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泉州歌谣历史悠久,从未离开过泉州人的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流传至今.泉州歌谣反映的题材众多,涉及面广,蕴含着丰富的古城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生活歌谣在修辞的使用方面亦有很大成就,本文试以语境、音律、修辞格等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分析泉州生活歌谣具体意义和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闽西红色歌谣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闽西红色歌谣从话语建构的主体上突出主体性原则、话语建构的内容上突出重点性原则以及话语建构的载体和形式上突出适切性原则,坚持“谁在说,为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的话语范式,有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进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其历史经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时代命题中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泉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著作宏富,这为泉州人著作文献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随着对泉州学与闽南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确立,泉州人著作文献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结合实际,阐述泉州人著作文献收藏原则、收藏现状、收藏不足及其对策和展望.在叙述对策和展望时,侧重探索收藏泉州人著作文献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以来,农民工成为一个群体不断进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与城市化同期发展起来的城市电视台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建构农民工的身份,泉州电视台在其有关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中,从“盲流—农民工—外来劳动者—新泉州人”反映了农民工身份的文化迁徙轨迹以及文化的扩权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形式语义学、语用学理论从底层的逻辑语义开始,分析"别以为……就……"的逻辑语义结构进而归纳其语言化意义,这一意义是以底层的逻辑语义为基础在表达层面被激活的,是逻辑语义和语言化共同促动的结果。文章还用形式化手段描写了该结构式的语义生成规则,结合话语意义的建构及形式语用学理论提出"别以为……就……"语义的逻辑识解及深度关联假设,并建立了语义理解的缺省逻辑方案。  相似文献   

6.
泉州与台湾一水之隔,历史上,台湾曾隶属泉州府。明末清初大陆多次掀起移民台湾的高潮,泉州人始终在台湾移民中占多数。他们筚路蓝缕,流血流汗开荒拓地,为开发台湾立下丰功伟绩,同时也推动了迁出地——泉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教育学话语根本性转换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学科的话语都是本学科思想的表现形式 ,是表示语言超出其字面意义而属于意识形态化的宽泛的实践 ,话语建构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任何研究都是在一定的话语之中展开的。从表面上看 ,研究者使用话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 ,话语是在更基本的层面上支配着研究者 ,研究者在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话语的影响力之中 ,受到话语的左右。① 就中国教育学话语而言 ,虽然有不少教育研究者试图建立适合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教育学话语体系 ,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 ,然而 ,西方文化语境话语、权力话语、大综合话语、先验预置话语等 ,仍然…  相似文献   

8.
分级显性意义假说作为最先进的、最后出现的帮助人们理解语义含义的处理模型,对他出现之前的长期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两种语义处理方式即直接通达、语义假说产生了撼动性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话语处理模型,并确定了在话语处理中显性意义首先通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对分级显性意义假说的深刻理解,并列举了对语义处理的几种形式,即重点分析了反语、隐喻语、惯用语,以此加强人们对分级显性意义假说的了解,扩大分级显性假说模型在语义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毛一琼 《考试周刊》2011,(81):91-92
英语话语标记词广泛运用于各种语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它是一种话语层次上的标记,在语篇中起着停顿、过渡等作用,有助于形成语篇的连贯性与条理性,并起到一定的指示与提示作用。连词and作为较具特点的话语标记语,其用法灵活,含义丰富,是英语中较活跃的单词。能够用来连接层次相同、意义相关的成分,能够建构出逻辑关系迥异、结构语义生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意义研究方法是从句法或逻辑-语义的角度去理解语言,解决的是语面意义,但这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所要表示的真实意义(意图)并不完全等值,后者往往会超出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语面意义.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结合相应的语境,对超出of course语面意义的意义(言外之力)进行了考察,认为仅仅从语义层面上去把握话语的意义是难以捕捉到真实的交际信息,而缺少对of course之类含有丰富内涵词语从语用意义和语用作用方面所应有的了解,势必会影响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壮族来自千百年实践经验累积的农事歌谣体现了族群深远的智慧、艺术的天赋,传唱农事歌谣成为传递农业知识的情趣载体,也演绎为护佑生灵的和谐实践,并在农事劳作中倾情恋爱婚姻的难得机会;直接关注的是知识传递后生、护佑身边生灵、婚恋幸福美满,完全指向未来美好生活,对于可持续发展给以实际的切身关照,是热爱劳动的壮人生态意识的叙事,又以族群歌圩文化为表征,呈现了浓郁的生态寓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泉州农村体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运会的举办,对泉州社会及农村体育产生的影响.指出农运会的举办有力地推动泉州农村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泉州农村体育组织的健全和体育硬件设施的完善,对泉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育事业发展以及广大农民健身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高度发展,与泉州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无论是农业经济、工商经济,还是民众的观念习俗,都发生明显的转变。也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促使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乐府双璧”之一,古诗《孔雀东南飞》为世人展示了一场追求婚姻自由而不能得到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通过探讨《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来揭示封建伦理道德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5.
雇主品牌建设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泉州民营企业的雇主品牌意识还相对淡薄,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企业管理理念,重视雇主品牌的建设,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多方面多层次进行雇主品牌的开发培育。  相似文献   

16.
平乐船民有两个来源:一为古代越族;二为历史上迁徙至平乐的汉族。平乐船民深受越文化影响,从精神内核、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等方面都有越文化的烙印,并且在船民歌谣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加强海峡两岸联系的一种方式,涉台婚姻在新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从厦门、泉州地区选取部分涉台婚姻家庭,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涉台婚姻在两岸三通后新时期的主要特征。分析在大陆生活的涉台婚姻家庭的生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民间、个人三个方面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谣作为地方乡土文化的载体,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智慧的结晶,颇具地方特色和诸多习俗风情。形式多样的民谣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因运用方言朗读让幼儿有亲近感,幼儿园开发利用民谣能让幼儿全方位地接触本土文化,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深化幼儿热爱家乡等社会性情感教育,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也能使民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婚。婚姻习俗男女社交公开,恋爱自由,婚姻缔结与解除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程序。但婚姻不自主,"姑舅表婚"较为流行,习惯早婚,结婚极少去民政部门登记,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等。侗族婚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相比较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悖离之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区。因此,对黔东南州的侗族婚俗习惯与国家婚姻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理论研究,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在侗族地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