分这些差异,就不能很好地驾驭影视剧这三种文学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美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教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语言与文学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适合语言自身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大学英语语言的文学性教学,能使大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理解和运用英语,传播中外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报告文学是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双重特性的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是新闻和文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新闻性要求它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它的文学性又要求它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充分调动种种艺术手段描绘环境、渲染气氛、记述事件、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辨析──模糊语言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就是事物类属、性态的不用定性。文学语言不仅普遍具有模糊性,而且还因此创造了文学美。文学时客观事物的描述总是作精确和非精确两种描述,因此而创造了“似与不似”的艺术效果。因为不似成分、非现实成分的加入,才使文学艺术既超越客体,又超越主体,才扩大了艺术空间,获得了文学的美感。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加强模糊语言的研究与自觉运用是提高文学语言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学制度·文学体制·文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制度、文学体制和文学机制是从文学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时经常使用的三个关键性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又有各自独特的内涵。探讨它们的定义及其存在形态,以进一步厘清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为相关研究的深化提供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三个递进演化的文学观念作梳理和辨析,可引申出的结论是:古代传统的"杂文学"体制的缺陷在于混淆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纯文学"的要害在于割裂文学与相关事象之间的联系,限制了文学史家的眼界,造成了残缺不全的文学史景观;"大文学"观则以"文学性"在前二者的两难境地之间寻求合理的折中与结合。历史上的"沉思翰藻"和"缘情绮靡"可供我们从传统中提炼出足以构成中国文学"文学性"的质素。其中"沉思翰藻"主要指表现技巧方面,不涉及作品审美内质;"缘情绮靡"将文学内在生命与外在形体结合起来,体现作品的审美性更为周全,它可获得新的时代内涵,用以会通古今文学,给大文学史的编写创设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自觉地吸取了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有益成果,拓宽了文学的生存空间,丰富了其表现力,使传统文学获得了新生。然而,由于缺少深度和美学追求,网络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又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本文试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角度探讨其涵义和特性,为推动网络文学的发展作些努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文艺批评、接受美学和阅读学的原理,举例说明了阅读"文学好书"的一般人文价值和特殊心理疗愈效用;认为文学阅读推广,尤其是深入阅读"文学好书",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谐"、一个家庭"文教氛围"乃至一个社会"终身学习习惯"和"文化素质教养"的重要精神文明举措,关系到一个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乃至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育强调文学的人文性,文学创作却总想否认文学的人文性,造成这种认识分歧的原因是:文学教育是权威性、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是个性自由化的、功利性的。其实,它们之间不应对立。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都是以语言为手段,都要对社会负责,文学教育为文学创作培养作者,文学创作为文学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文学创作可以反思文学教育,但不能背叛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文艺伦理还是文学伦理——论文学伦理成立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伦理和文学伦理的分歧源自学术界对文艺学与文学学或文学理论的不同理解,而文学伦理成立的基础在于文学本身所特有的性质。就学科研究的细致化和专业化而言,对文学这一艺术形式的研究,应当说“文学学“、“文学理论“的称谓更恰当。文学与伦理学都是与找寻人生意义有密切关系的活动,因此文学与伦理学结合的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在应用伦理学的理论框架中被称为文学伦理学,它是以文学活动中的道德伦理问题为主要对象的伦理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三元论”出发,追溯历史发现文学的伤痛缘于政治人为的狭义化,“政治”概念的含混是文学与政治关系争论不清的根源。“政治文学”以政治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轴”,审美地反映人类的美好政治理念和情感,具有理想性、否定性的特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阐释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想象维度——乌托邦,实际否定了文学与政治在理念层面结合的唯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东方文学的整体是由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构成的。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所有民族文学的母体,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和一部作家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民间文学传统或者口头传统与一个民族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东方各国的民间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民间文学的实质内容,是东方民间文学作品描述和理论探讨的基础。目前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状况还基本处于“一国民间文学”的阶段。各国的研究状况很不平衡。研究东方民间文学要关注民间文学的口头传统。重复和程式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东方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既要吸收和继承东方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还要吸收民间文学界的理论成果。并以东方各国一国民间文学研究为基础.逐步建构东方民间文学的理论结构和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认为文学理论研究必须向文学的内部扩展,深入到具体作品的语言层面、叙事层面,向外拓展空间,扩展到文化层面,打破纯文学的苑囿,进行跨文学实践等,进而对困境下的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按照译者的国籍来判定译本的国籍,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但承认翻译文学的国籍的双重性,虽摆脱了二元对立,却没有摆脱二元论。翻译文学具有的世界文学意义是它可以自成体系的理论依据;翻译文学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也为其自成体系提供了恰当支持。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者并立,符合当今学术研究的多元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