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以下简称《社建》课),在政治理论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我们认真摸索和探寻《社建》课教学规律的重大意义.总结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及实践经验,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原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要点》(以下简称《社建要点》)是1988年5月出版的。这个教学要点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线,密切结合我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确立了《社建要点》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理论问题,规范了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这个教学要点是好的。在《社建要点》出版以来的三年间,无论是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还是“社建”课教学实践,都有很大发展,积累了新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高等院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的指示精神,近年来:我们在文科各专业科的二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下简称《社建》)这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如何上好这门新课,特别是如何上好师专这个层次的《社建》课,这是每一个从事师专《社建》课教学的教师所关心和探求的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我校于1986—1987学年,首先在历史系86级和教学系85级两个班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以下简称《社建》)的试点。然后于1987—1988学年在全校文理科普遍推开,通过8年来《社建》课的教学改革,总的说来,学生反映是好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建》课的教学目的和特点出发,探讨了《社建》课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问题,认为:一、《社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应重在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二、应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种种因素,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少学生不愿学。改变这种现象是教改的重点。我们从1987年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下简称《社建》)课后,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改革探索,努力做到内容要“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精神,设置的一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86年,中宣部理论局和国家教委政教司曾共同组织编写了一本试用教材(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下简称《社建》)课的试点教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7年,政教司组织部分高校的教师,就《社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内容、体系结构等进行多次研讨,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要点(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一方面,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为《社建》课的教学改革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备以及社会上部分人对改革开放的误解,部分学生中社会主义信念开始淡薄,个人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泛滥,对理论课的厌学之风有所发展,这给《社建》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确定以下方面为《社建》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一、端正教学作风,规范教学过程教师…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高校开设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一)教材有“骨头”而缺“肉”。《社建》课的框架分明;分别讲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可是具体内容比较欠缺:从必要性、重要性方面分析的多,从方法、手段和途径方面分析的少。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具体的解答。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不好把握。《社建》课涉及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又必须讲到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与改革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把二者最好地结合起来,这在现在还是个难题。根据我们教学实践的体会,我们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课程设置看,一是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与改革史”的有力配合。学生对建设与改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历来重视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组建了一系列特色社团,编辑社参与的《建青报》创刊于1999年,迄今已发行了二十二期。它是一份在全市相关校际交流范围颇有影响、完全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校报,也是一份从三岁到十八岁年龄段的学生共同参与编辑的具有特色的校报。由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先生题写报头。《建青报》编辑社作为学校文学社团的一员,是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建设,并由高中部有关语文教师专门指导、定期开展活动的社团。《建青报》现按月出版一期,但社团活动每月要进行多次。在每一期报纸出版后,编辑社都要…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经验云南大学马列部《社建》教研室为加快云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改革,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的统一部署,云南大学马列部承担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改革试点工作。这门课是在以前《政治经济学》、《中国...  相似文献   

12.
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两年来,我们在教学中面对了两套语文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这两套同在2002年出版的教材,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指导思想,但也存在相异的编排体例和思维模式。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从“新课标”的视角审视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分析两个版本的异同,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将大有裨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以下简称《事》)是两个版本的共同选文。透过此文,在两个版本的编排和体现方…  相似文献   

13.
我部《社建》教研室,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关于一类课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的精神,经马列部申报,教务处审核、校务委员会论证,校领导批准,从1992年9月到1994年7月,进行了《社建》课一类课程建设。经过两年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社建》课一类课程建设任务,达到了学校规定的一类课程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新刻考订按鉴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就是《三国演义》一本版本,现在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本版本的卷一冒头题着"书林黄正甫梓行",而卷末牌记题着"闽芝城潭邑艺林黄正甫刊行",可以知道这本书是由于福建建阳的书肆黄正甫出版的。(以下简称"黄正甫本"。)卷头有  相似文献   

15.
我校的领导对改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十分重视,并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列为全校七门重点课程之一,在校领导、教务处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对“社建”课的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探索。现将改革的思路和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吕玉莲周照麟李殿云一、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动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以下简称《社建》课)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指针,全面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路线...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余孟尝老师改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注:以下简称《简明教程》)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教材。不仅适于自动化类和电力类专业的需要,而且就其改革的思想很值得今后编写教材时借鉴。去年我们在部分学生中使用该教程试教,同时参加了电视大学该课程的辅导,师生共同感到该教程具有如下五个主要特点:1.体系清楚《简明教程》与其81年版本相比内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编写自己的《教育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我们在编写《教育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科学春回大地,教育学教材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有志于要建没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教材,一时间,编写出版了几十种版本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各种版本的教材也相继问世,但从具体内容看,几乎都很少涉及和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建”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社建”教材的体系结构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主要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各方面的改革来设  相似文献   

20.
李霞 《湖南教育》2007,(6):11-11
以前我们的教材是人教版一统天下,自课程改革以来,各地根据课程标准,纷纷编写了不同版本的语文实验教材,如人教社的、语文社的、苏教社的等。这些版本的教材与人教版平分秋色,打破了其独领风骚、雄霸天下的局面。不可否认,各地实验教材的参与竞争,繁荣了教材市场,提高了教材质量,有利于课程的改革。但是,我们的教材改革还不能止于此,还需要更深入一步。虽然从表面上看,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教材编写的质量是提高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