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视新闻报道深度通过对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材料系统的分析解释,揭示出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趋向等问题,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经济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矛盾,揭示本质,从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深度",它不仅要表达发生了什么,还要究其原因,探索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并将怎样继续发生。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关键是要在深度上做文章。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具有深度呢?要有个好的选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思辨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辨美是思考现实,明辨事理所表现出的一种美学素质,它是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极其重要的特征。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思辨性就在于它不仅要报道在经济领域中发生了什么,还要究其原因探讨“为什么发生”和“怎样发生”等深层次的问题,从中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倡导科学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经济新观念。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得好:“观念,可以改变历史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盛的。它的兴盛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集中地反映了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一种内在的供求关系。纷繁复杂的社会十分急促地呼唤着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辨功能,人们关注的不仅是新闻中有什么,更关注的是新闻中回答了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脑体倒挂、经商成风、知识贬值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阵痛困惑着人们。对此,新闻报道应该作出回答,而且必须作出回答。因此可以说,深度报道的兴盛,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在新闻领域的必然结果。离开了…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观众对信息的接受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观众已经不满足对世界的了解或者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即将发生什么,他们想知道得更多: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事情最新的进展情况,未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和自己是否有关系,透过事情的发展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等等。此外,随着观众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到新闻事件当中的愿望也逐渐强烈,这给电视新闻报道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廖昌喜 《新闻界》2001,(6):45-45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负面报道”的新闻概念。那么什么是负面报道?这个报道是如何界定的?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在新闻实践防止负面报道的产生?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所谓负面报道,是指在各类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中产生了负面社会效应的报道。这里指的“媒介”不仅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还包括互联网等新媒介。“新闻信息”,不仅指常规的新闻消息,还包括传媒发布的一般信息。“负面社会效应”,是指新闻信息传播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秩序产生了损伤或…  相似文献   

6.
何谓“硬新闻”?我理解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以严肃题材为主,是反映经济、政治、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新闻,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未来;二是报道方式以深度、思考、分析见长。它报道事实——发生了什么,但同时分析事实之间的相关联系以及事实包含的意义——它意味着什么。它不报道一只猫长五只脚这种琐碎的东西,不以娱乐、噱头取胜。  相似文献   

7.
季建南 《视听界》2010,(3):91-92
近年来,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坚持把"三贴近"原则作为提升报道质量,强化媒体公信力、引导力的切入点和归宿点,在机制创新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传播理念由过去的"我让你知道什么"转变为现在的"你想知道什么我来告诉你";内容选择上突出报道主体的新闻性、时代性,反映百姓的现实需求;形式上,杜绝大话、空话、套话,杜绝声画两张皮;  相似文献   

8.
时统宇 《声屏世界》2002,(11):19-20
在2001年中国电视新闻奖的评选中金贵的一等奖出现了空缺——专题的一等奖只评出了两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想结合这次评选,着重谈谈电视新闻专题最本质的特征——深刻和深度。什么是电视新闻专题?《中国电视论纲》中是这样表述的:“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是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充分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详尽、全面的报道。”由此可见,本来意义上的新闻专题,强调深刻和…  相似文献   

9.
周呈思 《当代传播》2012,(3):109-110
什么是政经新闻、什么是政经深度报道?到现在业界及学界都没有形成一个基础概念,本文首先试图解决这一定义及其内涵。微博的普及已在最近一两年内深刻地影响了政经深度报道的新闻生产,具体来说影响程度有多大?政经深度报道应该如何重新定位?记者和编辑如何应对这种传播变局?如何利用这种新的传播工具来为政经深度报道的新闻生产服务?对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分析并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盛的。它的兴盛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集中地反映了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一种内在的供求关系。纷繁复杂的社会十分急促地呼唤着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辨功能,人们关注的不仅是新闻中有什么,更关注的是新闻中回答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以及它有什么特性,如何更好地运用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来反映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这是在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的手段,用背景介绍、记者观察、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等方式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作全景式的报道,它也是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所追求的报道方式。电视深度报道要"由表及里","入木三分",让观众拥有更充分的知情权,从而更加吸引观众的关注,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也会更显著。电视深度报道的特性包括:1.报道的时新性。深度报道的选题都是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备受热议的话题,因此它具有显著的时新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腾讯专栏《今日话题》对雾霾议题的议程设置与内容框架分析为例,探讨网络媒体对环保类公众议题建构具有的特点及借鉴意义。研究发现,《今日话题》保持了对雾霾议题的持续关注,从"引导受众想什么"到关注"受众想知道什么"以及"受众在想知道什么的基础上,应该还知道什么",该栏目在报道框架上,以追求理性、客观为主,强调理性思维,践行深度挖掘与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4.
关于"热点" 就科技新闻的热点报道而言,由于其受众主体的文化程度较高,他们往往更加关注与新闻相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还想了解为什么发生、结果和影响如何.因而,他们迫切需要有见地、有个性的报道来释疑解惑.那些在同一层次上无限展开、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的雷同报道,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的受众需求.如果媒体着力于以独特的视角提供有一定深度的报道,使受众从中认识新闻的实质,并且由点及面地把科技新闻热点与科技发展的大背景联系起来,则有可能在海量的相关报道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媒体扩大影响力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电视的深度报道作为新闻传播活动深入发展的产物,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探讨电视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的优势以及电视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6.
战役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以高视点、全方位、多侧面反映社会现实的优势,以关注热点、触及焦点、诠释难点、剖析问题、引导舆论的丰富内涵,备受观众欢迎。但是如何搞好战役性报道的策划,使战役性报道更有力度,有深度,有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邹琰 《新闻界》2005,(6):98-99
经济新闻报道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新闻传播领域,经济报道已成为芙注的焦点之一,但不可否认,经济报道并非都市报报道的蕈点与强项,与其社会新闻相比,经济新闻所占整个报纸版块数量较少,报道力度和深度较小,受众的反应也并不强烈。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市场经济因素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信息的关注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叮少的一部分——这是都市报难以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报纸、电视和广播经常有这样一些新闻:你想知道的,一带而过;你不想知道的,没完没了。比如,报道会议,出席人员名单一大串,空话会话一大篇,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与广大群众有什么利害关系,不甚了了;报道事件,不讲来龙去脉,结果如何不得而知。看这类新闻,叫人干着急。自然这个“想知道和不想知道”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以个别人为依据,而应以广大读者为尺度。这种不看读者需要,不懂读者心理,不对读者胃D的毛病,在我们函授学员的新闻写作中也有表现。现举三例:起码要让外行人看懂学员黄跃忠写了一条无标题短新闻。全文如下:市…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新闻学将深度报道概括为“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它不仅要说明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要分析它的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和影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通过电视手段以视听符号对新闻事实所作的包括背景介绍、调查研究、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的深层次传播,正因如此,理性思辨应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个显著特征。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是多样化的,报道是立体化的,深度报道因节目时间的充实和深度的拓展,更应如此。光具备电视性,即有了视听形象直观、直接、现场性等特点,不注意传播符号的丰富和报道…  相似文献   

20.
在军事新闻传播中.当涉及到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焦点新闻时,受众不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应该“怎么看”和“怎么办”。在此背景下,思想锐度在军事新闻评论中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