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词依恃着缘情的特性而兴盛,但在言志观念的作用下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陶冶性情、发抒怀抱的工具,与诗文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选释》旨在“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 “为提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之用”,其在选录、注释与鉴赏三方面都表现出对唐宋词“广”、“深”方面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词依恃着缘情的特性而兴盛 ,但在言志观念的作用下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陶冶性情、发抒怀抱的工具 ,与诗文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4.
唐宋词真迹今天已很少见,古籍文献特别是唐宋文献对唐宋词真迹的记载,可视为是唐宋词真迹保存的一种方式。文献记载的唐宋词真迹,在校勘、还原、鉴赏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如李煜?临江仙?词的创作场景,黄庭坚?念奴娇?词“爱听临风笛”之“笛”、?西江月?词“杯行到手莫留残”之“莫留残”,秦观?踏莎行?词“杜鹃声里斜阳暮”之“斜阳暮”等。词人词作真迹记载,不仅可以据之考察词作初创之面貌,还可以考察词人笔迹,了解其书法水平,并进一步考察词人人品、情趣。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的各类文学样式中,词与女性的关系最为密切,从词的传播到文人创作以至审美风格都与女性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词学兴盛百年以来的唐宋词流派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作一简略介绍,重点梳理唐宋词流派是否存在之争及流派划分之异。并对研究成果与现状进行反思,以期服务于今后的词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唐宋词的女性书写多表现为女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视角转化,并特别突出哀伤之感。通过与传统的女性书写比较可知,唐宋词的女性书写超越了传统的代言与模拟,具有一种阴阳和谐的双性之美。  相似文献   

8.
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文艺学原理出发,对唐宋词研究的整个生产过程作一番探讨是很有意义的。当代唐宋词研究繁荣的原因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读者需求,二是出版迎合,三是作者辈出。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天台遇仙故事共同孕育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典型意象———桃源意象。到了唐宋时代,词人们广泛运用这一意象来描摹自身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追求,由此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桃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美丽的神仙传说与唐宋词人特有的缠绵细致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这一意象散发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正>古代文人,其愁甚多。有去国离乡之愁,有相思离别之愁,有仕途失意之愁,有伤春悲秋之愁。然而同是一个"愁"字,各人有各人的表现手法,从"愁"字在唐宋词中的着笔来看,我们可以领略古人运笔之高妙!愁,作为一种思想情态,在词人笔下,常常以具体的事  相似文献   

11.
男女两性不同的审美追求在词的领域相互碰撞,又不断整合,最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风格,所以说,词迥异于诗的文学个性是性别融合的产物.唐宋词审美理想的形成、创造力的获得以及抒情范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性别融合产生的强大生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唐宋词的文化意义并不在于它提供了批判男权文化的素材,而恰恰在于它在文学的领域展示了性别融合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以女性为主角的唐宋艳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性等待形象几乎是众多男性词家的"最爱",形成了艳词独特的女性等待现象.本文就等待现象在唐宋艳词中的存在状况、男性作家对之采取的审美态度等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追溯男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内蕴:心理期待、心理错觉及特殊的抒情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享乐人生是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词所共有的主题之一,它体现着及时行乐和追求快乐的情绪。表现享乐的作品之大量涌现不仅与词体本身的文体特征有关,也与受众和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主题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而它内在的种种弊端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女儿陪嫁的奁产,在唐宋时期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种类和数量因各个家庭的贫富而不同。获取奁产陪嫁,是女儿参与娘家家产分配的通常方式,并且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因此,奁产带到婆家后一直归女儿使用和支配。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词的美感、朦胧和悲剧性源于审美距离。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审美主体必须和审美客体保持一定距离,距离对审美起到一种神奇的间隔、超脱和过滤作用,从而突现和彰显美的本质。唐宋词的朦胧体现在距离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唐宋词的悲剧性的背景乃国势衰颓或个人不幸命运使然,但究其产生悲剧性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审美距离。审美距离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度,距离的把握全在于作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词作为传统化的学载体之一,在总体上表现出与传统诗歌相似的学体貌,但同时它又表现出某种“异化”倾向。唐宋词特殊学个性的形成是新兴商业化和传统人化矛盾斗争的产物,化冲突和学转型成为词史演进的动力和背景,历史转折时期的特殊化格局赋予了唐宋词兼具继承与开创之功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词史上, 抒情形象千变万化, 身份特性各有其差异性, 但细心揣摩发掘, 词作中的抒情形象又自有其一定的统一性, 或为红粉佳人, 或为落魄文士, 或为高蹈的悲剧英雄。词中抒情形象不外是佳人—文士—志士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8.
唐诗、宋词虽有时代和体裁之别,但亦可视为两种文学传统。辛弃疾以其大气浑成的创作,全面突破了自《花间》以来形成的宋词创作和审美传统,将宋词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辛词的成功在于对唐诗传统的继承,不管是词人的个性抱负、词作的抒情风格还是艺术特征都表现出对唐诗尤其是盛唐气象的祖祧,而后人对辛词的喜爱也多多少少都带着点英雄主义的浪漫怀想。  相似文献   

19.
南唐及北宋前期的艳情词与花间艳情词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在群体的创制中显现了“新质素”和“新趋向”。南唐及北宋前期艳情词写出了艳情的深意。潜入了词人的主体意识,具有以雅笔写柔情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