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杨云丽 《考试周刊》2013,(71):68-68
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仅仅满足于解题。缺少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从而导致数学能力低下.制约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作者在多年的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解题后反恩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解题之余,自主反思,自主总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得数学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2.
孙连堂 《考试周刊》2009,(36):85-86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义务。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进行大量解题训练后.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的过程.完善认知结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反思.体验发现和创造过程;对知识间内在联系进行反思.促进知识的同化与迁移;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优化思维品质;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当代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可见反思的重要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而忽视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解题后反思的内容和重点,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反思.数学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解题方法、问题的结论和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与思考.通过解题反思引导学生再次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归纳与总结,对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再审视,以期能够起到一个再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方晓 《考试周刊》2011,(62):88-89
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同学只注意解题的数量而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只注重解题的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只忙于做大量习题而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而解题是否完整?能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问题引申拓展等能着实提高能力的方面所思甚少乃至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那么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充满挑战,充满乐趣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对数学解题划分为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这个过程就包括解题反思.那么什么是解题反思呢?解题反思是对整个解题活动深层次的思考,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不少同学做完一道题后不假思索,急于做其余的题目,以为这样能力就得到提高了.  相似文献   

7.
反思是学生对自身思维结果进行重新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动力与核心。没有解题反恩,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重视“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并对初中数学中加强“解题反思”作用的方法与方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解题后的反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对自己解题过程的回顾和思考,是一种十分宽泛的思维活动,这种反思既是解题训练的一个环节,也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反思策略谈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9.
区潜 《中学文科》2009,(11):4-5
反思是学生对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自我分析、自我调节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可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指导学生从基础知识的角度进行反思;2.指导学生从方法、思想的高度进行回顾总结;3.指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4.指导学生重新剖析问题的本质;5.指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6.指导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解题反思是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再思考.通过对错解原因的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层次性;通过对解题策略的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的变通能力;在解题结束后通过对原题的整体反思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境界”,实现数学教学更高层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解题反思是数学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一过程、这个阶段常常被忽略,这使得学生错过了许多在数学解题方面得到更多受益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解题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题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李康海(浙江省永康市一中321300)美国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将解题分成四个环节:“①弄清题意;②拟定计划;③完成计划;④回顾.”回顾就是解题后的反思.通过反思,有利于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完善解题过程、有利于增强...  相似文献   

13.
重视解题反思培养思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核心,解题后的反思是解题思维过程的深化与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解题规律、题目变换、解题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王永贤 《中学教研》2008,(12):13-15
数学教育家玻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解题就是对已有知识的反思.它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一旦学生学会了解题反思,他的思维就会很活跃,思路也会很开阔,因为他知道该选择哪种合适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解题的反思,使他们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的水平,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学生只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在解题过程中总结,因而普遍不善于在解题后反思题目,更不知如何找出和纠正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大多数正是缺乏解题后概括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从而普遍欠缺扩大解题收益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解题总结、扩大解题收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解题总结,注重解题收益,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反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反思的环节,势必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培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文章主要对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解题反思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曹贤鸣  陈勇 《中学教研》2009,(12):15-18
数学学习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数学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决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也随之提升.反观教学实际,由于一贯以来解题的数量备受重视,学生往往在解决问题后急于收工,缺少必要的反思,经常就题论题,从而沉陷“题海”.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解题后的反思,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对习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联想,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马伟  汪义瑞 《考试周刊》2009,(46):70-71
自从实行新课程标准以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数学新课改的主要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解题过程,反思解题结果,反恩解题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于得到正确结果,缺乏对解题过程和策略的深入理解,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本文提出反思意识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并提高学习效率提倡“反思意识”的思想对当今数学学习仍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要审清题意、制定解题计划、完善解题目标外,解题后的反思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谓解题反思,是指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通过对解题计划、解题过程、解题实质的反思,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反思,就是对问题的再认识过程,它在数学学习中是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把握解题规律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数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