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业元 《教师》2010,(13):88-89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学生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互并存又相互制约的。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愈发展,智力因素也就愈发达。因此,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情感,发展智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学生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互并存又相互制约的.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愈发展,智力因素也就愈发达.因此,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情感,发展智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内在制约关系。有的学生数学学得不好,并非智力低下,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影响所致。只有很好地促成了数学素质与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态度、动机、意志、习惯、性格、情感等。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4.
<正> 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除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必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它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生物学兴趣的培养可从以下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宁夏煤炭职工大学朱明鹤,唐红梅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心理因素。它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调节、促进等作用。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全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能力和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过程,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会、会学,教只是为了促使学生学,学才是根本。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抓智力因素的同时,我们必须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因此,要大面积  相似文献   

7.
现就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学法指导,谈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潜移默化、旷日持久的积累过程。因此,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智力因素的发展,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和谐共振中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尤为重要。 1.注重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做法,赏识学生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而不是智力因素。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9.
姚张华 《教育》2013,(2):50-51
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成绩差距会逐渐拉大,一些原本比较聪明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别。从“学”的方面看,。是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较大:二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性不明;三是学习方法不对,死记硬背套路多。从“教”的方面看,一是教育思想问题,忽视了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二是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学只重知识的结论,忽视结论产生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成绩差的丰要矛盾在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潘纪东 《山东教育》2000,(17):50-50
美术欣赏是初中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直观认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作品艺术语言的感受,可以感到愉悦和舒畅,从而培养高雅的兴趣和健康的情感;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可感到奋发和坚强,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如何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本文试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方面作初步的探究。 一、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1.
文叶 《考试周刊》2014,(26):56-56
<正>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3.
崔英军 《成才之路》2010,(25):59-59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羞。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赵晔 《河南教育》2010,(7):51-51
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的动机、兴趣、情感和自信心等因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情感效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便全方位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谈几点浅显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非智力因素指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和实践所证明。新世纪的教育,应把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和谐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呢?一、培养情感,明确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人的情感是一切活动的萌发力和驱…  相似文献   

17.
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情绪等,它属于非智力因素。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8.
教学改革的根本是要革除传统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重教轻学、重教轻导、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等弊病;实现教师从主体地位到主导地位,学生从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这个客体地位到学习主体地位的转变。外语教学如何才能真正革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上述两个转变呢?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方法、途径手段,加强情感、意志、兴趣、能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始终是关键。如果忽视了它,教学改革将搞成“为了教改而教改”的空洞形式。所以,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如何以培养学生英语非智力…  相似文献   

19.
<正>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所有因素,诸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态度、品德等,它虽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和智力活动,但它是对人的潜能开发培养起能动、定向、引导、调节和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在教学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并不简单地与高智商直接挂钩,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因此,通过合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我们针对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将非智力因素各层  相似文献   

20.
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主要分析教学差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成因及其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