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颜玮  姬超  周光伟 《未来与发展》2013,(3):75-78,86
西部城市群的发展形态滞后于发达地区。由于要素禀赋和发展环境差异,西部城市群的发展轨迹必然有别于其他城市群。比较制度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要素存在关联性。由于政府不合理的制度干预,西部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参与人的博弈大多是一次性的。这种短期行为制约了要素互补性的形成,因而西部城市群不能形成城市群体系,导致分工体系不发达,从而不能向更高的形态演进。  相似文献   

2.
在要素驱动、技术驱动和体系驱动下,协同创新会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要素驱动是技术驱动的基础,技术驱动源于要素驱动中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技术驱动又成为支撑体系驱动的基础。利用哈肯模型,分别在2000—2010年和2011-2018年两个阶段,对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19年间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协同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由要素驱动转换为技术驱动,创新要素投入和创新效率成为驱动协同创新的主要动力,深圳和广州在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过程中起重要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0-2013年珠三角八城市金融业发展数据,基于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子产业分析各地区金融发展现状,挖掘其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成因,进而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金融发展的科技效率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从而对珠三角未来金融业的错位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进江西省城乡区域快速和谐发展,根据城市群战略对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及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江西省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了"珠三角"城市群及"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对江西城市群构建的巨大推进作用,提出了江西省城市群空间格局构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都在探索大区域城市群协同增长的新发展机制。通过比较三大区域GDP数值和三大区域核心城市GDP数值发现,京津冀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采用类比法、归纳法、引证法等分析方法,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在于大区域中心城市的结对增长极协同共同体,提出京津冀应借鉴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先进经验,建构以北京为核心引领的京津冀增长极协同共同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方芳 《科技广场》2010,(4):90-93
软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指标.目前对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中,区域文化是区域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公共服务"是区域软实力的主要保障,人力素质则是将软实力转换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根据这三点要素,文章从提高政府公信力、凸现特色文化、利用资源禀赋和提升区域形象四个角度,提出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软实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正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从而促使金融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2)
基于方向松弛的无效率模型测算三大城市群2007~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莫兰指数与变异系数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均值从高到低排名为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资源与环境是导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无效率的主要因素;京津冀由空间负相关改善为空间正相关,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保持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三大城市群均不存在σ收敛;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广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任务。基于珠三角地区政策背景及其现实条件,分析珠三角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投入与产出现状,并指出珠三角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增强科技中介活力、科技金融协同行动等一系列提升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金鹤  孙红雪 《软科学》2020,34(2):72-79
基于多维视角下,运用熵值法、ESDA等方法剖析三大城市群内55个城市的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查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2016年城市群城市韧性排名:长三角大于京津冀大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等级结构:京津冀以京—津市为支撑呈双核心驱动模式,长三角呈橄榄型结构,珠三角呈金字塔式结构;长三角城市韧性呈正空间集聚,京津冀与珠三角城市韧性呈空间负相关;财政风险与金融效率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本地效应整体影响为负,市场、技术、开放性因素及金融规模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本地效应整体影响为正;各因素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空间溢出特征差异化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李红锦  李胜会 《软科学》2011,25(5):91-95
应用DEA模型,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业人员人数、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交通网络密度等指标,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维度,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与广东省其他非城市群城市以及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得出珠三角城市群效率较高,但仍有一些城市的效率有待提高,最后指出提高这些城市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区域创新过程分成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子阶段,构建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创新作用的概念作用模型。在考虑区域开放度影响下研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区域政策和资源禀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的整体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不高造成的;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化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开放度提升创新研发效率,通过促进区域生产开放度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经济发展均衡的区域创新研发效率较高,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成果转化效率较高;现阶段我国创新支持政策多为促进成果转化而非创新研发,进而导致其政策效果不佳。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更好的指导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金融生态和区域开放度的作用,以此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3.
崔丹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83-1795
文章从专利—产业创新链角度分析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各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特性。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呈现环京津连片分布状态,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向心分布状态。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中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绝大多数距离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较远,且这些城市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三大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差别化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大国经济体",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禀赋、劳动力禀赋、资本禀赋和技术禀赋等都差异巨大.为丰富和完善要素禀赋的相关研究,明确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对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2007年和2016年各区域要素禀赋状况与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制造业进行了分类测度和整体评估,然后用耦合协调理论分析各区域要素禀赋与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制造业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对比随年份变化这种交互作用的改变.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存在着区域异质性,总体表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征,大多数省份的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但从协调度的角度来看,2007—2016年间,处于良好协调阶段的省份变多,而大多数省份仍然处于低度协调状态.该研究的结论可为各区域立足自身要素禀赋情况寻找符合实际的制造业发展道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十四五”规划中位列优化提升范畴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对各城市群及其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市群科研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的格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差异最为显著;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二者科研竞争力评价表现虽居五大城市群的下游,但其区域内各省份科研竞争力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21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2007-2012年间广东各市金融产业集群水平和特征,并对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东金融产业发展水平较为不平衡,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金融圈的金融产业集群程度较高,并且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区域辐射力度仍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7.
蒋敏 《未来与发展》2006,27(11):25-27,3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法宝,在中国经济转型的今天,金融创新日益凸显其重要性。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经济效率的考虑,而对制度安排、业务品种、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它是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搭配与组合。金融创新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  相似文献   

18.
科技和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两个要素,构建有效的机制使两个要素有机结合,促进江苏科技金融全面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创新型省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江苏科技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江苏科技金融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对发展江苏科技金融业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21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深入分析2007-2012年间广东各市金融产业集群水平和特征,并对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东金融产业发展水平较为不平衡,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金融圈的金融产业集群程度较高,且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区域辐射力度仍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以2009—2017年香港、澳门、珠三角区域经济-科技-金融各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三个区域三个系统间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香港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区域,而科技领域,珠三角区域占据绝对优势,澳门地区三系统发展相对较为均衡。综合三系统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排序珠三角>香港>澳门;(2)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科技-金融间均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即区域内部经济、科技与金融发展高度相关,且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最终均呈现出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就区域经济更好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