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通过分析来自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如何发展动态能力、组合使用动态能力以实现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识别了三组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分别是生态系统感知能力、生态系统捕获能力和生态系统重新配置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生态主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和制度公平的统一价值主张,协同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多元参与机制,协同数据开放和数据保护的数字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动态能力的作用边界从组织内部延伸至创新生态系统,将动态能力的后果分析从竞争力构建转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动态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为智慧城市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创新体系理论经历了由1.0线性创新范式(封闭式创新)到2.0创新体系范式(开放式创新),再到3.0创新生态系统范式(嵌入/共生式创新)的转变。随着营商环境的快速变化、任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实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全球一些领先企业(苹果、IBM、海尔等)纷纷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动态开放性创新生态系统。Citespace被广泛应用于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能够有效识别研究前沿领域的本质和新趋势。利用Citespace对国内外2002—2019年间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文献关键词频次分析研判了当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基于关键词共被引聚类图谱识别了国内外对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题和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对未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行展望。最后得出结论:(1)国内外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侧重不同。(2)国内外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细分和研究前沿不同。(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需要结合多案例开展。(4)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重视影响系统的相关能力。(5)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能力的培养与能力的实现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服务生态系统是服务主导逻辑发展出的重要理论视角,近年来成为服务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然而,有关服务生态系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鉴于此,基于文献研究,本文首先指出服务生态系统的源起和核心观点,然后以“基础—过程—目标”为主线,系统构建服务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 服务生态系统源起于商业生态系统、服务主导逻辑和服务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的结构具有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在服务生态系统内,制度、价值主张和体验情境等促进因素通过相互作用机制促进价值共创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技术管理和创新研究中日益变得重要.为了集成分析现有学术文献中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已有研究的脉络、进展及其空缺,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法,本文对创新生态系统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首先,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描述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的基本特征,绘制文献共被引图谱、合作网络图谱和共词分析;其次,分析该理论文献的研究主题和关键词,尝试解构式地描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现有体系和内涵;再次,讨论现有创新生态系统文献和经典组织与管理理论体系的关联性;最后,基于现阶段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特殊情境,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未来主题.  相似文献   

6.
张坚  吉欢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9):19-26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Ⅴ对2000-2020年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CSSCI、北大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发表的关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且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和生态位等方面;结合区域特点、生态学特征以及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研究是未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的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以小米公司为例,从内在价值网络和外在生态系统的层面分析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的竞争优势,阐述小米手机如何建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其研究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验证破坏性创新理论,而且是对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有效补充和发展,以期为我国后发企业如何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于数学逻辑实验教学而言,其是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数学逻辑实验的的教学内容在于通过数学逻辑训练,让学生们的逻辑能力和推论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对于逻辑能力培养而言其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数学逻辑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论述,旨在为推动我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创新驱动发展,全球平台企业都致力于创新。本文运用CiteSpace 6.1.R6,对源自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的1964篇平台生态系统相关文献进行了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检测分析,明确了研究热点和前沿。通过对重点文献梳理和归纳,厘清了平台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价值创造源泉。以价值创造机制为切入点,总结提炼了交易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的平台策略对生态系统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平台生态系统创新研究框架。用阿里巴巴零售和小米IoT开发者平台生态系统进行了印证。最后提出了三个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的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以小米公司为例,从内在价值网络和外在生态系统的层面分析后发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的竞争优势,阐述小米手机如何建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其研究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验证破坏性创新理论,而且是对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有效补充和发展,以期为我国后发企业如何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结合认知视角和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以佛朗斯的服务平台转型为例,系统探寻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为系列服务创新活动提供支持。研究发现:首先,完全自发式的组织认知更新(环境感知)是动态能力构建的逻辑起点,包含关注焦点转移(产品转向服务)和因果逻辑升级(效率转向价值共创)这两种心理活动。其次,服务生态系统为动态能力构建提供了组织逻辑。企业通过提升市场地位、优选合作伙伴、适时地退与进拓展网络边界,缩短认知距离和统一制度逻辑进行关系整合,资源重置和协同重构进行资源整合,培养大数据能力强化资源液化、资源密度及活动透明度,共同推进系统的动态整合(抓住机会和重置战略)。由此,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资源能力体系,帮助企业获取卓越的服务创新成就。  相似文献   

12.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的关键力量。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创新和多种产业的联动配合,有效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特定区域内构建一个能支持持续创新活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研究表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主要在于:一是以产业内的核心企业为主,构建创新技术链和产业链进行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二是通过企业边界开放,创造开放式创新机制以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二者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越来越依赖其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市场与组织的中间层次,生态系统视角成为创新理论研究范式的新方向。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演进的系统性回顾。本文以科学计量方法为基础,系统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研究结论显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创造,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四大聚类展开。基于重点文献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知识演进的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可分为核心文献、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需要从创新生态系统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定义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生态学与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耦合,以创新生态位为逻辑基点构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概括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并分析我国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基于资源整合的宏观视角,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将高校、企业、社会和政府共同纳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来,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融合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决定性力量。文章通过梳理创新生态系统相关文献,提出构建富有创新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浓度、高度、活跃度、治理度、响应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京津冀城市群2个直辖市与11个地级市2018年相关数据,利用改进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计算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活力指数,并且识别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创新活力指数看,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创新活力相对缺乏,北京创新活力处于绝对主导位置,天津副中心特征明显,石家庄表现出第三极发展趋势;从5个子维度看,差异系数均证明城市群内部存在显著的创新活力差异,创新响应度方面差异系数最高,津冀城市创新系统学习与反哺能力与北京相比差距最大;从创新生态系统障碍因子看,创新群落结构、创新平台价值和知识环境是京津冀城市群绝大部分城市创新活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具体城市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系统是近年兴起的热门领域,反映了学术研究前沿与趋势。对其学科多样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激发学术思想碰撞,产生新见解,为科技政策制定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共类分析,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创新生态系统领域2002-2017年相关核心文献为目标,通过学科覆盖图,学科丰富度、均匀性、差异性和综合测度指标对比分析创新生态系统领域学科多样性特征。[结果/结论]创新生态系统领域整体学科多样性较强,主要集中于邻近领域或学科。且创新生态系统受其他领域的影响大于其本身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时序上,其学科多样性并无显著增强趋势,但总体上目标文献被引频率越高,学科多样性越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可视化原理,以中国知网"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60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作者地理位置可视化、期刊文字云可视化、文献可视化、分层交互可视化方法回顾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归纳现在研究热点,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在此基础上,假设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周期,采用项目流程管理理论,分析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并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阶段的相互运转机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互补性技术对于核心技术创新的功能实现、价值创造与焦点企业的价值获取有重要影响。随着技术创新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需要通过创新生态系统来开展,互补性技术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治理及演进起着重要作用,但现有的相关研究还很零散。通过梳理总结了现有文献关于互补性技术的3种不同理解及其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性,全面回顾评述了创新生态系统中互补性技术的编排和治理机制,分析了互补性技术对核心技术的变革和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互补性技术视角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生态创新网络是全球化和绿色化持续推进背景下企业保持全球竞争力、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创新协作网络和创新生态系统两种理论观点出发,以生态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涵、特征并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构建生态创新网络模型。同时,结合超循环理论探讨生态创新网络的进化逻辑,为制造业企业生态创新网络的构建和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研究发现:生态创新网络包括政府、大学和企业三类主体,三类主体在生态创新领域的螺旋交互形成正向的生态创新格局;创新协作网络和创新生态系统两大模块分别侧重绿色技术知识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商业模式构建;内部网络(政治网络、科学网络、产业网络等)和外部网络(金融网络、中介网络、专业网络等)共同维持生态创新网络的平稳运行。同时生态创新网络具有开放性、生态化、高效率、动态性的特征。生态创新网络遵循从反应循环到催化循环再到超循环的进化逻辑。创新协作网络和创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催化循环在网络中的联合演化、共生耦合推动形成生态创新网络的超循环,而相关管理机制催化生态创新网络从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到超循环的进化,并持续推进生态创新网络的优化升级,形成更大范围、更高效率的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