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能否顺利地度过职初期,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重视对职初期教师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我国当前的职初期教师支持系统还相当不完善,尚未形成真正的教师"支持体系"。构建完善的职初期教师支持体系应综合分析职初期教师的问题及需求,全面考虑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同时要有国家政策支持作保障,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支持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与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自我更新的过程,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与对话学习中生成的,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精神世界的过程。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未来。青年教师只有通过与课程文本、与他人、与自己对话,才能真正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专业能力与师德可被视为高职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大学生群体将在未来逐渐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提高高职教师的核心素养,可使大学生群体获得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提升。本文将对高职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教师培养体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工作开展,探索未来教师教育创新模式,东北师范大学本着目标一致、同心协力、资源共享、合作同赢的原则,搭建了EUGS教育家成长共同体实践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新教师职后培训方式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着全国农村的教育质量,是国家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建设一支自主学习能力强,校本教研活动专业化、常态化开展,又有着本土专家的梯队型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送教下乡"培训承担着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功能和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应服务于整个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在新时期,如何创新"送教下乡"培训的模式,构建乡村教师可持续性专业发展的新体系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具有连续性又带有阶段性,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具有该阶段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如何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和特点,灵活地应用各种途径与方法,营造一个适合教师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与学习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现教育公平,缩小校际间差距,以区域名校树勋小学为中心组建大学区,学区内各校间取长补短,实现教育的最大均衡化,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在树勋小学引领带动下,以塑造精英型校长团队引领学校发展方向,培养出决策有远见、管理有水平、指导有能力、工作有创新的学校管理者;以学区化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8.
沈烨华 《阅读》2024,(15):57-59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将“小小青花”美育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生长点,以一个青花特色教师“有愿心、无目的”的“个人课程”初心探索为源头,历经11年逐步构建课程研发体系,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实践、共创、成长的平台。通过“打开美的儿童世界”愿景描绘,基于教师成长视角,进行场域空间的营建、美育课程的开发、教育活动的实践,使教师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以此成就更自由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的构建的探讨,旨在寻求一条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永恒的主题,为整体提升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长春汽开区搭建多元发展平台、构建科学发展机制、完善有效支持体系、借力信息技术支撑,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融合教育教师岗位特点,结合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殊儿童行为干预的需要,提出筛查和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情绪与问题行为介入、个案管理、专业沟通与协调、组织家长和教师培训等系列技能,构建完整的技能体系,培育融合教育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院校,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本科高校有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也应该自成一套体系,具有自身的特色,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具有较多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中还留存着本科高校的影子,因此需要针对现状作出适当的调整,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构建的方法。本文通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概况、还有构建原则、构建方法三个方向进行讨论,进而了解构建这个体系的概念和作用,提高我国的教学体系,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体系为适应全新发展方向进行教学内涵调整,从传统教学思维转变为全新教学理念,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也倒逼高职院校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来提升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能力。文章旨在研究提高高职教师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能力策略,以期为教师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政策工具为视角,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客体-科技赋能价值链的三维立体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14—2020年间的35份国家部委以上级别的体育产业政策文本进行立体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存在政策工具结构性失衡、对政策客体的针对性不均衡、科技赋能政策体系尚未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应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提升政策适配效果;平衡政策客体使用比例,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增加科创政策工具,完善体育科技赋能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POA教学理论为依据,在课程思政的指导下,赋能英语跨境电商课程的德育内涵,以跨境电商应用翻译知识点为媒,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改体系,实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培养学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使命感,培育具有正确世界观和国际视野,能服务中国国际化建设的跨境商务人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和逻辑分析总结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以期推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及“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目标任务尽快落实。研究显示,污名化现象导致体育教师外促式专业成长功能式微,延滞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处身困局之时,保持对污名化及其背景下专业成长的理性认知,有助于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持续和成功;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在于其始终葆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始终践行高度的专业自觉、精于淬炼优质的体育教学及善于寻求基于专业认同的人际关系。研究提出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①唤起体育教师自身专业自觉,争做党和国家要求的“四有”好教师;②正视污名化现象,共同构建体育教师和谐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③改革优化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提前开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之路;④构建科际整合模式之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发挥优秀教师的标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原则、素质目标、课程结构体系等问题.并以池州学院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教育的预备教师,他们应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门学科素质、教育素质;其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体现"三性"即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基础教育特性;构建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三大类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助力民族学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需要使其了解民族小学教师的本质特点、确定教师的角色、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还需要为其建立适合的专业发展制度及创设成长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民族小学教师得到快速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院校应突出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这些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安全素养。因此,职业院校要以辩证的姿态审视和促进院校高水平安全教育,突破单一的施教现状,补齐安全教育缺内容、缺渠道、缺载体、缺路径的短板,改变“以教代安全”“以说代安全”的现象和安全教育边缘化等问题,要明确“覆盖全体、融入专业、突出特色、分类实施”四位一体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基本原则,集创新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让安全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让安全常识进入学生生活,努力构建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赋能职业院校高水平校园安全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育实习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实践课程,是检验体育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推动体育教育专业的更好发展,提升未来体育教师人才培养的出口规格和标准,特此开展对体育教育实习体系改革的研究。根据本文研究需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且依据了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从理想、现实及未来三个层面深入探析了体育教育实习体系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下构建的向度、困境及进路。分析得出:在教育实习中缺少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实习内容不全以及实习总结与反思教育形式化的教育问题;构建了以体育师范生为中心的观摩、教学及反思、以培养高质量体育师范生为导向和以提升体育师范生科研意识为目标的体育教育实习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