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Verschueren的顺应论强调语境在交际中的动态生成特征。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凸显对于生成语境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动态语境往复激活和展开的过程有赖于发话人和释话人元语用意识凸显度的上升。尽管元语用意识具有不可准确测量性,但其对于交际语境构建和话语意义生成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在顺应论框架内探讨动态语境构建中元语用意识凸显的特性和作用,以及元语用标记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申佃美  张卫东 《英语辅导》2011,(1):133-134,139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顺应理论探讨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话语的生成机制。从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和动态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幽默生成现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幽默话语的生成机制,以便更好地对幽默话语交际的过程作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谎言研究主要是对谎言定义和分类的零星讨论,没有关注谎言和认知的关系.谎言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语用效果,是交际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对某一言语表述进行主观判断的结果.谎言的生成和理解都离不开认知语境的参与,而认知又和意识程度密切相关.人在说谎时总是具有很高的意识程度.  相似文献   

4.
口语语篇是动态的交流生成过程,而顺应理论中的语境顺应也体现了动态性的特征。文章把口语语篇和语境关系顺应结合起来,从语言使用者、心智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四个角度进行探讨。文章认为,语境关系顺应同样存在于口语语篇中,将从语境的动态性出发阐述口语语篇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5.
李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142-142,144
本文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的框架下,着重探讨了语境关系顺应和主位推进模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生成中的本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鲁豫有约》为例,从语用层面分析了电视访谈节目中跳脱的类型及其应答方式,并基于顺应论探讨了跳脱生成和应答的认知原因。在言语交际中,语境制约说话人的话语跳脱的生成和语用功能,同时也影响听话人对话语跳脱的推理和应答。因此,跳脱的生成和应答都是对语境成分的动态顺应。跳脱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巧妙运用可以保证良好的交际效果和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7.
据耶夫·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语言是需要顺应各种语境因素的。这种语境是动态、发展的各种成分的组合体。网络、新闻媒体流行语"被+X"组合是一种非常规组合,看起来新颖奇特,却有其合理性,因为它的生成正是顺应了特定的语境因素: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语境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语境顺应,即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从而揭示了语境顺应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巨大解释力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它包括语言使用的多个方面.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行为,其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选择和顺应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选择的同时,既要顺应原语作者和译文读者所处的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又要对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做出相应的顺应.从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方面进行探讨对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为有益的视角,对于建构更有描写力和解释力的翻译研究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璐 《英语广场》2023,(7):101-104
顺应论强调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理解。话语生成过程涉及社会认知、文化心理等多维度顺应,这为阐释翻译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认知过程,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选择顺应译入语语境以及译文读者认知心理的语码过程。在顺应理论视域下,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解析翻译动态选择,培养学生的顺应译文语境文化意识,对学生产出有效译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特殊功能和妙用。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试图从语境效果,关联性和认知语境角度来分析幽默,以期从中发现一些幽默言语生成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语境效果是关联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但迄今为止,能自觉地将它与实际文本结合的研究并不多见。此概念可用以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即从麦康伯性格转变看矛盾语境效果的衍生,从马格特的性格分析看暗示的语境效果,从叙述艺术角度看语境效果: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成功描写和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语境效果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Argument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at classroom word problem solving is more-and also less-than the urgent analysis of a factual structure,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essentially a species of a social-cognitive activity. Word-or story-problems, presented in classroom contexts, represent textual and pragmatic patterms of a certain grammaticality. To present a problem verbally to a student means to organize a fact in some way for the attention of a problem solver. There is not only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 text itself by which situations are denoted, but there is also the stimulative nature of the social-pragmatic context which shapes the student's textbook-problem solving behavior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showing, for example, that subject matter related attitudes towards a problem frequently do not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blem solving efforts; that students often solve problems correctly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m; and that false contextual expectations can lead to abstruse errors of understanding and to peculiar solution attempts.The studie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can become sensitive and skilful in perceiving and capitalizing on subtle textual and contextual signs pointing to the solution and anticipating its pattern. It seems that usual textbook problems let students get accustomed to certain courses of processing where a simple fact, like whether an equation works out evenly or does not, can stop the process or push it further. It is argued that the deeper reason for the observed textual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understanding and problem solving lies in a fundamental weakness of the student's epistemic control behavior. The psychological and instruc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i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篇是一个非常泛义的概念,它可以是不同风格或服务于任何目的的英语文本形式。在已有的人们对英语语篇的探讨中,很多研究都是针对语篇的理解而较少注重语篇的生成。英语语篇生成具有英语语篇的形式、内容、技术性和艺术性等四个方面宏观策略。对英语语篇的形式和内容,技术性和艺术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进行探讨对英语语篇文本的生成以及相关的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轼诗文之"奇趣"主要在"理趣"、"雅趣"、"谐趣"以及"境与意会"等方面。"理趣"之形成有社会和个人的原因,表现为尚论、尚理、尚意;"雅趣"即"以俗为雅",一方面提升了宋代文学的品位,一方面又使文学得到普及;"谐趣"即幽默,是苏轼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又是他的一种艺术趣味;"境与意会"主要表现了苏轼对意境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称谓系统是人类用于识别身份、指代称呼对象以及交际中角色关系定位的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从语用学的角度看 ,称谓的使用是一个顺应语境关系变化的动态的选择过程。称谓的可选择性是由称谓本身所具有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特性所决定的。称谓的选择是一个过程 ,目的是语境关系的顺应 ,即物理语境、社交语境和心智语境的顺应。称谓选择的语境顺应主要体现在群体定势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语义的固有属性,“跨界”现象即是其表现之一。同义词的语义关系也因之而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主要在于区别义素。为了在同义词应用中选用合宜的词语,可以采用判断区别义素,分析语境,换用比较三步骤以提升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Borman和Motowidle于1993年提出的与任务绩效相区别的关系绩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实证研究.目前研究已涉及关系绩效内容、结构、影响因素、对组织的相对贡献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该文从关系绩效提出的理论背景出发,对关系绩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的理解需要从单一视角走向整体视阈。基于整体视阈将深度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现象系统,在整体的发展中呈现深度学习的生命意蕴,并以系统方法揭示和展现深度学习的整体性意涵。深度学习系统在知识、思维、能力、情境四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发展中呈现其意义与价值。在意义构建的整体推动下,四要素不断交互作用并形成深度学习机制。其中,意义的设想、觉醒与建构是深度学习系统的自组织自循环动力;能力的生成、应用与迁移是维续深度学习系统的核心动力:共振情境的有力推进是维续深度学习系统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20.
背景线索效应是有关视知觉和场景注意的热点研究之一。对背景线索效应的研究主要有视觉搜索任务和变化觉察任务两种范式。目前,对视觉搜索任务范式下的研究比较系统详尽,尤其是对影响背景线索效应因素的研究。但是,在变化觉察任务范式下有关背景线索效应的研究并不多。在对以往两种任务范式下的背景线索效应进行介绍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在变化觉察任务范式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