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疲惫而没有  相似文献   

2.
王永杰 《考试周刊》2012,(11):143-144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也就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把学和思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学习。然而这只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只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了必要的储备,如果将这些知识长期储存而不加以利用,它们就会转入睡眠状态从而成为死知识,这就是为学而学。那么如何让所学知识一直处于激活状态为我所用呢?对于所学知识就要及时运用。  相似文献   

3.
孩子不爱动脑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二是学习活动。二者均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父母一切都替孩子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形成事事依赖大人的习惯,成为吃饭穿衣的“机器”,思维就会渐渐懒惰起来,遇事不爱动脑筋。有些问题在成人看来很简单,而对孩子来说,则需要开动脑筋,认真思索。这类孩子一向不太动脑筋,一见问题自然就有畏难情绪,懒于思索,就简单地回答“不知道”了事。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句话:“赐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艺。”教师如果只注重传授知识,却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将导致学生只能依赖老师被动学习,就像一个只会拉着父母的衣角走路却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千古读书方法之善,当首推孔子”。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读书方法科学适用,自成体系,特别是“四个结合”读书法,更为人们所推崇。 学与思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话极其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  相似文献   

6.
《风中的芦苇在思索》中帕斯卡尔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而教师就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当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时候,作为教师则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新课程改革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如何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整合是近期我一直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崖涯 《今日教育》2013,(2):41-41
2013年,跟众多年轻又能干的同事们相比,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新手。 初一时候我的班主任说:“当学生多好啊,自己努力就可以把学习搞好;可是当老师,只有自己很努力是不够的!”可是,我一直只会自己努力当一个好学生,却不知道怎么“教”别人一起努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我该怎么教他呢?  相似文献   

8.
李迪老师在《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0期发《教学经验当“不立字”》(以下简称“李”)认为:“禅宗以心传心弘菩提之道,其经的句只是帮你到达悟境的舟车而已,只在句上打转,便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教学经验也当像佛教禅宗一样,不立字,万不可迷信字,应用心思索。”对此,我却有迥然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学问,学问究竟怎么学?怎么问?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字面的意思是“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很迷茫,而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疑惑”。孔子40而不惑,50知天命,我今年50岁,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经过在北大的学习及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才慢慢地对这句话里的两个“学”和两个“思”的内涵有所理解。《中庸》里主张的:“博学,问,慎思,明辨”,是对《为政篇》里这几个字的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的。但是,学生在艰苦学习的过程中,要是没有胜利的欢乐作为“反馈”,尝不到“苦学”后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就会动摇,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调动不起来。我们经常把科学知识比成“堡垒”,那么学生就是攻打“堡垒”的勇土,教师就是指挥者、就是向导。教师带领学生沿着崎岖的小路去攻坚,学生本来是兴致勃勃的,但由于道路的艰险,困难接踵而来,如果向导和指挥者只让他们猛打苦攻,却不注意智取;只布置任务,不教给完成任务的方法;只管夸大困难,不告诉他们如何去克服困难,使之在前进路上不断受到挫折,挫折过多,其兴趣必然不会持久。久而久之,勇气也会丧尽,求知的火花随时有熄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思考     
《学语文》2005,(11):49-49
[启示睿语] 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只学习但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没有收获。他还说过这样的话:“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并不主张死学,他非常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只会读课文,遇到与教材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就看不懂或读得不流畅;不少学生只能背诵某些句型,但说英语或写英文,则错误百出。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教会学生必要的独立的学习技能,教师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拐杖”...  相似文献   

13.
大森林的中央坐落着一间小木屋,三只小猪生活在这里,它们分别是福柯尔、乌茨和洛神。同往常一样,福柯尔正在房里忙来忙去,洛神精心照看那些玫瑰花,乌茨则一如既往,当指针撞到12时,它会问问其他两位:“好吧,今天我该给你们做些什么好吃的呢?”“鸡蛋烙饼怎么样?”有时候福柯尔会这样问。接着洛神提议:“胡萝卜烤饼?”“嗯。”乌茨思索一会儿,“土豆泥怎么样啊?”福柯尔和洛神不禁叹息,因为乌茨一天到晚只会做土豆泥给它们吃。不过总的说来,它们三只小猪一直以来都在一起,从来不跟其他动物玩,此刻它们高声唱起歌来:  相似文献   

14.
不少同学都想寻找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求快而多地掌握知识。在这方面,孔子提倡的四个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学与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更加糊涂。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二、学与问相结合。孔子提出欲学必须“切问”。他自己学习时就是“每事问”的。知识浩如烟海,学习没有止境,要想真正学到知识,除了刻苦之外,还应有“每事问”的精神。不懂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切不可不懂装懂,羞于问人,贻误自己。三、…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一直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越过这高高的“门槛”?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16.
感恩贴吧     
徐忠 《班主任》2013,(12):24-24
一大早,语文老师就向我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知道感恩了!你看,小威缺了一张试卷,我在办公室帮他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他连一声‘谢谢’都不说。”是啊!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有些孩子却变得越来越自我了。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呢?我一边思索一边走进教室,不小心撞上了讲桌。只听“叭”的一声,几盒粉笔撒落一地。  相似文献   

17.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出问题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带着疑惑,带着期待,走进了新课程的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不断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并始终关注着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相似文献   

18.
会猜会做     
40年前我跟大家一样进入中国科学院学习,当时心里既高兴又迷茫,高兴的是自己成为了研究生,迷茫的是不知如何进行研究。于是,师兄们给我介绍了一种研究方法,叫“会猜会做”。记得当时他们说:“要想在科学尖端做出成就,就得学会这套办法。”又说:“只会做不会猜,是瞎写真算,没有方向地在地上乱爬行;只会猜不会做,则是一时聪明,最后落得一场空。”这一方法使我受益终生,今天我就把它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蝎子过河     
一只蝎子想过河,但却不会游泳。于是,他请求青蛙背他过河,青蛙不答应,说:“万一我游到河中间你蛰我一下,那我岂不得中毒掉下去了?”蝎子说:“你好傻。我把你蛰死了我不一样会掉进河里?”青蛙一想有道理,就答应背蝎子过河。刚游到河中间,青蛙只感到背上一阵剧痛。青蛙怒道:“你不是答应过不蛰我的吗?”蝎子说:“对不起,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说完.两个就一起掉进了河里……  相似文献   

20.
陈杰 《江苏教育》2011,(5):55-56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一个人倘只是进行接受性学习,却不用自己的脑筋来思考,那么他必然感到迷惘:而如果只是一味胡思乱想,却不实实在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