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1月23日,84岁的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已卧床不起,生命处于弥留之际。一清早,便有不少人前来探视竺可桢。老伴因他咳嗽了一整夜,便把所有的探视者都留在室外。猛然间,竺可桢听到外孙女婿的声音,便急忙叫他进来。  相似文献   

2.
竺可桢在国民党统治的各重要政治拐点处都表现出对国民党的拥护态度,长期拥蒋是他对国民党的态度基调。鼎革之际,竺可桢毅然决定留在大陆,固然有主观的意愿,也有被情势所迫的因素。竺可桢的政治选择与其政治情感呈现出一定的脱节现象,他的政治转向具有极大的突然性。  相似文献   

3.
<正>(1)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2)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4.
小学《自然》第一册“怎样测定物体的温度”内容里,有一幅插图:一位小学女生左手拿着温度表浸在玻璃容器里,要求操作时温度表不能碰容器壁。我认为不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大多惯用右手,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5.
王冠 《下一代》2013,(10):4-5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爱动脑筋。他家乡在绍兴,那里流传着他少年时的几个小故事。竺可桢上学时,正是清朝政府无能,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年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看到这一切,决心发愤学习,为振兴祖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少年竺可祯     
竺可桢一岁半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有目的地教他认字、写字,他每次都能按父亲的教导仔仔细细地练.有一天,父亲要到外地去办事,临走时对小竺可桢说:"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识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这时,小竺可桢正在母亲的怀里吃奶,听到这话,赶忙从母亲的怀里挣脱出来,拽着父亲的衣角,非让父亲教完字再走不可.就这样,竺可桢自小养成了好学的品性.待他满三周岁时,已经能认识许多字了.  相似文献   

7.
文苑缤纷     
令人可敬的竺可桢 84岁仙逝的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科学受到糟践的“文革”年代,黯然神伤。本着“求是”精神,他在抵制荒诞无稽的批判和胡闹  相似文献   

8.
竺可桢 民国时期,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深受师生的爱戴. 一天,在联欢会的节目单上,有"校长训话". 竺可桢一看,感到在联欢会上来个"训话",实在不妙.于是,他在讲话时说:"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是信口开河也."  相似文献   

9.
竺可桢民国时期,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深受师生的爱戴。一天,在联欢会的节目单上,有"校长训话"。竺可桢一看,感到在联欢会上来个"训话",实在不妙。于是,他在讲话时说:"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是信口开河也。"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辜鸿铭张勋生日,大学者辜鸿铭(1856-1928年)送给他一副对子,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相似文献   

10.
董柏林 《教育与职业》2007,(19):100-102
竺可桢字藉舫,浙江绍兴市人,1890年出生在当地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每天勤奋苦学.中学阶段,就读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后转到唐山路矿学堂上学.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款留学的公费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学.  相似文献   

1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本文论述了竺可桢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即以求是精神为核心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还总结了竺可桢教育实践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值得大家铭记在心的,他就是竺可桢。竺可桢,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家里,自幼聪明好学。20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他自幼喜爱的气象学。1918年,竺可桢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武汉、南京等地的高校教授气象学和地理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地理和气象工作者。1928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当他看到中国的气象事业全部被外国人控制的局面之后,就写文章疾呼:“夫制气象者,乃一国政府之事,而…  相似文献   

13.
角度之一:全文是怎样突出“卓越”的。本文作者围绕中心,紧扣“卓越”二字,选取了竺可桢从事科研工作的五个片断,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本文中穿插记叙毛主席、周总理亲切会见竺可桢,更突出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故本文教学可紧扣“卓越”一词进行。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学生速读课文,划分五个片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和课文首尾三次出现的“卓越”一词(指竺可桢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努力、奉献都是超出一般的。)二、师生边读边议:1、竺可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哪些“卓越”成就?2、这些卓越成  相似文献   

14.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爱动脑筋。在他的家乡绍兴,至今还流传着他少年时的几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5.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曾任浙江大学校长。 在任校长之前和之后.竺可桢一直是以气象学者为人所知。因此,1936年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相似文献   

16.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开拓与传播,兢兢业业,与此同时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做过大学教师,并担任了浙江大学校长,为浙江大学获得了“东方的剑桥”的美誉。在长达13年的任职期间,他参加并主持了许多学术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大学教育思想,并留下了大量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竺可桢在浙大任职期间形成的一系列高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同学问:《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是怎样紧紧扣住标题中“卓越”二字来突出中心的? 答:本文从竺可桢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中,精心选取了五个片断,并穿插了一些细节描写,紧紧扣住“卓越”二字,热情地赞颂了竺可桢。纵观全文,作者围绕中心,选取了五个片断,处处突出了“卓越”二字。第一个片断:持之以恒,细心观察北京物候。主要写了两件事:一件是竺可桢长年坚持步行穿过北海公园,观察物候;二是他长期坚持早晨测量气温。  相似文献   

18.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通识教育改革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提出了科学与人文并重,培养学生的求是精神和奉献意识以及培养社会各界的领袖之才的通才教育理念。在主政浙大期间,竺可桢通过创建人文学科,制定分类选修制度,延揽一流师资等一系列举措将其通才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取得了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功。竺可桢将西方教育思想的再造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对当今中国的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竺可桢的大学教育思想与治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可桢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融合中西教育之长 ,颇具特色。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1 3年中 ,他秉着“求是”精神 ,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和改革大学教育 ,将浙江大学从一所底子薄弱的地方性大学发展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著名高等学府。学习和探讨竺可桢的教育思想和治校实践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哈佛大学对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可桢曾于1913年至1918年期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对于他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哈佛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艾略特和劳威尔任校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对竺可桢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他的教育改革的推行,包括重视教授、实行导师制、培养通才以及崇尚求是精神都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