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业是精神性追求与社会性劳动的统一。精神性追求是其内涵和灵魂,社会性劳动是其形式和躯壳,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一个仅仅为了名利而从政、经商、写书的人,无论他在社会上获得了怎样的成功,都不能说他有事业。所以,一个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体现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人,无论他内心多么真诚,也不能说他有事业。  相似文献   

2.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成功等于4000万”的理论,不过是这个时代精神趣味的一种折射。如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财富的时代,追求财富,获得财富,不仅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动机,而且它也成为了社会的一种价值标准,不只物质的成果要用财富做标准,即使是精神的东西也要用财富去衡量,财富的标准似乎正在决定一切,主宰一切。自然也就不奇怪,董藩为什么要告诫他的学生,40岁时要拥有4000万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成功等于4000万”的理论,不过是这个时代精神趣味的一种折射。如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财富的时代,追求财富,获得财富,不仅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动机,而且它也成为了社会的一种价值标准,不只物质的成果要用财富做标准,即使是精神的东西也要用财富去衡量,财富的标准似乎正在决定一切,主宰一切。自然也就不奇怪,董藩为什么要告诫他的学生,40岁时要拥有4000万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江红辉 《出版参考》2007,(7S):I0005-I0005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人把出版称为“茅屋产业”。当然这个人不是中国人,他是Bookscan美国公司总经理JimKing先生。 他说:“我们把出版业叫做‘茅屋产业’,是因为写书太容易了,只要有台电脑坐在家里就可以写书,只要付钱找人把这本书打印出来,然后找个印刷厂把书印出来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讲作者自己可以出版,而且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相似文献   

5.
据说现在的书越来越容易写。不久前,听到一位写书师傅——他喜欢这样称呼自己,而不愿透露姓名——神侃写书之道。初听,满受鼓舞,有茅塞顿开之感,且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听到后来,却嚼出了编书人的许多苦涩和辛酸,生出了编书人被愚弄后的愤怒和自我作贱的内疚。此君未届“不惑”,书却写到了“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水平,已有二十几大本著作问世。写书师傅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马红斌 《新闻界》2000,(3):63-64
一、问题的提出动机 ,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 ,并将活动导向某一目标 ,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①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是一种人际传播活动 ,在心理学关于人际吸引的研究中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人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固守的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奖赏。这种奖赏包括6种基本的收益 :爱、金钱、地位、物品、服务、信息等。 ②与采访对象的交往离不开对他的了解 ,而对他的了解 ,又离不开对他的动机的分析。他为什么要花时间接受你的采访?他的动机与你的动机能否统一在同一次采访活动中?如果对方不具备接受…  相似文献   

7.
写书,不是件易事。写书多是因人生积累颇多,对世道感受颇深,有感而发。因此,写书者大多是心智成熟的人。曾几何时,随着汹涌澎湃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的知识积累过程已大大缩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少年人写书正在成为眼下的时尚。我在最近这几个月里,有幸读到了三本少年人写的书。最先一本是韩寒在十六岁时写的《三重门》;后来是黄思路写的《十六岁到美国》。最新的一本是十五岁的矿矿写的《放飞美国》。这三本书的巧合,让我对少年人写书的现象,以及少年人写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毫无疑问,少年人写的书离不开他  相似文献   

8.
认识一位作家,他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打电话给他,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他的QQ也不在线,发电子邮件也不回复……就好像去了另外一个星球一样,但几个月以后,他又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原来他切断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写书去了,他说他这样做是为自己找一个寂寞的所在,以便能够不受任何干扰地写书。因为文学事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资格创造出辉煌和灿烂。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习惯是截取社会生活的横断面,从中找出新闻。但这只是一方面,记者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强烈的历史感,他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的事物,对于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后世人们生活的事件,要用高瞻远瞩的历史眼光去看待、并加以报道。 我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周围采访时,常在荒漠中看到一种成片分布的原始胡杨林,长得很旺盛。我很奇怪:一是一棵树上长着两种不同的叶子,一种长如柳叶,一种圆如杨叶;二是都生长  相似文献   

10.
唐弢与书评     
唐弢(1913-1992),著名杂文家、散文家。杂文以鲁迅风格著称,在20世纪30年代,据传鲁迅对他说:“你写文章我挨骂,”可见其风格之近。他创造了一种书评的独特形式——书话。他写书话“开始于1945年的春天”,后来一直没有间断,一生写书话约200篇。对书话的要求,他在《书话》的两次序言中  相似文献   

11.
馆员三爱     
生活中和书打交道较多的人,主要有写书的人(作者)、出书的人(编辑和出版商)、卖书的人(书商)、看书的人(读者);还有一种人,我们姑且称之为管书的人,那就是——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12.
冯有源漫话     
文学的功用是给人以快活和享受,也就是娱乐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性情;文学的功用又是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也就是张扬人的美德,鞭挞人的恶习。文学是人学,这是高尔基的话。那就是说文学是做人的学问和人作的学问。作家是人,他既要写人,塑造人物,更要写自己,塑自己这个形象,因为作家要用一种感情去陶冶别人,要用一种精神去娱乐别人,自己就得先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感情,要有分辨出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要想具有这感情、这精神、这能力,就要求作家在未做作家之前,先做好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为人作嫁衣”是人们对编辑工作的形象写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编辑也开始为自己缝制得体的衣装。在完成编辑工作的同时,直接参与著书立说,以一种新的方式完善和挑战传统的“编路”。其实,编辑写书本来不该是什么新的问题,但过去“左”的路线之下,编辑写书被当作“不务正业”“种自留地”而受到批判,现在很有重新评价之必要。  相似文献   

14.
裘沛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国医大师,他酷爱读书,一生以书为伴,编书写书,著作等身,不仅医术高超,而且还是一个诗人,诗文史哲造诣颇深。他对图书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品德高尚,无私奉献,捐书家乡,关心家乡的图书馆建设,值得图书馆界铭记。  相似文献   

15.
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以后,求遗书于天下.他下诏:献书一卷、赉(赉:赏赐、赠送)绢一匹.当时有个叫刘炫的人,就辛辛苦苦、日以继夜地写书,你不要以为他是搞"创作",而是在造伪.果然,不久他就造出<连山易>、<鲁史术>等伪书一百卷,恭恭敬敬地献至官府.那个当官的,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不管刘炫所献的书是真是伪,居然给了他一大笔奖赏,他因此而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相似文献   

16.
乔永 《中国编辑》2015,(3):79-81
文章讲述在读过《心仪集》一书之后,人们真正认识到的夏剑钦先生与书相伴的编辑人生。他读书、编书、评书、写书,始终在出版事业上默默耕耘,引发所有编辑人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想的编辑。  相似文献   

17.
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以后,求遗书于天下。他下诏:献书一卷、赉(赉:赏赐、赠送)绢一匹。当时有个叫刘炫的人,就辛辛苦苦、日以继夜地写书,你不要以为他是搞“创作”,而是在造伪。果然,不久他就造出《连山易》、《鲁史术》等伪书一百卷,恭恭敬敬地献至官府。那个当官的,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不管刘炫所献的书是真是伪,居然给了他一大笔奖赏,他因此而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歌颂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化的相声段子,说到30年来出版界的一个变化:30年来写书、出书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虽是一句调侃,但多少也是一些真实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一位被市政府命名为“企业家”的朋友向我诉苦:不到一年,就有8位记者、编辑赶去为他“写书”,有的人张口要价最少不低于3000元赞助费(准备写的字数仅1000—2000字之间),更有甚者索价竟达万元。赞助后还不算完,还得花钱买书。我的这位朋  相似文献   

20.
自嘲,是一种解脱尴尬局面的方式,有利于让自己在瞬间挽回颓势。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善于自嘲,是一种豁达胸怀.是一种潇洒情态,也体现出一种人生的智慧。自嘲的人更乐观,要用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是父母教给孩子面对社会的一个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