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四年有余,教师要怎样“教”,学生要怎样“学”,一直是我教学在思考的问题。记得参加了网络培训中听了郭教授的讲座,她真正抓住了当今课堂教学的症结所在,并在如何改进上给我们来带了可行性的指导。她的一句“老师必须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反思自己的教学,我都给学生提供了哪些有效的帮助呢?我们知道在教学中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是根本,教师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教师就要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四年有余,教师要怎样“教”,学生要怎样“学”,一直是我教学在思考的问题。记得参加了网络培训中听了郭教授的讲座,她真正抓住了当今课堂教学的症结所在,并在如何改进上给我们来带了可行性的指导。她的一句“老师必须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反思自己的教学,我都给学生提供了哪些有效的帮助呢?我们知道在教学中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是根本,教师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教师就要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呢?  相似文献   

2.
豆豆公告牌     
豆哥:你好!我有一个问题,参与“豆豆热线”这个栏目可以通过平信邮寄的方式吗?谭金莹金莹:“豆豆热线”这个栏目是特为中学生朋友准备的,是帮助你们排忧解难的台。在这个栏目中,豆豆哥可以和你们交流心中的欢乐和苦恼。参与这个栏,可以通过写信和发E-mail两种方式。“豆豆热线”永远欢迎你们!豆豆豆哥:你好!我很喜欢写作,也曾经试着投过稿子,可是没有成功。我想问一下,怎样稿子才能让编辑看中?怎样增加投稿的命中率呢?谢军军:喜欢写作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的写作一定要有所表达,要有主题。这种题或者是你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和感慨,或者是自己…  相似文献   

3.
《学习之友》2009,(7):5-5
1931年,《中学生》杂志社向鲁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先生)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回答道:“先生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作声的。假如先生竞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何杰:李老师,你发表在《教师之友》上的《应该怎样“承认现实”——答何杰老师》,我已经看了。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有多少“一致”或“不一致”,而是我们在对话在交流。商榷的目的不一定是要谁说服谁,而是双方在思想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思想,是吗?今天,想和你谈谈关于“体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老师,你发表在《教师之友》上的《应该怎样“承认现实”——答何杰老师》,我已经看了。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有多少“一致”或“不一致”,而是我们在对话在交流。商榷的目的不一定是要谁说服谁,而是双方在思想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思想,是吗?  相似文献   

6.
初入职场,我们都要经历试用期的考验我们应该怎样渡过这“黑色三个月”?又怎样才能将“黑色”变成“红色、橘色或绿色?”张先生在试用期内遭遇到的历练,或许对你我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学生要学好中学物理课程,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本文就自己的教学体会,以重要的物理概念“功”为例。阐述了怎样的教学才能让中学生既全面又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功”的概念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强有力的动力源泉之一。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认为只有在读书时感到快乐,才能真正学好,才能达到“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以致“欲罢不能”的境界。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要真正把语文学好,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来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A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来找我做咨询,问我如何才能让他“报仇”成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哪来的仇人和仇恨?想如何报仇?报仇成与不成,后果会是怎样的?我的好奇和连续发问引导他给我讲了一个让人心痛的中学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活动.才能促使他们主动的发展。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首先要尊重差异,突出“主体”。激活兴趣.引发学习欲望。其次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参加板书设计.另外就是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后就是课堂上要始终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把“懊恼雏鹰”的这封来信抄录在下面。看到这封信,第一时间,我就有了这种想法:应该让更多的中学生看到它。因为,有不少中学生说到过“厌学”这个词;有不少中学生因为和老师发生过一些小小的摩擦,就要放弃自己的学业。不要!  相似文献   

12.
下午放学后,语文老师要我们到野外去捉一只蜗牛养一养,还要我们与它交朋友,看看它是怎样“行走”,怎样“吃饭”,怎样“睡觉”的。我回家写完作业,便拿着  相似文献   

13.
薛金英 《考试周刊》2010,(24):26-2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其中基础教育更是“大计”的核心内容。今天,我们探讨基础教育的途径与意义,非常必要。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的中学生常常摘取桂冠,甚至包揽前几名,令国际友人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成就大加称赞。然而.令人深思的是,这些颇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何在以后的竞争中大多销声匿迹了呢?为何那些在基础教育阶段没能超越中国学生的西方学子日后却能异军突起?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赶上世界潮流?我们该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作怎样的反思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浅谈拙见。  相似文献   

14.
我怀着很大兴趣阅读了《下一代》杂志增刊《学习“三个代表”,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中详细介绍了江爷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许多英模感人至深的事迹。看后思绪万千,感触很深。文中对我们少年一代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我们应当怎样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长大应当怎样实践“三个代表”。我在学习中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一定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议论要有理有据”,其中作文题目之一是“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我一直以为“中学生要读名著”应是一个不争的结论,而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学生不要读名著”的呼声甚是“猛烈”,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而且这些学生的作文也做到了“议论有理有据”。作文批阅之后,  相似文献   

16.
完成了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评委工作后,听到的较多的询问是:哪节课好?哪节课不好?我想,真正的鉴别,应该是帮助有才能的人坦露他的才华,而很多同行更希望得到的,应该是这“好”与“不好”的课堂信息所给予的理性思考和由这些思考所产生的对教改的追求———为了这一点,我愿回味、品嚼大赛中的一些教学现象和环节。一、学生对象,时刻装在心中陶行知先生主张课堂教学要“教学做合一”,并说:“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这告诉我们,课堂上,教师要把帮助学生会…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议论要有理有据”,其中作文题目之一是“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我一直以为“中学生要读名著”应是一个不争的结论,而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学生不要读名著”的呼声甚是“猛烈”,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而且这些学生的作文也做到了“议论有理有据”。作文批阅之后,恰逢我的示范课之时,我灵机一动,把作文中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组成了正反两方,为他们印发了辩论的程序和规则,并让他们进一步搜集论据,巩固自己一方的观点,准备进行一次大型的课堂辩论。我的目…  相似文献   

18.
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红 《职业技术》2006,(10):188-18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生怎样对待爱情,是教育工作最细腻的一面,他要求教师要有真知灼见,把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结合起来”,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中学生异性间微妙的情爱——早恋。面对中学生的“早恋”,我运用下列三条原则处理,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十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切勿忘了一个“导”字。 现代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他们正处在精神上的“断乳期”,即“人生尬尴期”。其心理特点是企图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自我意识与日俱增,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显著发展。然而,他们的想法又往往是不稳定的,当其感情与理智发生碰撞的时候,多以一时的冲动代替冷静的思考,或者浑浑噩噩地“跟着感觉走”。作为班主任,如果满足于一般思维模式,凭借“居高临下”的  相似文献   

20.
王元智 《陕西教育》2001,(11):26-26
“以 教师 为 主导,以 学生为 主体”这 是我们 每一位 教师在 课堂教 学中应 遵循的 原则。那 么,怎样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呢?我以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突出“四个特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四种意识”。 教师主导作用的四个特性:一是突出思想性。教师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