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与多语言的国家,语言生态复杂且丰富,值得进行深入研究。越南少数民族语言生态及语言政策的演变和历史、政治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理论,文章综述了越南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从地位规划、本体规划和习得规划三个方面梳理了其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分析了其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以期丰富我国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的国别研究,同时为我国制定语言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语言规划是人类在一定限度内对语言选择过程进行的有意识干预,它不仅仅是对语言本体的规划,更多地牵涉到透过语言问题对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传统语言规划研究主要立足于语言学理论,在概念和基本范畴方面取得较大成果,但在具体操作及政策效果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语言规划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相关学科融入到语言规划研究成为可能。经济学对于语言规划相关研究的介入,特别是其理性选择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语言规划研究的不足,为语言规划研究带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整合与创新,它既超越了两派的纷争,又吸取了两派的积极成分,是一种包容性更强、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备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十分薄弱,存在着政策内涵模糊、课程规划失范、研究碎片化等突出问题,发展水平与其应承担的责任之间相距甚远。破解医学人文教育危机,需改革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建立一个包括制度支持、课程规划、教学实践与医疗慈善在内的整体系统,以促进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的深度融合,培育医学生高尚的医德修养和丰富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5.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因此在目标语词汇学习中母语会对其产生干扰或负迁移现象。汉英两种语言中有许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一样,容易产生负迁移,这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语言教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交际、那么词汇教学也应该…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构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规划,成为当前语言规划与政策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议题。目前的一些研究虽然注意到语言规划对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零星、分散地提出一些建议,但相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要而言,很不成体系,所提出的建议在应用推广方面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仍需改善。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外经典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一带一路"的我国语言规划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拟首次提出一个基于不同主体层次、多问题领域的"一带一路"语言规划分析研究框架,希冀以此推动国内此类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型新兴产业。山西省观光农业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开展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管理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意识较低、宣传促销不力、特色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从完善政策体系、科学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人才建设、增大宣传力度和开发特色项目等方面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10.
负迁移因素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因此在目标语词汇学习中母语会对其产生干扰或负迁移现象。汉英两种语言中有许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一样,容易产生负迁移,这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语言教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交际、那么词汇教学也应该服务于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1.
“美辞学”说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孔子提出了“情欲信,辞欲巧”,从传播的效果要求语言应具有文采。“美辞学”说的提法曾使人产生误解,认为修辞只追求语言形式的美而不论内容的真和善,从而使修辞实践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但事实上修辞学所研究的“美”不仅仅指形式美,它还含有“真”、“善”等义。“美辞学”说对语言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叶澜 《中学教育》2011,8(2):5-14
十五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为素质教育深化研究提供了经验与成果。它创生了"深度介入"的新研究方式,以改革要解决的问题重心为标志,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性、成型性三大阶段。它形成了推进改革的策略系列,包括整体策划与分段实施相结合、日常实践持续开展与关键节点集中交流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梯度放大相结合。它建构了"推进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评价以推进改革发展为目标,对项目的系统设计以整体性和结构性为特征;评价过程是改革研究的有机组成,是华东师大理论研究人员对研究不断清晰、反思和进一步发展策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白鹿原》是陈忠实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主要描写了“仁义白鹿村”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的50多年里白、鹿两大家族之间的恩怨纷争,展示了由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而融汇交织所构成的“民族秘史”,揭示了在古老大地上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艰难与蜕变新生的凝重,对中华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文化反思和生命本体的反思。小说在艺术上的特色一是塑造了众多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二是地域文化特色强烈,三是浪漫主义色彩浓郁,四是意象鲜明而又耐人寻味,五是句式多姿多彩,语言鲜活传神而又内蕴丰富。  相似文献   

14.
鏊于在冲突发生后国际干预收效多时不够理想,因此,冲突前的努力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预防性外交”便是这种努力的重要途径。在联合国框架下的这种努力。通过安理会、大会、联合国秘书长、区域性国际组织等职能正在发挥着作用。文章试图指出,早期的“预防性外交”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其重点应放在情报的收集与对事实的调查方面,同时“预警方法”与“建立信任”等方面也应当加以重视。“预防性外交”还应征得当事各方的同意。尽管执行起来不易,但仍应将其放在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产生的原因很多。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符号,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与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言不尽意"的重要原因。此外,普通语言的提示性和限定性及诗歌语义的模糊性和含蓄性也是"言不尽意"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出发,我们发现了留学生容易对“一点儿”和“有点儿”的用法混淆,因此有必要对现代汉语中“一点儿”和“有点儿”的混淆成因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二者在用法和语义上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中对跨文化因素的处理往往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手段,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来看“中华龙”与“dragon”,把“龙”译为“dragon”是属于归化的策略;从后殖民理论吸取营养的异化翻译策略来看,则将归化翻译视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谋,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或翻译技巧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带有颠覆性的政治和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师范特色的关键。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秉承优势,探索了幼儿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本文阐述了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的背景、界定、意义以及“理论的实践化”、“实践的理念化”、“反思的常态化”的渗透式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的实践一反思价值取向理念,以期克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弊端,改变传统封闭型的理智取向教师培养模式,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探索有效途径,走出一条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幼儿教师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20.
品特在他的三部“迫害戏剧”中,描绘了专制权力与“民主”名义下的权力对于无权者的残酷迫害,揭示了专制权力特有的宗教、国家与领袖三位一体神话的实质,揭露了“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天然弱点与虚伪性,以及统治权与话语权的本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