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金花 《福建教育》2023,(11):14-15
<正>如何摆脱“走马观花式阅读”,让阅读走向高效与深度呢?这是作为一名阅读者经常要思考的问题。暑假期间,我阅读了闫学老师的《给教师的阅读建议》一书,发现她在书中说“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从一句话到一本书,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许多书到一个知识谱系,从一个知识谱系到更广泛的知识谱系,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谱系。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一片叶子的脉络,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经由那些脉络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最终长成一片碧绿的叶子,我把这称为‘叶脉式阅读’”。我很好奇这样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作为推动阅读的主体——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我进行了以下阅读推动尝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体会阅读的快乐,就成了我们班级推动阅读的第一步。一、我想读——如何引导?通过四个"感"来完成:1.仪式感生活,有时需要一点仪式感,阅读,也需要仪式感。我与家长、学生一起制订书单,一起建好书架,一起给书编号,使每一本书在我们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承诺会好好爱护它们。在书  相似文献   

3.
“是庸庸碌碌一生,还是让生命焕发着光彩?”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一书,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哲学命题”。“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细读了这本书,“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相似文献   

4.
陪女儿逛书店时,我无意中发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难得的好书,便买回家,当作枕边书,反复翻阅了好多遍。喜欢阅读的我看过许多家庭教育书籍,但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把我们生活中的情景-再现,用最朴实的方法提炼出了最科学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真切地看到本书作者尹建莉老师面对孩子时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时如何“无痕”,她对女儿的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5.
郭跃辉 《语文学习》2023,(11):81-85
<正>拿到一本书,我一般会“三看”:一看作者,二看目录,三看前言和后记,通过三方面的信息判断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对于《“1+X”文言文专题阅读》这套书,也不例外。我首先关注到了四位编者的信息,尤炜老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副主任,我在各大期刊都拜读过尤老师的论文;陈恒舒、高笑可、张珊三位都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单凭这几个名头,就可以判断本书的质量应该是很高的。通过目录和前言,我认为这套书值得一读。阅读了这套书后,我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套有用、好用、可用的书!  相似文献   

6.
魏美红 《山东教育》2003,(27):43-43
育家长如何走进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每年五月份都要鼓励家长积极申请“助理教师”职位。我们把“入选”的家长编排到班级和老师身边,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意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来。每个教师都要做好“助理教师”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考验。毛毛妈妈在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后,感慨地说:“一个简单的字,一句短短的诗歌,经老师的嘴一念,在孩子眼里,会变得那么神奇!以前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可教,现在才明白是我们家长不会教,真该好好学学。”孟…  相似文献   

7.
李望 《考试周刊》2013,(26):53-53
<正>导读,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孩子阅读,一般在孩子阅读一本书之前进行的。老师向全班孩子隆重推荐这本书,指导孩子开始阅读。看着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听着老师的娓娓讲述,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阅读。导读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生生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因此,开展课外阅读的导读的意义和作用就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胡永娟 《家教世界》2014,(20):57-58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可是正确地爱孩子,却未必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是人生的始发站,作为向导、老师,在家庭认读过程中,家长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一、唤起兴趣,让孩子想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是如此,要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走近阅读,还需我们成人的引领。1.创设一个舒适温馨的书窝。  相似文献   

9.
学会赏识     
我的办公桌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本书,一本极普通的书——周弘的《学会赏识》。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学校的某个老师在某次考试后,留下了班里成绩最差的10个孩子,同时喊来了孩子的家长。这位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把他们的试卷发给家长,并问家长: “你们说怎么办?”这一句话犹如导火线一般,引爆了  相似文献   

10.
张文娟 《山东教育》2004,(15):44-4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孩子最早阅读的“书”,而且是阅读时间最长、对孩子影响最大、最深的“书”,所以我们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列·尼·托尔斯泰指出: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只有能够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修养,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的父母,才能成为供孩子阅读的有益的“书”,才是合格的父母。在我们谈论和研究父母对子女的“作用力”的同时,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子女对父母的“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同物理学原理中的力一样,也是相互联系、相互…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读整本的书”便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探索的领域。如何引导?开展班级读书会,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  相似文献   

12.
家庭书房     
《宝宝睡得香的秘诀》[德]安内特·卡斯特-察恩、哈特穆特·摩根罗斯/文,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这是一本专门讲述宝宝如何睡得好睡得香的书。本书有一个副题——“从婴儿到学龄儿童:怎样避免和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本书为“世界育儿经典系  相似文献   

13.
袁海员 《江苏教育》2022,(78):66-69+75
<正>在我的书架上,有宿迁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张德超的一本书——《在改变中发展》。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因为人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改变。我们可以做一个平凡的草根教师,但绝不可以做一个沉睡的“草根”。阅读应该是伴随教师终身的习惯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袁校长,你知道我最佩服你什么吗?”  相似文献   

14.
嘉木 《父母必读》2012,(3):154-157
希望孩子喜欢上阅读?可小家伙似乎只知道随意地乱翻,甚至是用小手去撕书。该用什么样的图画书吸引他们爱上阅读?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米米系列》作者,台湾和英童书总编辑周逸芬老师怎样说——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学习不仅仅限于书本的学习,但“书的世界”毕竟充满了诱惑力。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引导孩子走入“书的世界”是个重要的话题。一、家长对书要有兴趣。对书有兴趣,不仅表现在舍得花钱买书,更重要的是对阅读有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对书的浓厚兴趣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觉得教师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浓些,大约也与此有关。二、家长要与孩子共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成人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走入“书的世界”,光靠家长的表率作用是不够的,家  相似文献   

16.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写给老师的书。它教会我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也告诉我如何教会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正是这本书,使我由一个“爱得最多”的母亲,成长为一名努力去“爱得最好”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吴爱贤 《天津教育》2023,(1):168-170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带着孩子走进书的时候,真正的教育才开始。”统编语文教科书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快乐读书吧”,就高年级语文课堂活动而言,教师可以将“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在整本书的阅读当中,更需要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如何使学生通过一片树叶看到整片的森林呢?想实现“1+X”的整本书阅读目标,要让学生通过“快乐读书吧”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实现自主阅读,提升阅读素养。小学生在“快乐读书吧”中的阅读情绪和阅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整本书的热爱程度,  相似文献   

18.
“把每一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薛瑞萍老师日日捧读,沉浸书海,孩子们耳濡目染,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始,薛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与书籍亲密接触,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那些共读的点滴在薛老师的记录下,带给我的是震撼、是启迪、是反思、是行动。在学习中起步,在实践中摸索,想方设法激发阅读兴趣,和孩子们一起踏上阅读的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19.
《钨舅舅——少年萨克斯的化学爱恋》是一本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的科普书。很可贵的一点是它既适合孩子阅读,又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也适合有科学兴趣的成人单独品味。从文学阅读的角度,本书行文流畅,内容温馨,它以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视角”层层展开,容易获得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共鸣,是一本难得的科学家成长录;从教育的角度,它从学者自身的成长体悟出发,向家长展示了一个孩子的兴趣如何变为爱好,进而影响其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过程,给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以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巧于兴趣引导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首位。我们应让学生知道书是甜的,书是美的,要把读书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犹太民族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风俗,就是在孩子出生以后,在书页上蘸上蜂蜜让婴儿去舔。他们就是有意识的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书是甜的,书是个好东西。有的老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学生都喜欢看电视,对书不感兴趣。我想这就要看教师的引导方法了。“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不妨来一次“亲作者,爱作品”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