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惠芳 《班主任》2000,(3):13-13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其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全国各行业的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作为高等院校的党组织和每位党员,如何努力学习、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育人为中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是一项新的历史使命、一项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要“以德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德育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做到“以德育人”,重点应把握四个环节:一是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会学生做事时更要教会学生做人;二是要全面理解德育的涵义,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融为一体;三是把握德育内容,做到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四是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既要加强课堂传授与引导——授之以知,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增强以德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平时总听人称小学老师是万金油,在我扮演众多的小角色中,我始终坚持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我把班主任工作放在首位,把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摆在重中之首。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词典中,现在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便是“欣赏”。我们平时常常用表扬激励学生,但欣赏却是和表扬截然不同的概念,表扬有上级对待下级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落实到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落实到思想与行动之中。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社会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科技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战线的生动实践。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夯实育人基业,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需要从认识、机制、环境和成效上整体推进、精心组织、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资源有限的现状要求校内各育人单位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三全育人”助力。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有两套人马,一套是承担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思政教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管理,一套是承担课外涉及生活、学习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由学工处统一管理。两套人马属不同部门,在主观上各行其是,客观上各属其政,严重阻碍“协同育人”的开展。用好“两套人马”,首先要从内驱力发掘出发,激发“两套人马”同向同行。其次要创新同向育人“协同机制”,明确了“两套人马”的优劣势。最后要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为用好“两套人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课堂上,每当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操作时,常听教师表扬说:“真聪明。”“聪明”往往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用语,也几乎成为某些教师表扬学生的惟一词汇。笔者曾在一堂课内进行过统计,全班被教师夸为“聪明”的学生就达21人之多。何谓“聪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聪明”词条的解释是:“智力强,天资高。”可见“聪明”是个褒义词,谁愿意人家说自己“笨”呢?尤其是少年儿童,被人夸为“聪明”确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然而,“聪明”毕竟是对人天赋秉性的一种评价,能被老师夸为“聪明”固然可喜,未能获此褒…  相似文献   

9.
儒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孔子提出“以德育人”的根本原理是“忠恕之道”,即“由已推人”之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育人”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孔子提侣的“诗教”和“乐学”,其核心也都是“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论述了“赏识——成功”教育的含义、特殊教育学校实施这一管理模式的的必要性以及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的更高的工作要求,并总结出实施“赏识——成功”教育的主要方法为表扬、信任、关注和团队精神的教育等等。阐述了实施“赏识——成功”教育所需营造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中,大家都吃过菜饼,感觉比馒头好吃,为什么呢?因为菜饼中有馅,是夹心饼。在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夹心饼”,在教育学生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夹心饼”.就是把要批评的内容作为“馅”夹到两件值得表扬的事情中间,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欣赏和关爱,  相似文献   

12.
表扬,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激励人们扬长避短的一种手段,用得好,可以振奋人心;用得不好,反会招来苦恼。我就为此而苦恼过。 那是去年上学期,学生黄某常不交作业,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他交了作业。我及时批道:“坚持做,必有获”。可他却反批道:“不坚持,必有得”。问之则说:“写得好玩的”。再问,他轻描淡写地说:“这样的表扬有咋个用嘛,又有得眼子(钱)。”听,你说是不是叫人苦恼,叫人哭笑不得? 为此,我想到:表扬是调动学生内驱力的一种手段,但不是万能钥匙。要想“表扬”起到好的作用,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 一、对好学上进、珍惜荣誉者,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很少受表扬,但他们却渴望得到表扬,一旦受到表扬,便会倍加珍惜,变成力争上  相似文献   

13.
教师费好大的劲为学生作文写的评语,学生却很少看,这也是不能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为什么对教师的评语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或夸奖过头,或指责过多,或评语笼统不明等。那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使之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一、写评语要讲艺术  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较成功的作文,往往夸奖过头。如“词汇丰富”、“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情节动人”……这些夸奖之词如多次重现,毫无新意,学生反生厌烦之感,当然不会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对较差的作文,教师往往责怪过多。如…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两课”实效性,教书与育人并举是关键。其中,教书是智育,是知识教育;育人是德育,是思想教育。“两课”教学中,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就是要把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融于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拜读贵刊2000年第1期《教师表扬学生“五要”》一文后,对作者提出的表扬学生“五要”(要实事求是、要适当、要及时、要灵活、要有启示性)深表赞同。欣赏之余,不由心生感触——表扬要注意以上“五要”,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赏识教育热起来。教师表扬学生多,批评学生少。为了突出表扬,教学中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就让学生“啪啪啪”一起鼓掌表扬。更有甚者,教师一说“表扬他”,学生就齐刷刷地有节奏地喊:“×××,你真棒!”或者“你真行,向你学!”这种全班性的表扬,老师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对发言的同学也许有很大的鼓励,但却不利于其它同学发展创新能力。认为他回答得不好的同学也一定要鼓掌吗?长此以往,学生不用独立思考,不用自己判断,老师叫怎么做便怎么做,学生还有什么独特感受、独特见解、创新精神可言呢?我们的做法是否真…  相似文献   

17.
徐玉祺 《教育文汇》2023,(3):4-7+25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大思政”格局构建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引,“守正创新”作为大会主题关键词体现了传承与发展、固本培元与返本开新的辩证统一。“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本质要求,着眼于思政要素的全过程融入和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两个结合”之“新”;守理想信念教育之“正”,创人的全面发展之“新”;守铸魂育人之“正”,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之“新”;守人民立场之“正”,创教育公平之“新”;守立德树人之“正”,创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之“新”。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三育人"工作树立全员育人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因此要把“三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全员育人观。  相似文献   

19.
拐杖,对于盲人或腿有残疾的患者来说是不可或缺之物。但是作为正常人也要拄着这样一副拐杖,就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然而,我们教师队伍中却不乏其人。教师用的“拐杖”分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就是别人现成的教案、教参之类的东西。无形的,就是有形背后透露出来的惰性、依赖性和盲从性。初上讲台,难免会拄着“拐杖”走一段路。但有些工作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师仍然对“拐杖”情有独钟,甚至奉为至宝,这就可怕了,也是可悲的。拄着“拐杖”注定了是残疾者的形象,几十年,那不就等于终身残疾了?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驾驶车辆时,不仅要时刻通过前面的玻璃窗用心观察前面的路况,还要依靠车上的后视镜去观察后面的具体状况,才能保证自己的驾驶行为进退自如且安全高速。由此,不禁想到自己所从事的育人工作。作为教师,常常看到许多育人者或者被教育者习惯于对眼前的风景“欣赏有加”,对身后的景致却“视而不见”,于是乎,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让自己手忙脚乱的尴尬局面和事倍功半的无奈结果。原本的困惑,现在看到车辆的后视镜便豁然明了:教育不仅需要又宽又亮的“正视窗”,更需要多设几面角度各异的“后视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