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学派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的产生是由一个中心向外扩散和辐射,形成一个“文化圈”。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播载体起着连接和沟通的作用。古书中记载的吟游诗人和古代西南地区的马帮都是古代社会全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报刊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兴起使文化传播与交  相似文献   

2.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世界上难以比拟的文化经历。那么做为一个电视工作者,电视人的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呢?电视人劳动创造的结晶是电视文化,亦即各式各样、品类繁多的节目、栏目和电视剧。由于电视有多种传媒工具之所长,所谓集众美于一身,纳天地于咫尺之间,又深入到千家万户,从有电视以来,它就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方式。随着电视的快速发展,人们注意到:我们有很多思想、生活和行为都跟电视文化有关。电视文化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改变着人类社会。鉴于此,我们不能不联想到电视人应秉赋的文化品德、品格、以及他们思…  相似文献   

3.
时下国内荧屏,竞争激烈,名目繁多。观众叫好的不能说没有,然而良莠不齐,在密匝匝的节目丛林中,真正令观众喝彩的节目有多少?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又还能留下多少?  相似文献   

4.
戴元初 《视听界》2012,(1):123-123
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压迫感不断强化。前几年,传统报业感叹严冬已至,高呼“报在一起更温暖”的时候,电视媒体还是一片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无论是传播影响力还是广告吸纳量,都继续在高速增长的统计曲线上向前延伸,数字化新媒体的分流相对于这个庞大的产业而言,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相似文献   

5.
《记者摇篮》2007,(4):44-45
3月3日至4日,一场56年一遇的暴风雪突袭襄平大地,辽阳人民面对一次严峻的自然灾害考验。在灾害刚刚形成之际,率先出现在城区大街小巷的一个个身影,就是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的电视人。而在这场雪灾中辽阳电视台新闻部的新闻记者们更是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轻骑兵的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克服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6.
言人 《新闻窗》2005,(5):37-37
现代传媒就像阳光、空气、水和面包,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周雪涛  杜晓琳 《青年记者》2007,(16):111-112
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面临巨大冲击之时,作为强势媒体的电视,已经认识到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武玲 《传媒》2010,(4):56-57
正2009年10月1日,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通过开播不久的高清电视零距离观看了国庆阅兵和游行直播;在各类交通工具上奔波的人们从公交移动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中共享这一美好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将电视传媒上升到文化层面上的时候,电视传媒也不单单是一种传媒的工具,它还有其更为重要的职能即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提倡的电视传媒应该是这样的传媒:它立足于电视台.放眼全社会,通过电视媒介的手段,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诱导丰富多彩的生活时尚,制造文化消费的热点和兴奋点。与其他文化传媒形成良性的互动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戴元初 《青年记者》2006,(21):64-65
中国的传媒产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10年时间,在报业、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陆续出现了七八十家集团化的组织。一时间,做强做大成为传媒产业界的跨年度主题词。这个梦想的大手笔就是成立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将中央级的影视媒体悉数集中,资源庞大、人才济济,历史悠久、覆盖广泛,似乎一切成为世界级传媒集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1.
杨桦 《新闻前哨》2021,(7):29-3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不断变化的的新闻传播手段以及方式面前,电视传媒记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提升自身的工作素质,才能应对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传媒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困扰实现多方面的发展,促进我国电视传媒行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一个社会的和谐与否,与媒体的健康引导、舆论的合理营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媒体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塑造媒体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本期“聚焦”栏目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与广电媒体的社会责任”。国家发改委齐勇锋研究员的文章,针对近几年媒体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深层原因。天津师范大学刘卫东教授,建议广电媒体在国家信息文化安全方面,应该从更广泛的社会视野和更深层的内在文化理性观察和思考,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媒体行动:让真情充满人间》一文,讲述了北京电视台公益情感类栏目《真情互动》在追求收视率的基础上,不放弃核心价值观的做法,折射出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司颖 《中国广播》2008,(1):45-4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途径日益多样,传播速度日益迅捷,时空距离日益缩短,推动了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全球化”的大趋势。伴随之,传媒发展呈现新潮流,身在其中的中国广播影视由此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15.
梁军 《记者摇篮》2005,(8):31-31
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无疑给广播节目带来活跃、带来繁荣,为广播事业发展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步容否认,播音员从未退避三舍,或改弦更张,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播音员与主持人齐头并进,在新闻节目中发挥作用,但问题的提出使做为广播一线的每位播音员无不反思:如何适应现代传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从播音殿堂的象牙塔中走出,到改革大潮中,锻炼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播音员,无疑利于播音工作发展和播音队伍的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文化促成了大众文化在整个文化场中的优势地位。电视文化一度片面注重电视符号的能指层面,被指为“电视无文化。”实践证明:传者自觉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电视进步的原动力,惟此方能实现电视文化传播启蒙、教化、人文天下的目标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提出"媒介三功能说"之后,赖特提出了媒介的第四功能——娱乐。媒介的娱乐功能在电视时代发挥得淋漓尽致,电视为提供人们消遣,让人们在工作之余体会到愉悦和乐趣,潜意识中从心底感谢电视时代。但是电视媒体的娱乐功能降低了"电视人"的思考能力,他们只是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充满感官刺激、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社会的反映,人是社会的细胞,新闻在根本上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以人为归宿的,无论它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千变万化,它的背后站着一个大写的“人”字。新闻在本质上是人的东西,它体现了人的意志、性格,反映出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追求,人才是新闻的理由,即使是当代最大的新闻主题。如果不是从人的角度去探索,便不能进入读者的意识,其本身也没有多大的价值,但当读者感到它对于人有着巨大的潜在的影响时,它便实现了自身的新闻价值。 新闻与人紧密联系,新闻不能脱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首先是对人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  相似文献   

19.
王惠娟 《新闻窗》2011,(3):86-87
语言是人类常用的符号,而在当代社会,影像作为非语言符号之一,也成为现代人思考与表达的另一种重要工具和材料,现代人的素质一定程度是由影像思考与表达能力所决定的。电视人作为影像的创造者、传播音、接收者,更要具备超于常人的,借助影像表情达意,传播真善美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何明家  王媛 《青年记者》2006,(14):92-93
在当今社会,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广播电视栏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工作必须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要求做出深刻的思考,同时,也有必要对主持人素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