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心理疲劳是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教师心理疲劳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社会期望过度与观念制约、教师人际关系压力和教育教学压力是教师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者和社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和消除教师的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的疲劳感现状、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师职业疲劳问卷,对参加安阳师院函授本科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小学教师疲劳感的现状,分析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及其危害,提出克服中小学教师职业疲劳的有效策略,维护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心理疲劳现象日益增多且趋普遍,正成为影响青少年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隐形杀手"。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以加强其形成原因、常见类型及治疗方略等的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和战胜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心理疲劳现象日益增多且趋普遍,正成为影响青少年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隐形杀手".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以加强其形成原因、常见类型及治疗方略等的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和战胜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5.
“学习倦怠”,包括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两个方面:生理的疲劳,主要是大脑的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心理上的疲劳则反映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情绪躁动、忧虑等。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又面临着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对他们的学习倦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章剑和 《中学教育》2003,(10):40-40,39
心理性疲劳 ,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 ,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 ,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 ,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之所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 ,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 ,人就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因此 ,对三种节律有不利影响的因素 ,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心理疲劳的原因。要想消除心理疲劳 ,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的 ,还可能发展成心理变态 ,影响整个身心健康。所以 ,一旦发现学生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 ,教师应和学生共…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心理现状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而教师的身心健康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障。但事实是许多教师常常出现持续的精力不济、空虚、极度疲劳、头痛、失眠等状态。教师普遍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工作满意度降低,对工作的热忱和奉献感减少;不能忍受学生的捣乱行为,以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学生等等。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的心理疲劳现象一直受到忽视,但它确实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奉化中学通过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进行了内涵分析与实地调研,和逐步构建并实施“1234”干预模式,既增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叉促进了教学绩效与教学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总是伴随着“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学生疲于奔命,失去了休息娱乐时间,不堪重负。过重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的现象屡见不鲜,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加剧了学生的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0.
疲劳是指人在连续工作或学习后,效率逐渐降低的现象。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所谓生理疲劳,是我们所熟悉的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1]。而心理疲劳则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体力运动和劳动日益减少的今天,心理疲劳已比生理疲劳更为常见,其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尤其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心理压力较大的职业教师队伍中,心理疲劳更为普遍。因此,研究心理疲劳的表现、成因和应对方式,是目前职业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瑜伽通过简单的体位、舒展的动作、深长的呼吸,调动身体各个系统,降低学生紧张的情绪,消除身心疲劳,达到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平衡。通过瑜伽练习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李云霞 《班主任》2004,(1):26-27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累"已成为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一般来说,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后,人就会感到累,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有时候,学生会莫名其妙地觉得疲劳乏力,无精打采.这种由心理原因而非躯体原因引起的懒散无力、萎靡不振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疲劳".处于心理疲劳时,人的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轻者感到无聊厌烦,重者则悲观厌世.因此,中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要教会学生"心理按摩",以消除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高三学生学习心理疲劳成因的分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并消除心理疲劳,从而以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相似文献   

14.
吕吉 《滁州学院学报》2006,8(5):106-108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存在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作用,也影响其教育教学的质量。对此必须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有效措施预防和消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15.
家教信息     
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儿童精神卫生学博士杜亚松认为,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归根结底是父母的教养问题。学龄前,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学龄后就变成了家长和教师双重动力源了。家长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上海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徐俊冕等专家认为,家长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16.
唐毅 《教育导刊》2002,(10):44-45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常常会碰一些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往往会使教师产生忧虑、不安甚至沮丧等心理,从而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因此,正确分析新时期教师心理挫折的成因,努力探索处理的办法,对维护教师身心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中学以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关注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心理发展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和教师,负责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为更有效地发挥全体教师和干部对学生心理监护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作用,保证全体学生得到全体教师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监护,特制定本制度.  相似文献   

18.
积极教育心理是教师基于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理念,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教育心理影响着教师专业承诺、工作动机、教育行为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做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问题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教师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教师个体心理原因 ,又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同时也有一系列心理社会原因。教师以及社会必须认清教师问题行为的成因 ,并采取恰当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