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阳 《青年教师》2007,(5):32-35
新课程改革,使得余华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中。这是中学课本第一次收录余华的文章,也是第一次收录先锋派小说家的文章。近年来,许多人开始研究余华以及他的作品。但是,我认为,这些研究性的文章多停留在归纳余华生平,总结余华发表过的文章大致内容上。  相似文献   

2.
《十八岁出门远行》里的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包含着丰富的意蕴,作者通过刻画他们的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展现了一个荒诞却真实,冷漠而温暖的世界。他们是戴着面具的人,面具之下或表里如一,或肮脏龌龊,或温暖明亮……童真无邪的我、复杂冷漠的司机、暴力无情的山民和温暖慈祥的父亲,每个人物都代表着一类群体,这类群体建构着社会,承受着来自现实世界的所有欲望,情感和想象。  相似文献   

3.
文本分析: 本文是余华的成名作,是一篇带有试验性的先锋派小说,文本张力巨大,可供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1、主题探究,荒诞背后的真实;2、写法探究,现代派小说的常用手法;3、余华纯净、明朗、平实而深刻的语言;4、现代派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5、象征手法与文本和主题的关系;6、文本不合逻辑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4.
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他以"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强烈的碰撞,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又使小说成  相似文献   

5.
"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合上书页,却收不住驰骋的心绪.十八岁、远行、外面的世界……这些字眼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版上,不由让我想起今天的公交车事件. 期末考试过后的暑假是惬意而自由的.我与几个要好的朋友约好了出去玩,途中他们提议去书店.那间书店在石岐,需要搭乘公交车.大家兴致勃勃,炸锅一样在讨论着,而我顿时就懵了.从小,我便是家里的公主,吃喝玩乐皆有父母安排,几乎与父母寸步不离——我从没有搭乘过公交车.  相似文献   

6.
一部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何况是现代派作品,其主题会更加地复杂多元。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这篇小说的主题争议颇多。有参考书这样解读:“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和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更流行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调动成长的亲身体验感悟,以我读“我”,与文本深层对话,从而读懂作品,理解文章要表达的隐晦主旨——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提高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2.把握“我”的心情曲线,整体感知荒诞情节,剖析人物形象,进而多角度挖掘文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3.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教学重点:从把握“我”的心情曲线切入,带动情节的感  相似文献   

8.
《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上。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语文教育理念几度嬗变,人们终于在文学教育领域接纳了这个颇具先锋色彩的小说。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3把《十八岁出门远行》放在第一单元,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传统小说并列,显示了文学教育的包容胸怀。  相似文献   

9.
吴俊 《文学教育(上)》2008,(10):114-115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入选人教版高中教材,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特殊的取材和个性化的语言而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平淡厚重,感情内敛,奇异突兀,反差感强,是作家余华小说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这种独特且耐人寻味的语言自然有赖于作家成熟的修辞技巧。从小说修辞的运用上讲,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入选人教版高中教材,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特殊的取材和个性化的语言而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平淡厚重,感情内敛,奇异突兀,反差感强,是作家余华小说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这种独特且耐人寻味的语言自然有赖于作家成熟的修辞技  相似文献   

11.
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选人中学、中专教材,应该是对他的现代派小说(也称先锋实验小说)语言的关注与研究。指导学生品味现代派文学的语言,辨析与把握现代派文学语言的内质、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章平 《阅读与鉴赏》2007,(11):25-27
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感觉始终朦胧模糊。在路上,不可名状的种种情形围绕着"我"。在天行将暗下来的时候,茫然的恐惧缠绕着"我"。这种氛围的形成得益于小说中"旅店"的反复强化和小说单一的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13.
陆地 《初中生》2015,(2):37-41
[导言] 余华(1960-),浙江海盐县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活着》(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长篇小说. [原文]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像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有规律的变异,它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变形创造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归纳、分析余华小说语言在词语、修辞方式的变异,一方面可以揭示余华运用语言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余华的小说创作做一些有益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有规律的变异,它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变形创造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归纳、分析余华小说语言在词语、修辞方式的变异,一方面可以揭示余华运用语言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时余华的小说创作做一些有益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被选入高一《语文读本》中。从题目看,这篇小说似乎属于西方十八、九世纪曾盛行的成长小说类型。但作者并没有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个青少年如何成长的故事,只是截取“远行”路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表现了青春之旅的渴羡、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然而,作为接近十八岁的学生,他们不仅无法解读其中模糊不定的意象,而且对那些荒诞离奇的情节更是无从把握。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呢?我觉得还是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从小说的情节和意象入手。一、荒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  相似文献   

17.
王飞 《语文知识》2007,(3):34-35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上世纪中国先锋文学的一个重要文本,其内容、情节显然也是一个关于当代先锋文学的形态、命运的寓言。小说借助一个十八岁青年远行这个事件,以及他的行为和思维,隐喻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文学精神:革新,深入心灵的书写以及孤独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与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其中"表面的真实"可以理解为"事件表现形态的真实",而"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中的"真实"可以理解为"人性的真实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因此,《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描述的事件表面似乎很荒诞,然深入到社会学和心理学层面可以找到其"合理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跃龙 《现代语文》2006,(10):116-116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余华被很多人所欣赏。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在对人物形象的定位上,以前的理解我是不敢苟同的。笔认为,作刻画的是一个有一点童真,还不十分成熟的小无赖的形象,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20.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