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批评作为一种评价的手段,反映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言行或思想的否定。常说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仿佛批评时的态度除了“严肃”便是“严厉”,其实不尽然。一个讲求教育教学艺术的人是善于给“拉着长脸”的批评来点“美容术”的。  相似文献   

2.
我刚进办公室,班里几个同学就涌了进来。“老师,李超把班里的常规评比表给撕烂了。”他们都抢着对我说。一听又是李超,我的气顿时不打一处来:他可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今天不惹事,明天就捅篓子,大事小事接连不断,怎么批评都无济于事。我气冲冲地随这几个同学来到教室,想给他点“厉害”尝尝。  相似文献   

3.
批评也有“肤色”吗?当然有!而且不同“肤色”的批评带给人的感受大不一样呢! ——“黑色批评”。有一个叫小冬的学生,有经常流鼻涕的毛病。一次,老师上课时点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他吞吞吐吐硬是答不上来,紧张尴尬的他只有不停地用手抹鼻涕。  相似文献   

4.
硬币“美容术”?你一定没听说过吧?悄悄告诉你:这是我从《今天写什么》上学来的一个小实验!瞧我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攀春荣 《江西教育》2005,(12):33-33
在班级人际交往中,批评与表扬一样,是对学生的一种理性的关怀,是健全学生人格、加强班集体建设的一个必要途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尊和维护面子的需要,一段来说都乐意被表扬和受奖励,不愿挨批评。如果你既想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又不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及强烈的对抗,那么就请你给批评裹上一层“糖衣”,使得学生在批评中如拂春风、如沐春雨,从而顺利地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解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德,小学时因想看清狗的内脏是怎样的而无意中偷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虽然恼火,却十分冷静,觉得这样的学生好奇心强,应予以保护,于是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就此了事。这位校长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拿来”。  相似文献   

7.
我的弟弟是个"美容大师",他每天吃饭时都要做"美容",让大家哭笑不得。早晨喝绿豆稀饭时,他把碗里剩下的一点儿都扣在了脸上,稀饭沾得满脸都是,他故意又抹了一把,还说:"这下不用抹搽脸油了。"弄得全家人哭笑不得。中午吃米饭时,弟弟就更搞笑了,他把米一粒一粒地粘在脸上,说是要学着妈妈做面膜,把我们笑了个前仰后合。晚饭吃的是面条,弟弟又开始了他的精心"化妆":面条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时候,我们批评学生往往会忍不住大动肝火,逐条罗列他们的“罪行”,并责令限期改正。这种审判式的批评,大多劳而无功,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 “良药苦口利于病”通常是批评者的借口,药苦但利病,无论如何都要吃下去。然而,如果一味良药既利于病而又不苦,病人岂不更乐于接受吗?于是,有人为苦药发明了糖衣。 由此,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陶先生惜才如命,爱孩子如自己的骨肉。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 一天,学校里的两位同学因为一件小事闹翻了脸,双方互不相让,争吵起来,最后互相对骂。此事…  相似文献   

9.
批评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大多是苦味的,被批评的学生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和强烈的不满,从而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聪明的制药商在难以下咽的药丸外面,包上一层糖衣制成甜口良药,使病人不再惧怕服药。如果班主任给苦味的批评裹上一层“糖衣”,效果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0.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性格各异且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想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善于给批评穿上“糖衣”.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对学生的批评变成对学生的表扬和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制药者在良药外加糖衣制成了甜口良药,使病人不再忌怕服药。在教学中,如果你既想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又不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或强烈对抗,那么就请你给批评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的良药能顺利地进口入肚,医治疾病。  相似文献   

12.
那天天气特别冷,放学时,好多家长都准时接走了孩子。热闹了一天的教室很快安静了下来,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小玉两个人。小玉的爸爸是开理发店的,每当放学也是他生意最忙的时候。为此,家长跟我打过招呼,每天晚一点来接孩子。当然,我每次也会一边批作业,一边陪着小玉。今天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梁伟 《河北教育》2006,(12):1-1
笔者在平常阅读教育类书籍报刊时,偶遇两个关于“分数”的故事。细细品读,感觉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平常阅读教育类书籍报刊时,偶遇关于“分数”的故事,细细品读,颇耐人寻味。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位小学生由于中途转学,功课落下不少。一次数学考试后发卷子,他提心吊胆地接过卷子一看,非常意外,老师没有打分,只写了两个字“哎呀!”顷刻,他领会了老师的心意。老师不相信他会考得这么差,是在用一个善意的玩笑等待着他的努力。学生感到了一种无穷的力量与自信,决心不惜一切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果然,又一次考试这学生得了满分。许多年过去了,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见到过成百上千张试卷,但只有那份没有分数,写着“哎呀”的试卷,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珍藏。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远程研修作业中,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英国有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对动物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狗的内脏到底是怎么样的。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促使他将学校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看个究竟。为此,校长当然要惩罚他,不过校长既没有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也没有像有些教师那样,传来家长发泄一通,责令赔款道歉,更没有满口"开除,开除"不容商量(这样的校长并不少见),而是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他愉快  相似文献   

16.
批评与鼓励一样,都是对学生的一种理性关怀,但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期望被表扬、奖励,对于批评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所以,不妨给批评的“苦药”裹上一层“糖衣”。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里.我们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良好的效果,更要注意批评方式,要将批评艺术化。为此我们就要给批评的“苦药”包上一层“糖衣”,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18.
19.
学生之间互相起的外号,很多时候都带有一些明显的贬义色彩,像“蠢猪“”蜗牛”之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侮辱别人的人格,伤害别人的自尊,给受害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灵创伤。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短处被同学揭发出来,本来自卑的心理再次受挫,心情压抑,缺少信心,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更加抬不起头。另外,还有一些学生面对外号,私下里还不告诉老师,于是怀着“以牙还牙”的态度,你给我起一个,我连本带利还给你,学生之间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风气。另一方面,这些不文明的外号容易滋生事端。同学之间由于叫外号,容易发生口角,造成许多不稳定的情绪因…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彻底改变了教师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进行单向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介入,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化静止为运动,变无声为有声,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