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近长安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滞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相似文献   

2.
日近长安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②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③意④告之。因问明帝:"汝意⑤长安何如⑥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⑦可知。"元帝异⑧之。  相似文献   

3.
晋明帝数岁,生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潜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车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远与近     
刘然 《小学生》2006,(9):42-43
晋明帝小时候聪明伶俐,很受父亲晋元帝的宠爱,被立为太子。(软靛睡元帝突然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太阳和长安,哪个远,哪个近?补月口诬困二l二‘}J烤生叩州斗3远与近@刘然~~  相似文献   

5.
《晋书》说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他爸爸跟前,正巧碰上长安的使臣到来,他爸爸问他: “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离你近?”“长安近。没有听说过人从太阳那边来,不就证明了吗!”他爸爸很高兴,想把这孩子当众夸耀一番。第二天,大晏群臣,又向他问: “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离你近?”“太阳离我近”。这孩子忽然改变了他的答案,这把他  相似文献   

6.
不见长安     
席九天 《中文自修》2006,(11):18-19
人的感觉是极靠不住的,却往往凭此作判断,以至成了人类“愚昧”的宿疾。 习作由哲学的“胳膊肘现象”,引出晋明帝凭耳闻目睹,回答元帝的长安与日之远近的问题,与古时小儿凭感觉的凉热来辨日之远近,如出一辙:文中又佐以“母亲”“把人家的头顶当成人家的脸,头发当成了胡子”闹出的笑话为例,由此阐述了人无法克服的盲点,以及因思维惯性常出的谬误。此文,可使人获得一种思辩的乐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作为《夙慧篇》的故事,这个故事意在说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小小年纪竞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说明“长安”与“日”同自己距离的远近。从客观作用上看。说日远长安近.可以安慰日夜思念北方的元帝;说日近长安远,是怀恋故都。更是委婉批评群臣的无心北伐。  相似文献   

8.
《滕王阁序》历来被选作高中语文教材,全文几乎通篇对偶,又几乎通篇用典,这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障碍,所以编者在文下提供了较详细的解说。但我发现下面两句的注释不够妥帖,斗胆指出,望专家不吝赐教。1.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课本注释为:“远望长安,遥看吴会。日下,指京都,这里代指唐朝的国都长安。云间,吴地的古称。”(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言读本》第106页)依据这个注释,显然王勃写了一个病句。但果真如此吗?要想准确地理解此句的含义,必须先懂得“日下”、“云间”两个典故。“日下”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在我国妇孺皆知。但中国最早上西天取经的不是唐僧,而是汉朝的蔡愔。 相传东汉明帝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的一天夜晚,梦见一个身高丈许,项背放光,能飞檐越壁的奇人。醒后召见文武百官,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博士傅毅告诉明帝:“西方有神,其名叫佛,正如陛下所梦见的。”  相似文献   

10.
耿慧慧 《新读写》2008,(1):42-45
1 许允妇临事不惊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  相似文献   

11.
汉元帝重用经学之士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帝即位时,各种社会矛盾已十分尖锐,迫使统治者不得不改变前朝“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方略,而采用“以柔治国”的儒家方略,以缓和社会矛盾;元帝本人十分尊崇儒家经学,受过良好的经学教育,具有深厚的经学功底:这些就是元帝重用经学之士的原因。元帝多途径地大量选用经学之士,使当时官吏队伍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促进了经学和封建交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孙子算经》与“大衍求一术”《孙子算经》,相传为春秋时代作兵书十三篇的孙武子所作。但因为原书在明代已经亡佚,所以该书作者“孙子”究竟是谁,已经无从考证。现在所能见到的《孙子算经》,是清代乾隆年间,由安徽数学家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中卷下载有“长安洛阳相去九百里”及“今有佛书凡二十九章”。由于长安是西汉建国时所定京都的名称,而洛阳是东汉的首都;佛书开始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由此,戴震认为“孙子”其人,不能早于汉明帝时代。又据《夏侯阳算经》序言称:  相似文献   

13.
齐建武五年永泰元年魏太和二十二年(498)戊寅三十岁 正月,齐明帝有疾,以近亲寡弱,忌高、武子孙,遂杀十王.二月,魏破齐新野、南阳.三月,齐崔慧景、萧衍败于邓城.四月,齐改元永泰,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受齐明帝猜忌,起兵反,败死.七月,齐明帝萧鸾卒,年四十七,太子萧宝卷即位,是为东昏侯.八月,葬明帝于兴安陵,庙号高宗.九月,魏孝文帝在悬瓠闻齐明帝卒,下诏称"礼不伐丧",遂引兵还.  相似文献   

14.
汉晋时“浮华”一词因使用场合不同而有多种含义 ,可以指奢靡 ,不守章句礼仪 ,有名无实及轻薄放纵的社会风气 ,也可以指朋党。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 ,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魏明帝本人虽口吃少言 ,却颇有大略 ,特好法理 ,习于军事 ,且又雄心勃勃想要完成统一大业 ,因此对于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当时名士颇为厌恶。太和二年的未遂政变 ,使明帝强烈感受到了叔父曹植的政治压力 ,由此直接导致了禁浮华的一系列举措。曹植在明帝继位时仍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 ,并且与当时名士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极有可能结为朋党 ,成为政治隐患。因此 ,魏明帝禁浮华主要是针对曹植的 ,曹植死后 ,禁浮华也便由显著激烈而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下面两则关于读书的短文,完成练习。论梁元帝读书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  相似文献   

16.
曹魏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务实抑虚,力戒浮华。从魏武帝到魏明帝都有黜抑浮华之举。本文分析了魏武帝曹操和魏明帝曹睿时期黜抑“浮华”的不同背景、内容和效果,认为曹操之“破浮华交会之徒”旨在打击政治上的异己,为改朝换代清除障碍;魏明帝曹睿之罢退“浮华不务道本者”旨在打击思想上的异己,最终却自毁家门  相似文献   

17.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西汉,元宵赏灯从东汉明帝开始,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入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 13 9页 :“曹丕死后 ,司马懿与……曹爽共同掌权。”此句话显然与史实不符 ,其中曹丕应为曹。《三国志·明帝纪》有这样的记载 :“太尉宣王还至河内 ,帝驿马召到 ,引入卧内 ,执其手谓曰 :‘吾疾甚 ,以后事属君 ,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 ,无所恨 !’宣王顿首流涕。”这里的“帝”当然是魏明帝曹 ,宣王就是司马懿。由此看 ,司马懿与曹爽共同掌权显然是在魏明帝曹死后 ,那么司马懿与曹爽的权力之争 ,当然也是魏明帝曹死后的事了。曹丕应为曹$陕西省泾阳县白王中学@张向勇  相似文献   

19.
潘岳<西征赋>作于元康二年(292)五月他被重新起用为长安令之后,该赋表明他是一个很有感情也很敬业的人,同时更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何晏<景福殿赋>作于太和六年(232),该赋表明他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并未受到打击,其处境比起曹丕的时代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赋中多歌功颂德之辞,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完全合于明帝的意识形态政策,又带有某种道家无为而治的气息,充分流露了他本人的思想.嵇康<琴赋>的章法完全是传统的,而内容则全新,嵇康认为音乐只有审美的作用,让人们得到感情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政教无关.这样的纯艺术论具有反儒家旧传统、体现人性解放和文艺自觉的重大意义,这是先前以乐器为题材的辞赋根本未尝涉及的;他在论音乐的名篇<声无哀乐论>中更详细阐释了这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元321年3月7日(相当于我国东晋元帝大兴年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宣布采用“星期制”,并规定当天为星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