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从社会学、传播学等角度,探讨张籍、王建歌诗"同变时流"之"时流"内涵及王建、张籍歌诗"同变时流"的过程.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时流"乃中唐诗坛不良之风气习尚.王建、张籍为变革这种习尚,历经了入流--出流--变流这一过程.王建、张籍歌诗变革诗坛旧习,给中唐诗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中唐文学的复兴和唐代文学的第二次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现代教育环境下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的"严"字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严"字教育的内涵,并对"严师出高徒"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解题过程中,适当的变形能使解题简单化,它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计算技巧之一。例1已知2不大于A,A小于B,B不大于7,A和B都是自然数,那么A+BAB的最小值是多少?(2001年小学数奥预赛B卷)分析与解:要使A+BAB的值最小,就必须使分子A+B尽可能地小,分母AB尽可能地大。要同时顾及分子与分母,A与B的取值就比较难了。其实,我们只要把A+BAB转变为1A+1B,这样就只需要考虑分母,A与B的取值就容易多了。显然,要使1A+1B的值最小,应该取A与B的最大值。由题意可知:B>A≥2,B≤7,且A和B都是自然数,所以只要取B=7,A=6,A+BAB的值就最大,这个最大值是6+…  相似文献   

4.
哥哥上初三,妹妹念初一,星期日兄妹两人一起做数学题.哥哥做的题是: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2+m=0…①和mx2+(m-1)x1=0…②(1)求证:不论m为何值,方程①总有两个不等实根,方程②总有实根;(2)如果方程①和②有相同的负实根,试求m的值.妹妹做的题是: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相同的根,求m的值.哥哥做完了题(1),却对题(2)束手无策,正在苦思冥想之时,妹妹做好了她的题,拿过来请哥哥批改.好家伙,妹妹竟用了三种解法:解法一由①得x=2m+1.由②得2(2x-3m)=3(x+m)-6化简得x=gm-6.①、②的根相…  相似文献   

5.
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已成为初中化学的考查热点。纵观这类题目,不难发现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多少有些相同之处,其中有些是需要将化学式变形后才能寻找出相同部分的,可以依据同一部分中元素间的质量定比关系,列式解题。下面举例说明其解法。1 无机物型 例1 已知(NH_4)_2SO_4和(NH_4)_2HPO_4的混合物中,含氮质量分数为21.2%。则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相似文献   

6.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和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因此解不等式是中学数学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解不等式的过程就是等价化简的过程,其基本方法是利用不等式性质进行等价变形,要确保变形后的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解,即遵守“同解原理”.但一些同学在解不等式时,常因为忽视“同解原理  相似文献   

7.
“解”相同的方程称为同解方程,王老师在讲解一道关于同解方程的习题时,我发现了几种新的解法。  相似文献   

8.
所谓“同侧原理”即以波形图上的某一点为箭尾画出波的传播速度和质点振动速度的矢量图,两个矢量图一定位于波形的同一侧,如图1所示.“同侧原理”反映了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波形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同侧原理”可求解下面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中,一般用“弃九验算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若用它来解题,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道思考题:“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为例,来说明弃九验算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一、确定符合题意的三个数的位数根据减法定义可将上题转化成等价题目:“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中的三角函数题,起点低,位置前,能否迅速正确地进行解答,对于考生顺利进行数学考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由于公式多,性质繁,使得不少考生对其产生畏惧.要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在于善于根据题目的条件特征进行有效的变角、变形、变边角关系.下面举例说明.一、变角变角主要方法有:已知角与特殊角的变换,已知角与目标角的变换,角与其倍角、半  相似文献   

11.
在2008年升中备考复习的一次模拟考试后,笔者抽样调查了我校150名学生的五道常规解答题,其中有三道题采用如下解答的人数分别为27人,33人。30人,分别占抽样调查人数的18%,22%,20%。他们的解答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带电粒子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中运动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同时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如,在1985年和1997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均以这类问题作压轴题。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问题时,之所以普遍感到难,主要就是难在一个“变”字上。由于电场的变化,使得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变得比较复杂,尤其是当变化电场中的某个参量又在变化时,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就会具有多种可能性。如何在这多种错综复杂的运动情况中,挑选出我们解题时所需要情况,我想解题时的周密思考应该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有了周密的思  相似文献   

13.
所谓“割”即是割图,目的从复杂图形分割出常见图形或在能够反映几何元素间关系的位置画出截面;“补”即是补图,目的将抽象图形拼补成具体图形或在破题中起桥梁作用的位置补添辅助面(线);“移”即是移图,目的将复杂图形中能集中反映出元素间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的部分移出或将图内分散的元素间关系集中到一个平面内;“变”就是变图,目的将陌生图形变成熟悉图形或将和视图习惯相悖的图形旋转至习惯情形。因此,“割、补、移、变”实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敏捷性、跳跃性的优势及直觉思维的简单性原则,灵活地运用数学的化归与转化思想、分解与组合思想及降维思维,它是速解高考立几题的重  相似文献   

14.
1、一批书若干本,3本一捆剩2本,4本一捆也剩2本,5本、6本、7本一捆还是各剩2本,这批书最少是多少本? 突破点: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题。解题思路:①如果把这批书的本数减少2本,那么,或按3本、或按4本、5本、6本、7本一捆,正好捆完,这批书最少的本数,应该是谁的最小公倍数?②还剩2本,应该怎么办? 2、一块长方体木料,长72厘米,宽60厘米,高36厘米,现把它锯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变”与“不变”的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得到空前关注。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建构抑或同一教师在不同环境中的一课两上,其最大特点为构思不同、教法各异,益于教师教材处理、驾驭课堂的历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研形式。研究它,如果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同课”在“异构”中“变”与“不变”的定律,或许能给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以一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25) 已知数列{b_n}是等差数列,b_1=1,b_1 b_2 … b_(10)=100.(1)求数列{b_n}的通项b_n(Ⅱ)设数列{a_n}的通项a_n=1g(1 (1/b_n),记S_n是数列{a_n}的前n项和.试比较S_n与(1/2)lgb_(n 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理)(25) 已知数列{b_n}是等差数列,b_1=1,b_1 b_2 … b_(10)=145.(Ⅰ)求数列{b_n}的通项b_n;(Ⅱ)设数列{a_n}的通项a_n=log_n(1 (1/b_n),(其中a>0,a≠1),记S_N是数列{a_n}的前n项和,试比较S_n与1/2log_nb_(n 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探源 此二题源于1985年高考上海试题: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n,证明  相似文献   

17.
从一道题的解答错误点出发,剖析错误原因,给出几种解法,强调不等式运算中“同解变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已提出多年,在具体贯彻中,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安排劳动上。重新学习有关的论述,重温这一原则贯彻的历程,感到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故以“又解”为题提出个人的管见,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顺着历史的进程,回顾“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和演变。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常见初中化学选择题进行研究,分门别类,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实情,把一些比较有特征的比较典型的选择题进行了加工和提炼.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发现学生对“中间有停歇”的工程应用题感到发怵.一时找不出解题思路,经常出现误解。我根据这类应用题具有“两人或几人工作时间不统一”的特点,抓住这一规律。运用“假设化同”法.把题中某一不同数量假设为相同数量来列式求解。这样,不仅可以化难为易,而且可以拓宽思路,培养发散思维。经过教学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