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盛唐边塞诗是对盛唐时代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反映,从其思想内容来看,它集中表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及戍边将士热爱祖国、保卫边疆的爱国激情。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令人心魂激荡。  相似文献   

2.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同为盛唐诗人的他们,在七言绝句上都造诣颇深,但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的诗风也是不尽相同的。一、李白与王昌龄七绝相同点的比较1.共同受当时豪爽任侠的影响。李白与王昌龄生活的年代,任侠风气较盛,他们都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王昌龄曾在《郑县陶大公馆》中说:"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尽显睥  相似文献   

3.
初盛唐朝气蓬勃的诗篇展现了一种年轻的化形态,构成了“盛唐之音”的主旋律,表现为帝王将相的“豪气”、初唐青年士子的“意气”、盛唐山水诗人的“逸情”、盛唐边塞诗人的“侠气”、诗仙李白的“傲气”、诗圣杜甫的“大气”。  相似文献   

4.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中国文学史风格流派录(三)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文学史家根据作品反映的题材,把盛唐诗坛上善于表现边塞生活的诗人称作“边塞诗派”。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和岑参。边塞诗派的作者结合壮丽、辽...  相似文献   

5.
王丽霞 《现代语文》2007,(10):22-2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孟浩然是一位纯粹的隐逸诗人,但近年来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孟浩然的身上隐逸思想与仕进思想并存,本文即从诗作入手探析孟浩然“仕”与“隐”的矛盾心态,认为孟浩然的入仕思想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李白和王昌龄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们的诗作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李白有"诗仙"之称,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王昌龄则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尽管他们的七绝在体裁、描写手法、意象、语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同在一个朝代的他们,七绝作品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一、均受当时豪爽任侠思想的影响李白与王昌龄生活的年代任侠风气较盛,他们都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王昌龄曾在《郑县陶大公馆》中说:"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大有睥睨一世的狂放气概。而李白也  相似文献   

7.
高适与岑参     
高适与岑参是唐代极盛时期最具盛名的二位边塞诗人,时代相当,家数相近,并称“高岑”。同时二人的为人性格与诗歌风格又有差异,形成对比。其仕宦经历与创作过程,在盛唐诗人群体中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盛唐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南北朝初唐,写边塞诗的题材古已有之,而繁盛的时期则是在盛唐。盛唐边塞诗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盛唐气象”。即乐观高远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内容上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多是英雄主义的赞歌。风格上没有纤弱之气,充满了阳刚气概。以高适和岑参为领袖,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边塞诗人所形成的边塞诗派,是对盛唐众多诗歌创作流派中与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派齐名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它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盛唐之音”。在艺术上,具有永恒不灭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点睛之笔,表达的是诗人对好友孟浩然的依恋、眷恋之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足盛唐另一诗派--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结尾之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武判官离别后的无限依恋、怅惘之情.  相似文献   

10.
唐代北方有浓厚的尚武风气,这不仅是因为北方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尚武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是唐代边塞形势和时代化的反映。诗人受尚武风气熏陶,投笔从戎,走向边塞,又在强化着尚武精神,对其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典范的盛唐诗人,岑参一生有两次出塞经历。两次出塞的经历不仅奠定了岑参边塞诗人霸主的地位,而且为其边塞诗带来盛唐其他诗人所没有的奇峭之美。无论是写景、记事还是抒情,岑参都不以平凡语出之。岑参边塞诗的奇峭之美,首先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格调上。  相似文献   

12.
高适传     
高适,盛唐著名诗人。为人崇尚义气节操,狂放自负,早年游历于梁宋之间,郁郁不得志。奔波二十多载,仕途毫无进展,但是这都没有消磨掉他的勇气与信心,却使得他有机会了解社会现实。后为哥舒翰书记,仕途渐渐亨通,官位终至散骑常侍,后人称他为“高常侍”。他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多有边塞题材的诗歌,人们把他与盛唐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并称为“高岑”,是盛唐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语出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而“雪”是诗人描写歌咏的核心。诗人把祖国北部边塞迅猛而来的飞雪,写得豪壮突兀,气势非凡。以花喻雪,并不是岑参的独创,而以  相似文献   

14.
岑参边塞经历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当首推岑参。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中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经历最丰富,写作边塞诗最多(约有七十多首,其他盛唐诗人的边塞诗多则二十几首,少则几首),成就也最突出,其若干名篇至今传诵人口。这位诗人两次出塞、先后五年的经历,按之其诗篇及有关史料,历历可考。而今人论述和注释岑参边塞诗者,对此常不甚了然,往往年代舛乱,前后混置,以致背景不明,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价。闻一多先生的《岑嘉州系年考证》(载《闻一多全集》卷三)和李嘉言  相似文献   

15.
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边塞诗是一个群星难灿的流派,尤其是高适、岑参两位,既是其开拓者和继承者,又是当时诗坛的校使者和中坚力量,在推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体风格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功勋。他们继承了“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传统,深入体验边塞生活,积极进行边塞诗创作,且艺术上日臻成熟,达到了边塞诗的鼎盛。然而,尽管他们有着比较接近的人生经历,也有许多艺术共识,但其创作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是同中有异.一、高适、岑率的边塞诗集申表现了时代精神,是典型的盛唐之音.隋唐以来,由于边境战争耗霞万土扩大,各民…  相似文献   

16.
盛唐边塞诗主要表现边塞的战争生活及风土人情,讴歌盛唐的强盛与统一,描写田园山水的秀美和边塞风光的雄奇,真实地再现了盛唐时代广阔的社会风貌。边塞诗人结合壮丽、辽阔的边地的景色,写出了表现将士们骣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他们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揭示了统治与被统的矛盾,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深刻地体现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情感。盛唐边塞诗人虽没有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明确的创作主张和理论,但是却有关共同的取材内容和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岑参与高适齐名,向来以边塞诗称于世,被推为盛唐边塞诗派之双壁。但是,无论就岑诗的数量比例还是总体成就而言,“边塞诗人”的称号,都不足以概括其诗歌创作,尤其不能全面地反映岑参在盛唐诗坛上所起作用和应占地位及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岑参对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和发展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从而赢得了边塞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不同的诗人对同一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写出了题材相近、主题相似的诗歌,盛唐的边塞诗派便是伴随着开元时期的开明政治,国势强盛和扩边政策导致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而形成的。由于边塞战争的频繁,盛唐的边塞生活成为诗人所歌咏的题材和主题。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卓越代表,诗史上以“高岑”并称,他们的边塞诗从各方面深入地表现边塞生活,以豪迈雄壮的风格著称。  相似文献   

19.
对孟浩然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论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盛唐文化背景、魏晋风流等对诗人的影响来分析儒、释、道三教在诗人思想中的融合统一.孟浩然自幼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对"穷"、"达"的态度孕育了他的仕隐思想,盛唐多元文化背景又使他吸收了佛、道精华,以玄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风度也影响着诗人的性格行为,从而造就了诗人思想中儒、释、道三教的圆融互通.  相似文献   

20.
正有那么一批诗人,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是"边塞诗人",他们写的诗歌叫"边塞诗"。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唐初四方战事不断,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想象,成为唐诗诗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