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以我国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在甄别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搭建STIRPAT模型对中部六省的碳排放量进行拟合,并设定不同情景参数对碳排放的达峰时间和峰值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低碳模式是所有情景模式中最早达峰(2024年)且峰值最低(115 734.31万t)的最佳发展模式;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且实现在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可采用高质量发展模式;绿色模式、节能模式、基准模式的达峰时间分别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碳排放峰值分别为116 728.11万t、120 789.11万t和129 701.43万t;粗放模式下,在2040年不能实现碳达峰。基于此,提出中部各省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今后政策落实的侧重方向,早日实现中国整体碳达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CPCI)等检索系统统计数据,对我国中部6省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总体情况、学科分布、机构分布以及科技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情况等方面作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反映中部六省科技论文的现状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产业作为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对科技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扩散效应是高科技产业带动经济的主要效应之一.主要通过六省数据比较分析,设计了高技术产业的扩散-接受模型,定性分析了中部六省区的高科技产业扩散效应的大小以及如何提高本区域高科技产业的扩散效应,以期达到提升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差异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作了进一步的评价,为中部经济更好地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给出了具体的量化论据.  相似文献   

5.
周吉 《科技广场》2013,(3):184-188
中部地区居大陆腹地,对国家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6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类似东部地区环境问题开始凸显,环境和生态方面恶化态势开始显现。在新发展形势的要求下,需要针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进行新的评估。本文建立了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估模型,分别测算了中部六省2000—2010年,经济、资源、环境系统间两两协调度和三系统综合协调度,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中,仅仅提高其中两系统的协调度,不一定能对整个系统的综合协调度产生积极影响,只有其中所有的两系统间协调度都提高了,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综合协调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置评价中部六省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指标体系,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分,得到中部六省的排名。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科学客观,评价结果可以为中部六省以后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产品结构、科技活动、产业区位商等方面对中部六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现状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进行了比较,并对中部六省内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区域布局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Web of Science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数据库内收集2003-2012年第一作者单位在中部六省者的SSCI论文,对其数量分布、被引情况、第一作者及第一作者机构分布、论文研究方向和论文所在期刊进行分析,以期从科研定量数据的角度反映中部六省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和效率份额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对寻找减排途径、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我国三次产业和生活消费进行碳排放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并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三次产业、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关系;然后计算出1995—2009年间的三次产业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析三次产业、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关联度。旨在揭示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指出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部六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大量文献及充分了解中部六省科技人才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科技环境引力、科技人才投入、科技人才效益及科技促进发展等4个模块在内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体系特点,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计量分析,并据此做出客观评价与比较。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之一。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相对落后,差距较大。为此,运用指标分析的方法,对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投入、创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中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有:实行中心增长极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取了分析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对中部六省的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这两个因子上无差异;在工业化结构变动、人力资源状况的利用、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和科技含量这些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从自然资源、工业区位、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利用和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保护能力等方面剖析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爽 《科技广场》2021,(1):65-7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为探讨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动态关系,本文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9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实用新型授权数量以及GDP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均衡关系.结果发现:发明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用新型授...  相似文献   

14.
论中部崛起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了中部发展所面临的“强势经济”、“政策经济”、“诸侯”争王等来自内外部的挑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中部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创新跨越等机遇,提出了“中部崛起”的综合及具体标志。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8—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山西与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分析发现,与中部六省相比,山西产业结构内部不合理,产业结构效益偏低,且差异较大,其中第二产业结构效益较高,而第一、三产业结构效益较低,但第三产业结构效益稳步提高;偏离—份额分析可知,山西区域偏离分量和争偏离分量一直为正,高于中部六省,山西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都处于优势。但结构偏离分量却低于中部六省。表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从发展第三产业、改善交通条件和创建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部六省相关专利产出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2000年以来,中部六省的专利产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中部六省之间的专利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六省的专利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速度都较低。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加大科技人力资源和R&D经费投入,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全面提高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是依据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和监测区域低碳创新的发展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评价模型,建立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耗、资源利用、技术创新、碳排放及处理水平等指标体系,以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区六省为例,进行区域低碳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王琳 《软科学》2008,22(11)
选取1994~200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采用灰色关联法对中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银行中长期贷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小。  相似文献   

19.
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关系,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规模预测为例,借助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与目标因素关联程度较高的若干关键因素,选择神经网络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天津市2006-2015年相关数据,对天津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中长期预测,从产业发展需求角度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提供参考。预测结果与现有数据发展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旨在精准测量政策不同环节与专利质量的关联性,以提高专利质量.[方法/过程]论文以灰色关联分析为研究方法,从政策全过程这一视角探讨了专利资助政策对中国省域专利质量的影响问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政策问题界定等六要素与省域专利质量存在强相关性,其关联性从大到小排名情况为:政策监督>政策执行>政策问题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