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成经济困境的根源是宏观失调。治理整顿的关键是加强宏观控制。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改革与发展、微观搞活与宏观调控、生产与消费、生产与流通、基础产业与一般加工工业。  相似文献   

2.
崔银锁 《考试》2008,(9):38-40
一、经济体制改革1.概念: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2.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企业股份制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热门并不意味着认识一致。且不说那些断言股份制姓“资”,是“私有化”的观点,即使在赞成股份制的人当中,不少同志也往往只着重股份制的筹资功能。企业把股份制看成银行信贷以外的一条融资渠道,地方政府把股份制看成当地经济大于快上的资金来源,而持股者、特别是个人持股者把股票看成致富的魔杖。股份制确有筹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股份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股份制不仅对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而且对其它方面(如宏观调控机制、金融机制)的改革,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先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说起。在改革以前,典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方式是:企业投资由国家拨款;企业按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所需原材料由国家按计划价格调拨供给,产品由国家按计划价格统购包销,至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与企业无关;企业税利全部上缴国家,亏损则由国家承担、财政抵补,资产损失直接冲销国家资产;国家主要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企业实际上不过是国家生产车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展示了全面经济改革的蓝图,为各条战线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一个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针对长期以来阻碍经济迅速发展的弊端,对计划体制、价格政策、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和劳动工资制度等关系经济全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仅展示了全面经济改革的蓝图,而且为各条战线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一个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针对长期以来阻碍经济迅速发展的弊端,对计划体制、价格体系、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和劳动工资制度等关系经济全局的重要方面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这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二十多年了,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原有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程度上已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取得如此巨大成绩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如何认识和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导航器,是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正确道路的唯一保证;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  相似文献   

8.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在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经济建设的。为了振兴经济,老挝人民革命党对本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充满“左”倾色彩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经济政策的初步调整阶段和全面革新开放的阶段。建国30年以来特别是实行革新路线后,老挝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展望未来,老挝党和人民只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就一定能够实现党的“八大”和“六.五”计划所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中层干部主要是指中层党政机构中党的干部(党委书记、各部部长,党委委员)行政首长(苏维埃主席、执委会成员)、少数相当于上述党政机构的大型联合公司、工业企业、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经理阶层以及联盟部、加盟共和国部委机关的管理人员。据1982年统计,上述中层干部人数约有一千万左右。①本文拟以部委机关中层干部为例来探讨整个中层集团在改革中所处的地位、对改革的态度以及他们参与改革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转换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大变革。这一变革将对职工体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职工体育作为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适应当前经济体制的转换,需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变革。一、职工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基因根植于现代经济之中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改革与继续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楼世洲 《继续教育》2001,15(3):48-5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继续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在逐步摆脱旧有计划经济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转变。我国的继续教育从观念到体制、从宏观到微观,都在尝试着一系列的改革。但总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继续教育模式并未真正建立,继续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方法并未真正完善,继续教育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尚不完全清晰。因此,继续教育的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产力、经济体制、思想路线的关系出发,论述了三次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三次突破及解放思想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下面仅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认识发展的关系中,谈点粗浅认识。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僵化模式的形成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完成实现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的同  相似文献   

14.
人们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历史,是伴随着马思克主义的诞生而孕育的,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共产主义的理想曾经吸引着革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她对于近代人类社会的巨大历史推动作用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当我们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战斗历程,尤其是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以后,实行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下,怎样进一步帮助人们坚定对于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摆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一些同志看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与共产主义理想相悖的。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相当广阔的领域内和相当深刻的程度上稳步健康地发展。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几股不正之风和其它一些消极现象,已经或正在得到制止和纠正。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醒我们,一定要在改革中高举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牢记共产主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与继续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继续教育的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这一全新课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与基本经济制度郭飞,李学华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经济范畴。基本经济制度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从广义来看,它是指某一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且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主要经济基础。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而商品流通又以商品表现为货币,以货币流通为前提”。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愈来愈重要。如何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货币,合理地分配信贷资金,疏通流通渠道,协调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以保证宏观控住,微观搞活,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使“四化”建设顺利进行,这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问题是"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共同产物。此轮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紧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客观上起到了"倒逼"的作用。"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向掌控资源和资本的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倾斜。政府通过控制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来支持投资的扩张,投资增加形成的产能只能通过出口消化;为保出口,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亦步亦趋,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受汇率改革牵制,从而使整个金融领域改革严重滞后。经济体制中的财税体制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现状,强化了投资,抑制了最终消费。以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结构调整攻坚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日益发展起来。横向经济联合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横向经济联合,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完善,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还为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不仅有现实的必要性,还有客观必然性,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