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时间区间为2013年~2016年,构建评价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的指标系统,建立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之间的评价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发展状况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针对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对系统协调发展提出建议,为企业和国家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证考察江西省2009-2019年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序演化。研究表明,江西省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在整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二者综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也逐年上升,但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增速变化存在时间差异性,会出现不同的滞后发展状况。2019年江西省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为0.934 3,达到了高耦合优质协调发展水平,但人力资源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应注重人力资源系统的升级与完善,加强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和有效互动,对综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大多数地级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并未实现同步型发展,但两者发展的一致性程度在逐渐提升;就两者耦合协调度而言,总体偏低,大多数地级市仍处在中低度耦合阶段,但在时间序列上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总体状况趋于良性发展;在空间格局上,耦合协调度一定程度上呈现以合肥、芜湖为中心逐渐向外围扩散的趋势,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耦合协调程度提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区域生态、经济与金融三个子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利用熵值赋权法构建生态-经济-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经济-金融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三者耦合协调程度的重要原因,金融对该区域耦合协调度的贡献不显著。最后提出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选取广西2003—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各类专利产出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专利申请总量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类型的专利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一样;不存在受三类专利影响均明显处于优势的产业。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2001—2010年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各项科技投入要素的投入规模与强度进行分析,剖析其形成原因,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科技投入与产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够,其中政府资金比例过低;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例很低;我国煤炭科技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国内技术;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科技项目、技术引进经费与煤炭工业产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出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2007年~2016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城市群及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呼包鄂榆城市群应着力促进经济与人口,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服务业可以划分为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促进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耦合协调有助于推动辽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发展量、行业前景、服务能力程度、产业集聚水平四个方面对辽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辽宁服务业发展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在辽宁经济发展进程中,传统服务业由主导型转变为滞后型,而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主要驱动力,并与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内在协调,二者耦合度趋于良好。最后,为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庞路静  张目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209-216
基于大数据产业发展与金融集聚的现状和特点,选取2013—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指标原始数据,运用犹豫模糊语言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对31个省域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31个省域的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类型跨越了初级协调发展、勉强协调发展、濒临失衡衰退、轻度失衡衰退和中级失衡衰退等5个等级;空间上,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协调发展程度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总体特征;时间上,2013—2017年广东、安徽、湖北、湖南的耦合协调类型上升一个等级,而辽宁则下降一个等级,31个省域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升多降少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又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基于长三角16市2010—2014年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地区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明显差异,且耦合协调度空间区域类型处在变动之中。研究结果有助于长三角地区16市正确处理发展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构建了我国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然后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的函数模型,测算了2014年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最后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度多处在拮抗时期,发展特点表现为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承载力变小;(2)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度基础处于勉强协调状态;(3)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突出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牛津大学水贫困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贫困指数基础上,分别综合考虑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5方面和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环境、家庭供养及就业6方面,构建适用于我国省际间进行比较的中国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为各指标赋以权重.对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水贫困及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异.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水贫困水平和经济贫困程度的实际情况,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度,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整体水平从西到东逐渐变好,得出我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加入减少水贫困策略的结论.最后,从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减贫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1995-2006年广东省的统计数据,对R&D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人均科技人员R&D经费投入和技术进口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R&D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人均科技人员R&D经费投入、技术进口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相关,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技术进口次之,R&D经费投入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柳坤  张旺  曾春水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31-34,39
选用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这三个指标运用熵值法构建区域R&D产出指数,将全国分为四类水平区并进一步运用指数的三个分指标分析其时间序列上区域分异特征,以期全面认识2001年以来我国R&D产出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D产出指数总体差异明显,四类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差异有分化;区域R&D知识产出不平衡性有所改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呈分化趋势;区域R&D成果商品化能力的差异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4—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分别测度及评价二者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二者耦合协调测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成渝经济圈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数字经济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较低;(2)经济圈的二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态势,显示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贡献逐渐增强;(3)经济圈各城市的二者耦合协调程度不同,各城市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程度不一,形成不协调发展态势。据此提出成渝经济圈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中山市数据为例,分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科学技术财政支出与创新产出的关系,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与创新产出(专利申请量)关联度最高;而科学技术财政支出与创新产出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各地政府在高强度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时,应关注资金使用效率、投入方式方法等,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科技投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界定风暴潮灾害经济预警和分析风暴潮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了风暴潮灾害经济预警指标体系;以东南沿海11次典型风暴潮灾害为例,通过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风暴潮灾害灾情做了综合评测并划分了灾情预警等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构建了风暴潮灾害经济预警模型,探索了预警指标与灾情之间的联系,并使用典型案例进行还原检验.经验证,本模型是可行的,这为我国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1985-2010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当滞后期数为4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之间互相影响效果显著.因此,要加大国家科技投入的规模,为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专利制度;加大“产学研”的创新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提高专利的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交互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流域考察期内的整体发展属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具体表现在区域间协调度低,区域内经济、创新、生态三系统间发展不均衡:东部3省市耦合协调度高,系统间呈良性共振发展;中西部省市耦合协调度偏低,部分省市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曲线异向运行趋势显著,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个别区域的创新能力对经济和生态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其发展的"孤岛"态势造成对其他系统的溢出效能甚微,对优化产业结构、反哺经济和环境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基础,依据我国1991~2001年的统计数据,对科技投入各个指标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科技投入中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研发经费的投入,其中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作用最明显,同时提出如何更好的利用科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