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语文教学不仅仅做课文分析,更应关注学生对文中情感的领悟,并融入到生命体验中,从而学会正确地对待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不仅仅做课文分析,更应关注学生对文中情感的领悟,并融入到生命体验中,从而学会正确地对待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4.
传媒常使我们触摸到一些无奈的怪事:教师和家长眼中的“优生”,因遇到一点挫折而跳楼自杀;自觉无望、自暴自弃的“差生”,因不甘寂寞而出走闹事。生命在他们扭曲的价值观中,变得如同水上浮萍,无足重轻,这是多么的悲哀与可怕啊!  相似文献   

5.
简单地讲.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语文课关注生命教育.这是当前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因为.语文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各种课文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提供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应该从孩子抓起。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及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处处蕴涵着生命搏动的活力,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学科优势明显,语文课堂需要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教育或美感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钱军 《文教资料》2010,(17):48-49
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弹性和张力,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语文教育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教学,充分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时,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没有比生命更值得珍惜的东西了。然而,我想说,生命是一朵璀灿而易凋的鲜花,是一颗耀眼而易碎的珍珠,只要稍有不慎,它就会从我们的眼前,从世界上永远地消逝。看了下面的两则新闻,你也一定会感到一名教育者双肩的沉重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应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语文课程在开展生命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发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敬畏生命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让社会充满爱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学校教育重视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和加强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和极为迫切的。语文教学应当寻求有效方式和途径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4.
闵群 《新课程研究》2007,(10):48-49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它开始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不少青少年漠视生命甚至轻易地结束生命,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在这一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引入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茂平 《文教资料》2010,(14):63-64
语文教学应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具体可从深入挖掘教材,渗透生命教育;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生命教育;创设生活情境,领悟生命价值;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生命意识着手,切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7.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已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质,在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中应该起着责无旁贷的作用。汶川大地震使生命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地凸现出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蒋庆丰 《文教资料》2010,(25):56-57
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期引起同仁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人们却又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这就是精神的失衡,生命意义的缺失.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基本特点”给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 ,对此作些探析 ,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会有很大帮助。为此 ,笔者谈点个人体会 ,仅供参考 ,并就教于大方之家。笔者认为 ,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是关注生命的教育。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出发 ,语文课程就不应该仅仅看成是工具 ,不应该只是把它当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武器 ,而精神建构更应该是语文课程教育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实践证明 :人是需要认识世界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